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新技术相关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于昌平
[导读] 摘要:在现代化的生产制造业当中,机械化生产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流模式。
        大连金鼎石油化工机器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103
        摘要:在现代化的生产制造业当中,机械化生产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流模式。但是,对于机械制造产业来说,势必会追求更快的加工效率、更高的生产质量以及更好的产品性能。为了充分满足上述需求,人们将很多先进技术应用到机械制作加工过程当中,由此衍生出很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理念,使得新型时期的机械制造技术具备极强的时代特征。文章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之后分别针对数控机床自动化设计与加工新技术以及机械零部件新技术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希望就相关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新技术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机械生产技术应用既得到了较大程度地完善,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例如同类企业在制造技术上、市场份额上都存在着激烈竞争,稍有差错,就会落后于竞争对手,失去发展的先机。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某种特定的技术手段将工业原材料加工成机械成品。这就意味着在原材料不变的前提下,机械制造技术将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本等各种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来,很多高新技术被应用到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当中,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制造产能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有必要针对新时期机械制造新技术的应用特点及生产工艺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促进其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1数控机床自动化设计与加工新技术概述
        数控机床主要是利用数控技术对机床进行控制,也可以称之为计算机数控技术,因为在对机床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大量应用计算机技术,取代传统的逻辑电路数控装置。这样一来,便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使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获得大幅提升。对于数控机床而言,具备刀库并且能够实现自动更换刀的多工序加工数控中心是其运行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在针对其进行功能设计时,以节能、省时作为最终目标,通过一台或者多台机械设备对机械制造过程进行整体控制,最终达到促进生产、降低消耗、控制成本的目的。在机械制造加工的过程中,必须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防护门关闭,以此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加工中心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涉及到多个主轴与进给轴进行联动作业,由此导致联动轴数量较多,但这些联动轴可以同时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运行程序进行多角度旋转,从而使高精度集中化加工得以顺利实现。在自动换刀系统运作时,先将相应的刀具全部装入刀库之中,此后便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实现多把刀具的自动切换。在加工中心运行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多个工作台同步进行工件装夹。这样一来,便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加工中心还可以复合很多其它功能,例如在工作台旋转的同时,可以保证刀具的不断供给,并且同步开展车削作业,这样便可以有效扩大加工范围,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生产作业。
        2机械零部件制造加工新技术
        2.1机械零部件铸造加工新工艺
        在所有的机械制造加工中,当属零部件加工流程最为复杂,所以零部件的生产加工质量存在较多影响因素,这也是造成机械零部件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加工问题有塑性变形、点蚀、断裂、弹性变形、磨损等等,一旦在机械零部件制造加工的过程中出现上述质量问题,就不能正常投入使用,由此造成生产效益上的损失。而通过新型机械零部铸造加工工艺,可以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加工过程中的损耗[1]。在铸造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先将金属液灌入到模具当中,之后将冷却凝固之后的部分取出,使用相关设备进行对其打磨塑形,最终确保使该部件的形状参数与设计要求相符。由此看来,通过现代铸造加工工艺的应用,直接提高了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质量,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推动企业经济收益和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


        2.2自动化焊接新技术的应用
        2.2.1提升机械制造效率上的应用
        机械制造的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对自动化焊接新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加快焊接速度,提升整个机械制造的效率,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该技术之前,根据焊接的要求,输入相应的参数指令,通过这一质量对焊接设备进行控制,使得整个焊接过程更加流畅,同时,还会显著增强焊接效果。
        2.2.2精密零件制造中的应用
        从焊接的角度来说,人工焊接时双手在不断抖动,加之一些失误的出现,导致焊接精确度并不是很高,难以利用这一技术对精密零件进行加工,使得一些精密零件无法达到标准,影响其正常使用[2]。这种情况下,若采用自动化焊接新技术,则可有效改善焊接效果,对精密零件焊接时,不会发生形变的能问题,从而确保的零件的精密度。在这一应用过程中,要使自动化焊接新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应在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激光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焊接点范围,提升焊接精确度。
        2.3机械零部件创新设计新技术
        在新时期机械零部件设计制造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计出的零部件存在较大的误差,这种零部件大部分都无法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针对这种设计上的缺陷问题,很多是源自于传统设计方式与先进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提出机械零部件新技术成为相关设计人员现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3]。在作者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将两种零部件通过焊接、胶接、铰接等方法联接起来,而具体采用何种方法需要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而定。这就需要零件设计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发散思维,并且能够积极探索更加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开辟出一条机械零部件设计的新途径。在进行零部件设计时,设计师有必要针对机械零部件的失效形式进行预测评估。评估项目包括对零部件的刚度、强度、机械振动稳定性、耐热性与耐磨性等方面。当取得各项检测数据之后,再结合相关结果进行综合设计分析,以便于针对各种失效情况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且对各种失效情况进行前期控制。这样一来,便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机械零部件的失效几率,并且使合格的零部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从理念角度上看,在进行机械零部件设计时,通常是先利用标准以及设计规范进行数字建模,再借助工程力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类比计算,最终完成零部件设计工作[4]。相关设计人员要提升自身设计能力的同时,还要同步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确保能够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切实提高机械绘图的整体水平,为下一步的机械零部件制造环节打下坚实基础。现如今,各项计算机辅助功能为机械零部件设计过程提供了重要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机械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在新时期,对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水平、生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这些新要求的过程中,各项先进科学技术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新技术也赋予机械制造生产环节许多新的发展特征,并且直接促进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为生产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机械零部件设计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设计能力,推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碧云.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新动态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3):135+139.
        [2]梁京燕.机械制造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4):179-180.
        [3]王哲.现代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新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04):168-169.
        [4]宋国强.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湖北农机化,2018(04):5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