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阶段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与我们生活、工作关系密切,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当前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在建筑行业实际发展中我们只要做好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便可确保每个施工环节合理、规范,确保建筑工作施工进度合理,保证该建筑整体质量,本文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适应寸土寸金的城市用地情况,高层建筑往往融合了多方面的多功能需求,因此,高层建筑在结构形式上也富有个性化。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功能和形式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相对于低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要求更高。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关系到建筑安全和稳定,在施工过程中更应遵循其客观规律,依靠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展开。
1建筑主体施工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意义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建筑项目的建设特点有这样的表现,由于土地较为紧缺,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大型建筑等项目建设的展开广泛,同时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在建筑的结构上也呈现出了更多的个性化特色。这种发展的方向,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对高层建筑还是大型建筑、结构多样性的建筑,建筑主体建设质量的保障,都是项目得以继续进行以及长期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技术的研究中,需要对建筑主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关注。在目前的主体建筑建设中,钢结构、混凝土、钢结构与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应用最为常见,要结合建筑项目所在地点的地理条件,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应用。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2.1出现施工裂缝
建筑材料质量、施工环境等直接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其中最常见的为混凝土结构墙体出现裂缝,出现此现象原因有3个,其一混凝土中水泥、砂质量较差,对我们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将水泥作为基础性建筑材料,在选择水泥时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等进行针对性选择,且在使用水泥建筑过程中受建筑工程整体预算的影响,所购买的水泥存在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二水泥购买后极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一旦温度差异较大或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变化,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情况。其三施工人员、建筑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高,在实际建筑中出现不遵循规章制度等情况,导致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2.2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测量数据不准确
许多建筑问题都是由建筑主体结构的建筑物测量数据不正确引起的,这会导致建筑物建造时容易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例如,许多建筑公司将在建造主体结构时切割衍生管道,所以通常会出现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实际的建设不符合标准或看起来不均匀,而且还增加了后续工作的成本和维护成本。
2.3技术质量管理欠缺
当前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缩短工期,在施工中盲目追赶工期,对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未及时进行管理,出现管理不到位、不负责等情况,明显增加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系数。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中为增加企业成本、件数基础材料输出成本,在建筑中偷工减料,未严格按照相关单位要求、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建筑施工质量不合格,在建筑中或建筑后期出现墙体裂缝、塌陷、混凝土结构剪力不足、渗水等情况,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对居民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形成威胁。
3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高层建筑测量技术
高层建筑测量精度要高于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测量基准点也更多,测量范围和内容也更加繁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需要做好测量方案和交底,由专业测量人员负责相关工作。测量工具要齐全并经校准,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还需要由第三方专业测量单位进行关键点位和初始点位的测量复核,并出具测量报告。主要测量设备和工具有,经纬仪、水平仪、直尺、激光放线仪等。特别需要确保高层建筑结构边角柱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确保楼层垂直度和水平度复核设计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层建筑的标高和水平的测量,需要根据地面基准点的位置进行取基准点,不得从低层向上引用,防止产生误差的累积。
3.2钢筋工程施工
在建筑工程的建构中,钢筋工程的实施能够决定工程中墙体、房梁结构以及支持立柱的稳定程度,这是建筑施工地面施工阶段的关键。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应用的方式,能够使得混凝土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在施工中,要关注材料的选择问题,对混凝土的质量、钢筋的质量、钢筋与混凝土的混合应用效果等进行关注。在钢筋的选择上,需要对钢筋的结构方式、尺寸规格等进行检验,并且重视对钢筋的标识、保存等工作,避免在钢筋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应用错误的状况。钢筋在相互连接的施工中,要考虑不同部位钢筋之间存在的差异,灵活的根据钢筋的规格,选择冷压连接或者搭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在钢筋水平受力时,可以采取冷压连接的方式。在进行钢筋绑扎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的长度进行关注,避免捆扎过于密集或者稀疏。在完成绑扎之后,要观察钢筋的绑扎状况,为下一阶段的施工做好准备。
3.3关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此时我们需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搅拌机,且要明确该建筑混凝土强度、粗集料的粒径、外加剂品种等指标。在混凝土工程开展前首先要对搅拌混凝土强度进行试验,试验以“双向控制”为标准,所谓的双向控制就是供方、需方,均需按照规定进行取样试验,且在建筑施工中不管是地面工程,还是地下或地上工程,均要选择泵送混凝土浇筑方式,还需注意以下内容:(1)关于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在建筑中若底板需要铺设混凝土管道,那种在实际建筑中要选择“边浇筑边拆管”方式,且在混凝土浇筑中多选择“自流斜面分层一次到顶”浇筑,每个作业面均要分为前、中、后三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建筑中一边进行浇筑,一边抹平地面,针对实际得出的标高、厚度等建筑数据,在建筑中使用水准仪进行检测,确保建筑数据合理性、准确性,且在建筑中要确保小白线标高及建筑表面平整性。(2)关于墙体混凝土的浇筑。在使用混凝土浇筑墙体过程中,我们需从一端开始选择“循环浇筑”方式,且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高度要保持在1200mm及其以下,且浇筑中需确保上次浇筑混凝土彻底放凝固,才可进行下次浇筑,且需在混凝土未终凝前将混凝土的顶部拉线抹平,确保建筑中浇筑混凝土不出现松散情况,针对黏附在模板上的土浆要及时进行清理。(3)关于顶板混凝土的浇筑。顶板混凝土的浇筑与墙体的一致,也需从一端开始,但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要及时进行振捣、抹平,并选择“赶浆法”进行浇筑。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不管钢筋还是混凝土的施工,都有许多要求和方法。另外,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体施工项目的质量也很重要。因此,在实际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和各个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并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2]于皓皓.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2):244.
[3]秦军,阳巧玲.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居舍,2018(25):192+216.
[4]刘顺先.浅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8(2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