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李涛 徐浩荣 王敏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使其在各领域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使其在各领域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创新出移动支付方式,以多样性的特点展示,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银联闪付支付等方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与快捷。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大众,而创设出自动售检票系统,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向智能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从而促进我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移动支付;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应用
        1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存在的问题
        1.1加大运营难度
        过去,纸币支付是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的主要方式。乘客上车时,将准备退还具体票价金额,并放入自动售票机。还有独立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将在轨道交通线路运输完成后清理大量纸币和硬币。整体工作量较大,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整体工作效率较低。此外,纸币和硬币的交易,如果没有准确的设备,也无法准确识别面值的具体金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车站等候,无法给乘客带来更高的乘车体验感。由于仪器设备精度不高,会有人恶意出示假币,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损失。
        1.2购票难
        买票很难,特别是在假期前后。由于拥挤和车票数量紧张,有些旅客会去旅行。他们容易心急如焚、焦急不安,会造成候车站的混乱和严重的安全事故。
        1.3系统结构不稳定
        目前,我国是以SLE-SC-LCC-ACC的多层结构为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的运用情况分析,对其进行正常的维护与管理等,但是自动售票系统结构依然存在着不稳定性的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产生一定的阻碍性。
        1.4成本费用高
        由于每天出行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自动售票系统,系统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现金交易。一旦忽视系统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系统将面临系统故障的问题,无法完成自动售票操作。然而,处理系统设备故障要花很多钱。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不仅面临一定的技术风险,而且增加了整体成本,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开发建设的相应成本。
        1.5办卡不合理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卡办理需要旅客到指定地点办理存卡,且卡上没有登记。卡一旦遗失,不能办理补办或挂失,旅客需到指定地点重新办理。不过,整个处理过程相当麻烦。指定地点尚未完全开发和建立。一旦指定地点离旅客较远,就会使旅客失去办卡的念头,给旅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2移动支付方式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是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支付方式的应用。除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外,还有二维码扫描支付、NFC支付和银联闪付。(1)二维码扫描付款。二维码扫描支付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它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组成的图形,可以表达文本、值等信息。系统只需打开手机的光电扫描,就可以自行处理信息数据。二维码扫描支付具有很多优点,整个操作过程简单,输入方法方便,识别性强,灵活性强。这种支付方式在所有平台上都有,应用范围更广,特别是在微信软件和支付宝软件上。(2)NFC付款。NFC支付的最大优势是不需要连接互联网,不需要使用任何平台,只需轻轻触碰NFC设备即可完成支付。此外,NFC功能不仅可以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支付,还可以检查产品的真伪,出门时为车主找到最近的停车场,并对公交卡和地铁卡进行充值。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

(3)银联闪付。银联闪付,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交易速度也比较快。持卡人无需输入密码、签名或联网即可直接支付。总体支付效率较高。在银联移动技术研发的基础上,中国创新了“云闪支付”功能,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完成支付。
        3移动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应用
        3.1系统架构设计
        我们主要是以二维码移动支付方式为分析主体,在二维码移动支付的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总体架构中,有明确的内部结构与功能,而各功能的标准性与规范性,都会为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二维码移动支付的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总体架构主要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保障体系所组成。第一,基础设施层。主要的服务内容就是用户交互服务,包含基础功能的硬件设施。第二,数据层。在整个自动售票系统中,其是主要的核心内容,对移动支付方式与流程的规划,确保各结构都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使各信息数据之间进行交互。第三,支撑层。为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第四,应用层。系统会根据乘客的需求,把二维码生成。第五,保障体系。是对整系统的管理,确保各系统环节运行的规范性。对此,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制度规范性地实施,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良好性,从而确保自动售票系统的安全性。
        3.2系统流程
        二维码移动支付城市轨道交通自助售票系统的功能框架结构包括两个主要功能,一个是后台管理系统,另一个是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后台管理系统,这是系统模块的建立,使其能够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连接,每个功能都有一个独立的系统来显示乘客的信息数据、资金结算、消费等功能。手机App手机软件,乘客在进站前进行二维码扫描,前提是在手机终端上生成轨道交通电子客票,手机客户端支持此软件,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支持方式付费,可以是官方App、微信、支付宝等等。当乘客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时,将形成一个乘车代码,与车站出入口的二维码扫描模块对齐进行识别。核实成功后,旅客进出站并缴纳相应费用。
        3.3旅客使用流程
        首先,乘客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应用软件,或者选择第三方应用程序生成独特的乘车二维码。其次,以生成的二维码作为电子客票,扫描登机口,系统将准确判断二维码和旅客信息,检查旅客是否有空,信息匹配等,系统将查询结果反馈给门禁设备,并给予乘客一定的提示。旅客出站时,如果生成的二维码电子客票需要在登机口进行识别,系统将根据相关标准和业务规则对二维码进行验证,并判断信息是否刷过、旅客是否通过车站。只有系统测试合格后,旅客才能完成出境。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提升,加大了对移动支付方式的研发力度,使其逐渐地取代传统的支付方式,扩大其应用范围,使其在各领域的发展中,充分发挥着自身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尤其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中,既能够提升自动售票系统的工作效率,又为乘客的日出现提供了方便与快捷,降低整体的成本费用,以清洁环保、降低能源消耗为应用原则,减轻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工作压力,为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道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支付方式现状及发展[J].都市快轨交通,2019(1):59-62.
        [2]林蓉蓉.基于自有APP扫码支付的AF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17-119.
        [3]孙超.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地铁AFC系统升级改造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9(7):51-56.
        [4]陈青云,顾洋.手机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4):141-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