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侯晓峰
[导读] 摘要: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崛起,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将有价值的文物做成网络作品通过在线分享的方式进行展览,方便人们了解和观看博物馆展品,打破之前时间和地点的约束,网络在线博物馆不仅提高了知名度,并且还可以吸收更多的人前来学习,使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广泛,同时还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
        西安博物院  陕西西安  710006
        摘要: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崛起,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将有价值的文物做成网络作品通过在线分享的方式进行展览,方便人们了解和观看博物馆展品,打破之前时间和地点的约束,网络在线博物馆不仅提高了知名度,并且还可以吸收更多的人前来学习,使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广泛,同时还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博物馆;展览;陈列
        1、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具有观赏价值的遗产及作品通过网络或电子博物馆进行展览,整合所有的文化资源,以供人们下载和浏览。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为例,它在电子博物馆中陈列了诸如玉石器、骨器、角器、牙器、陶器、动物遗骸和植物遗存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在网上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对每件遗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标注,以便收藏爱好者能更加便捷地了解收藏品的价值和内容。社会大众也能通过电子博物馆了解和获得研究课题的第一手资料,或进行视觉享受,或品味博物馆承载的历史文化。
        博物馆展览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具有社会性,特别是随着网络博物馆的兴起,博物馆展览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从而不仅提高了知名度,而且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无论是教师、学生、研究者,都是多媒体技术博物馆的潜在受众,从而使博物馆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此外,随着电视、广播等媒介手段的发展,教育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2、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应用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能保存博物馆展览物:依照目前的技术,保护博物馆展品的方式仅有摄影、采访、录音等,展品是静态的实物,光从文物的外表来看根本无法感受它深厚的文化背景,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展品深厚的文化背景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以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此文物的价值。如果做成动画片等方式,不仅增添了趣味性,同时还便于人们进行理解,充分激发人们对文物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能复活博物馆展览物:多媒体技术中有一种虚拟信息的功能,它能将呆板的文物脱胎换骨,使文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这项虚拟技术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场景,还能将消失的文物通过此技术复活。这种展览不是博物馆无视展览物,而是采用更省时、省力的方式将文物更好地展现在大众面前,是对文物更好的传播和传承。
        多媒体技术能传承博物馆展览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节日、习俗等方式进行传承的,而这些文化是无形的,没有任何载体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传承,博物馆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记录,使用数字技术处理和网络管理,以便可以全球共享,达到传承文物的目的。
        3、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策略
        3.1陈列方式的新思路
        传统博物馆展览的内容设计和形式,很少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感受。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传播速度加快的背景下,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虚拟技术来模拟真实的场景,观众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观看展览或观看数字博物馆的活动,并通过音频和视频等创新设计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人们越来越要求个性化的服务。对于博物馆展览,除了要满足观众获取知识和信息要求的同时,更要体现互动性,给观众自我享受的机会,鼓励观众积极参与,让观众亲身体验。参与互动是现今观众对博物馆提出的最个性化的服务,为此特别要为观众安排一系列的参与互动设计,运用各种方式为其提供一个生动活泼、参与性强的学习环境。博物馆可以利用掌上型互动装置(PDA技术)为观众进行导览,鼓励观众主动去触摸、观察、操作、体验其中的乐趣。触摸屏技术的应用通过观众自己的触摸,自主选择喜欢的栏目,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获取不同层面的信息。


        3.2交互式陈列
        在展览的形式上,博物馆可以采用交互式陈列的方式,力求举办一个可以被普通民众理解和避免太多学术气氛的展览。同时,博物馆还应注重提高展示手段的科技含量,努力创造优秀的展示效果,并借助高科技手段丰富、生动地展示文物,在展馆中增加多媒体元素。例如,为了更好地展示生物地貌,可以利用图像、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数据库,对动植物形象、地质分类和演化过程进行充分说明,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根据展览的内容制作各种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互动游戏等,以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方式,通过观者自主选择、触摸进入其中与展品互动。这种方式不仅使观众产生亲切感,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对知识的获取更加的直接方便。在体验自然、人文、传统技艺、科学以及传统生活状态等各方面的同时,激发其想象和创作的潜力。据有关专家统计这种展览方式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同时这也成为博物馆人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博物馆有必要在大厅内搭建一个网络展览平台,将博物馆中的精品展览搬到电脑上,要将基本展览与临时展览相结合,将固定展览与流动展览相结合,将独立展览与联合展览相结合,实现展览的多样性,让观众在休息期间就能享受娱乐,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整个博物馆应建设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展厅,形成互动式展示模式。
        3.3线上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内的阅览室为了对古籍进行保护,一般不对外开放,从而带来了许多麻烦和不便。博物馆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线上博物馆教育,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在线图书阅览室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网上博物馆提供电子课本,为观众学习相关知识提供方便,通过在线阅读或下载的方式与社会公众进行互动,从而促进公共艺术快速发展。今天的观众与以往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不同,那种机械的、无趣的知识传授方式已不适用,他们更希望从情节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为此展览要有根据地还原、重构展品的使用环境和背景,采用三维实物造景、虚拟影像或遗址复原等手段便文字记载影像化,将人类的历史及自然风貌复原,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博物馆要有亲和力,使人容易融入,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得到亲身的体验。将展品及其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融入情节中、故事中,用说故事的形式展现展品的内容,达到展览与观众之间信息、内容、情趣、娱乐的沟通,使观众在娱乐中获取知识。
        3.4加快信息化建设,及时维护、更新网站信息
        信息已成为21世纪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近年来,许多博物馆网站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博物馆展览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一方面,我国还没有权威的展会信息数据库,还存在大多数网站更新不及时的现象,另一方面,新的展览中心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但大部分设施还比较落后。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博物馆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调整市场信息收集计划,借助网络及时维护客户关系,建立准确的展览会数据库,为展览会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此外,博物馆要及时维护、更新网站信息,着力打造智能化博物馆,为展示文物提供便利。
        同时,针对内部尤其是馆藏品安全管理尤其重要,而对于国家级重点保护、不宜对外展览的文物,则可将其文化背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三维成像立体图及动画的形式展示给观众,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又可对藏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对博物馆的安全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创新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方式的同时,既给观众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提高了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4、结语
        进入了21世纪,多媒体成为现在主要的传播手段,也是博物馆展示文物的重要手段,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文物,将以前二维的文物转化为三维的立体空间享受,从而引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同时博物馆作为免费的教育平台,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博物馆的深厚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胡永祥.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6(21).
        [2]陈日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J].牡丹,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