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亚洲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建筑业作为我国发展的支柱产业。
        身份证号码:13012319901031xxxx
        摘要:随着现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建筑业作为我国发展的支柱产业。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该项工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以及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此次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进行综合分析,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合理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影响因素;控制措施;全面质量管理;分析研究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全面质量管理观
        建筑工程需要以建筑安全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其目的在于使顾客满意并且然后组织全体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在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这是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市场竞争力的主要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管理方法和管理名词,也不是一种管理模式或者框架。
        (2)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全体的努力来提高建筑质量安全,其他任何管理职能都不能代替质量管理的核心地位。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为全体组织成员参与,其要求组织内的全体成员都要积极的参与到项目工程当中去,上到领导部门,下到员工个体,都需要对项目建设有一种热情的工作情感,而且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组织的管理者具有强有力的管理、获得成员信赖的能力,并且能够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一定调整,通过成本管理、质量控制等方式从而以此来促进项目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安全。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内部,其组织的凝聚力较高,并且组织之间具有高水平的信?程度,成员与成员之间具有向心力。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1)“参建单位责任主体”的管理方法
        1、建设单位的行为有待规范:建筑工程质量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不仅指施工质量,还包括建设单位的组织管理质量、勘察设计单位的勘察设计质量、监理单位的监理质量。所以工程有了问题不能只由施工单位来承担责任,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即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对工程质量负责。但是在工程质量管理实践中,当工程发生质量问题时,谁都不主动承担质量责任,互相推委,造成了共同负责、共同不负责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主要责任人负责制,来承担工程质量的主要责任。建议这个主要责任人由建设单位来担任。
        2、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者的审查: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建设产品的最终质量。据人们对有关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约有近3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源于设计。所以,加强对设计单位及设计者的资格审查十分重要,还有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安全性、防火性的要求。

要严格实行设计质量内审制、专业之间会审、会签制,改变目前设计审核走过场,工种之间相互撞车、打架,设计粗略不详等状况;严禁非法设计和出让图章,限制业余设计,强化设计现场服务制度,实行设计质量事故经济赔偿责任制,特别是设计单位对指定的工程设备和工程材料的质量负全责,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
        3、加快推行建设监理制的步伐,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监理制的推出能够保证从第三方的角度、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能够加强对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对工程领域实行宏观调控时,应加快推行监理制,提高建设工程监理地位。同时要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强对监理的考核约束,实行质量追偿制度。质量监理人员签字的项目,如出了质量问题,应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并记入监理工程师的个人工作档案,作为对本人工作考评的依据。同时要加强监理人员资质的审查,对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受贿、严重失职的监理人员,要及时取消其监理资格,追究责任。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素”的管理方法
        1、建筑施工人员管理: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工程实际,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诸如施工现场考勤制度、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临时用电管理制度、保卫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员及施工班组进行每一道工序的技术质量交底,做好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项目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掌握工程的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2、建筑材料的管理: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要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首先要做好材料的源头控制。挑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发质量鉴定能力的采购人员负责各种建筑材料的采购,做到详细掌握各个材料生产厂家的详细信息。同时还要做好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提前安排好材料的运送计划及路线,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要加强检查验收工作,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工程上。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建筑材料的储存工作,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功能。
        3、机械设备的管理:机械设备的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益,取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搞好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并确保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管理和良好保养。同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操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及维修人员),贯彻“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健全持证上岗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做好日常保养、小修、中修等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带病运转。
        结语
        总之,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建筑施工的文明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论是在投标、竞标阶段,还是在施工实施阶段,文明施工的措施在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中变得十分重要。为此,建设文明工地的任务严肃地摆在每一个项目经理的面前,建设文明工地是企业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系列工程。建设文明工地按现代化、标准化要求组织施工是塑造企业“窗口”形象,有利于控制资源消耗,降低事故频率,消除事故隐患多获社会效益和早出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内容繁杂,要求严格,任务艰巨,需要各方配合与共同努力,必须坚持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各个标准为行业规范,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新的管理路子和管理方法,才能使施工现场管理“管”出成效。
        参考文献
        [1]胡正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