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准确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新荣
[导读]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尚志市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尚志  150601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只有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以及质量,才能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建立食品安全机制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当前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样品抽取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希望能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可靠性建议,并寻求适当的方法加快食品检测准确性的改进行动。
        关键词:食品检验;准确性;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样品抽取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抽样重复问题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普及实施,在临近“十三五”规划尾声阶段,国家和省级政府在保持原有抽检力度的同时,市县两级政府也加大抽检批次。大中型企业市场保有率高,抽样容易;小微企业产量小且大多按照季节或者按照订单生产,抽样不易。因此在部分生产淡季时,为了完成抽样任务,会出现对大中型企业反复抽检,部分小微型企业抽检较少甚至没有的情况。
        1.2运输过程中的监控问题
        部分食品的保存要求较高,如乳制品、餐饮食品、豆制品等。部分抽样机构都不能满足全程冷链运输,给后期出具检验报告的可靠性带了许多隐患。如:抽样人员在抽检发酵乳制品的时候并没有冷链保存,且被超市的工作人员拍下照片作为证据,企业提出抽样过程异议,组织抽检单位面对以上证据,只能认可此次异议。
        1.3标签信息的混乱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由于因标签问题被处理的风险降低,企业对标签的重视有所下降。但标签信息的不准确,为抽样及抽样单的填写增加了许多困难。
        2食品检验准确性问题的改善措施
        2.1合理选择检验方式
        在检验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食品检验方法需满足以下条件,不同的检验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检验方法要科学,检测精度要高。在检查时,主管检查员可根据食品种类选择检验方法,检验人员必须根据食品质量和精度要求选择检验方法。例如,谷物食品应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干燥,检查含糖食品时,需要在干燥状态下进行食品检查。合理选择食品检测方法在食品检测中时非常重要的一步,并且所选择的的检验方式必须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2.2加强对仪器与试剂的管理
        在食品检验中,正确使用仪器和试剂是保障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操作过程容易出错的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仪器和试剂的管理,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维护。根据试剂的特性,对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分开存放,以确保试剂的质量,避免试剂有效成分别被破坏,检测试剂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以确保食品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操作,确保食物的质量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使检测结果具有参考意义。
        2.3食品检验中样品因素的控制措施
        在收集样品时,必须按照食品安全部门发布的标准采集样品。根据国家标准,选择适当的样品,并保证样品的拟合度匹配样品的测试数据。在选择样品时,必须做好样品保护工作,确保取样工具的安全性和无菌性,避免在取样过程中样本被污染。取样后,应及时包装,以确保食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在取样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取样,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为了更好地保证食品样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必要在检查食品样品之前,控制样品的均匀性,并确保检查样品具有代表性。在检测固体样品时,可在样品表面喷涂与检测相关的物质,要保证喷涂的均匀性。若食物样品为粉末,则需要通过无菌处理混合,然后进行测试。如果测试的是液态样品,则需要对样品进行摇匀,然后再进行测试。当测试可溶性和无盐的固体时,不仅需要控制样品的均匀性,而且需要在测试之前过滤相关样品。
        2.4优化检验环境,减小不良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检查环境主要涉及实验室温度、湿度和气压以及作为悬浮颗粒。

环境温度对物理和化学检测的影响非常大,应将其纳入考虑范围,例如,如果使用电容方法,实验室温度应设置为20℃。如果工作人员有相关测试解决方案,则必须了解标准测量和标准温度并执行校准工作,评估温度对液体食品检验的负面影响,例如,在测试葡萄酒时,必须严格控制酒精和溶剂的浓度,以避免在温度升高时,对样品产生不利影响,使实验的结果数据不准确。
        2.5加强检验人员的控制
        2.5.1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
        食品行业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指标,且根据不同种类的食品,需要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如果检验人员稍微不留神,就会造成很多安全隐患[1]。因此,食品行业需要根据食品种类的分类为检验人员提供培训,不仅教会检验人员检验新兴产品的方法,更对检验人员进行分组,增强检验人员检验某一类食品的专业性。通过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能提升食品检验的完成时间,减少检验漏洞的产生。
        2.5.2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如果检验人员没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对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这种轻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的行为应当杜绝[2]。食品行业需要培养检验人员的职责道德和职业责任感,提高检验人员对食品检验工作的正确认识,让其明确自身职业的特殊性与关键性,从而激发检验人员认真工作的决心,这样也能提高食品检验的准确性。
        2.5.3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果食品行业不能掌握较新的食品检验技术,就不能很好的开展食品检验工作。所以食品行业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招揽更多技术人才,以此提升检验团队的专业程度[3]。同时,食品行业也要加强对原检验人员的技术培养工作,从各个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相关的技术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水平。因此。培养技术人才对现代的食品行业而言至关重要。
        2.6做好食品检验设备的控制
        2.6.1定期保养设备
        在食品的检验过程中,设备占据重要的地位,检验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不会因为老旧而降低食品检验的准确性[4]。设备经过保养后,能增强其检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检验时需要检查设备的气密性,检查设备的红外线等装置是否能正常使用,保养设备工作的开展能降低检验工作的安全隐患,不至于造成太大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行业要重视设备的保障工作的开展。
        2.6.2保障试剂的正常使用
        因为食品检验工作需要使用化学试剂才能进行,而不同的化学试剂有不同的保存条件,因此,食品行业为保障试剂的正常使用,需要重视试剂的存放问题。比如盐酸溶液容易挥发,需要存放在密封的试剂瓶内,且如果存放时间过长,盐酸溶液发生变质,就需要配置新的溶液,以满足食品检验的需求。因此,食品行业需要定期对试剂进行检查,严格要求试剂的存放,保障试剂的正常使用。
        2.7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科研经费的投入能更高的促进食品行业的创新,让食品行业接触到新的检验技术,这样食品行业能跳过漫长的自主研发的过程,更快的投入食品检验工作。科研经费也能为食品行业设备的引进和检验技术的学习提供保障,这样能增强食品检验行业的工作效率,提升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因此,投入充分的科研经费对食品行业的发展特别重要。
        结语:
        随着食品安全事故数量的增加,食品控制人员需密切监控每一种食品中所含的化合物,以确保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此外,需要优化人力资源控制方法,有效解决控制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食品安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欧阳奇.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10):179.
        [2]高歌.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7(36):77-78.
        [3]张新.论食品检验准确性提高工作的控制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51.
        [4]林铿,徐佳.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7(0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