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监理公司) 400000
摘要: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前景,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言,相关政策的鼓励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智能变电站已经接近上万座。由于对先进技术的不断引入,综合性更强的智能变电站依然在建设中。在智能变电站的研究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新能源的利用和研究。基于此,近年来我国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也不断提高重视,通过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维护技术
引言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智能变电站在电网建设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在智能变电站建设方面,继电保护技术属于技术核心,强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推进变电站智能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1.1线路的继电保护
在智能变电站中,测控装置的作用是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在测控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隔,其检测原理是将检测信息传递至GOOSE网络上,然后通过GOOSE网与继电保护设备相互连接,通过模块单元感应数据信息,然后再提供保护性指令。在检测过程中,如果智能变电站终端有风险,则继电保护设备就会发出跳闸信号,对其进行保护。现如今,线路继电保护已经不需要连接至GOOSE网上,而是直接接入智能变电站中,直接监督智能变电站运行,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缩短继电保护所需时间,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应用效率。
1.2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在智能变电站中,变压器继电保护是过程层范畴。在智能变电站变压器中,继电保护设备是以分布式的形式来配置的,可以实现差动保护。对于变压器继电保护后备设备,其安装形式为集中式,后备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变压器的安全性能。在继电保护中,变压器工作与非电量保护模块具有很大关联,该模块的安装形式为独立安装,设备连接方式为电缆形式,通过电缆,能够将断路器连接入变压器中,如果变压器安全性较低,则非电量保护模块就能够立即发出跳闸指令,对变压器起到保护作用。
1.3母联的继电保护
在智能变电站中,母线和线路的继电保护大致相同,母联具有分段保护特性,其继电保护的结构形式比较简单,根据母联分段要求,可以将继电保护连接入智能变电站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母联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采样和跳闸工作,这样有利于继电保护设备更好的发挥保护作用。在母联继电保护中,GOOSE网处于独立运行状态,通过跨间传输,可以对母联系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现阶段,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十分单一,可以达到很好的测控和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母联保护失效。
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维要点
2.1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维护
要想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维质量,首先要明确智能变电站的组成结构和主要功能,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制定规范、严谨的运维方案,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维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一般而言,智能变电站大致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
其中间隔层既是过程层和站控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继电保护设备运维的主要对象,在具体工作中需要运维管理人员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维阶段要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予以详细记录,这将作为设备维修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节约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有着重大意义;其次,在继电保护设备运维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运维管理人员能够沉着应对,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应与专业维修人员取得联系,安排继电保护设备的维修事宜。
2.2系统异常运行时的维护
由于继电保护设备在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较多,为了防止故障的蔓延,运维管理人员应对这些故障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具体而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异常运行涉及到下面几种情况。
1)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障碍。首先对网络图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发生故障的具体原因,定位故障位置,若发生的是G00SE故障,则需要制定详细的方案,通过深入的分析,对问题进行解决。
2)公用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障碍。这是智能变电站的一种常见故障,该故障重点对变压器的保护、过负荷的联切和母线的保护等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网络结构的分析,利用一定的技术完成对故障的有效处理,从而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3)MU障碍。MU障碍指的是合并单元障碍。在智能变电站设备装置中,合并单元指的是电压互感器和电子式电流的接口装置。在智能变电站出现MU故障时,应该重视对细节的掌握,另外还要制定完善的维修方案,用于指导维修工作的开展。
4)继电保护设备的智能终端的障碍。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特点体现在智能化应用上,因此在进行维护中,应该对智能端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终端问题对整个设备造成的影响,需要谨慎分析造成智能终端故障的原因,通过专业人员完成对设备的维修。
三、继电保护设备运维质量控制
3.1加强对继电保护系统核心技术的研究,通过改良通信传输介质和继电保护设备性能,使之更为符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要求,尤其要针对当前继电保护系统中潜存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致力于将各类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从而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2运维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继电保护设备知识和运维工作经验,对于设备的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十分了解,严格履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维管理章程进行作业,确保自身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继
电保护设备的运维工作应采取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每个阶段都要安排专人负责,以便在设备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责任人,得知事故原因并予以及时处理,这样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安全就会得到良好的保障。
3.3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容易对设备造成腐蚀和污染,需要做好继电保护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工作内容包括检查设备外壳,对设备进行清理,向设备内加油,及时更换受损零件等。如果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存在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实施检修处理,防止设备故障的进一步扩大,以降低维修成本和事故损失,延长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结语
智能变电站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设备越来越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进步,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定检模式具有工作效率高、可靠性高的特点,通过智能变电站设备自身所特有的运维系统,能够对运行状态及时进行收集、查看,并具有很强的评估能力。
参考文献:
[1]万鹏.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129~130.
[2]尚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分析[J].水利与电力,2015,(29):90.
作者介绍:邹飞(1988.4.21)性别:男;籍贯:重庆;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称:中级工程师;职务:安全监察部专责;研究方向:变电站接地技术、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