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研究 王顺超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顺超
[导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各发展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也逐渐衍生出了许多新事物和新技术。
        大连金鼎石油化工机器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10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各发展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也逐渐衍生出了许多新事物和新技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家的产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代表了技术的改革,是当前先进的技术之一,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带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本文将主要根据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应用的优势,结合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促进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以助于机械制造业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行业的内部优化,促进机械制造业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各项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相关技术的落实,促进技术的优化改革。技术是产业的核心,以技术的优势带动产业的发展将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是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所发展而来的,属于高科技技术,提高了产业制造的性能,并且使机械调试和维修更加方便。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仍需促进技术的发展,加强技术在实际产业中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促进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之更适应于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新兴的一项高科技技术。其主要是指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于一体,使其功能叠加的一种复合化技术。目前,机电一体化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并且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国内应用的时间较短,仍处于发展的阶段,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其技术的优化和完善。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类型
        2.1集成制造技术
        该项技术的实现,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设计部门中的各项机械设计内容进行整合,之后再通过模拟的方式,使各项测试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但同时也要注意,在对这些设计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缩小测试结果的误差,提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模拟工作的意义。一般在开展机械设计工作时,都需要将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管理工作之间进行统一,并对其开展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处理工作。通过这种方法,使机械与信息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而在集成制造技术的帮助下,便能够使资源之间实现共享,并进一步提升机械设计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2.2总线技术
        随着机械设计制造的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信号控制和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各项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用总线技术代替传统的信号控制技术,以此来增强现场的管控和传输效率。同时,在总线技术的帮助下,还能够进一步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进而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3交流传动技术
        虽然交流传动技术并不是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唯一可选技术,但是它与其它技术相比之下,具有更强的适用性特点,所以才能够使信号传输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同时,交流传动技术的使用,还能够大幅度地降低信号的干扰度,并以此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使最终得到的信息具有更高的质量。总而言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帮助下,可以使现场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使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优势
        3.1提高性能
        在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有监控、报警、修复等功能,不仅可以促进机械相关问题的解决,还可以为机械的生产提供安全性地保障,促进机械的使用效率,提高机械生产的质量[1]。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了多种技术,其中不仅包括机械技术和电工电子技术,还包括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所以其应用功能能更加的多样化,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部系统更加优化,突破了传统模式下技术的单一性和单方向的局限,集结了多种技术,使其相互配合和协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性能,呈现出技术先进性的特点。机电一体化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促进了行业的发展,所以被国家大力推广提倡,扩展了其使用的范围,使其在不同领域中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机械调试与养护更为方便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地控制。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在原有配件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程序的输入,在不改变原有配件的同时,对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地控制,体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解决了传统模式下机械制造技术所带来的生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2]。另外,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其自身的性能即自动化以及监测的功能,可以及时地发现,机械工程中所存在的故障问题,一些轻度故障,其能够采取自动化的措施进行处理,而在严重故障问题时,机电一体化的内部系统则会作出预警反应,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维修,所以有助于机械的调试与养护。
        4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4.1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系统
        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中,主要应用于其监控系统,根据机电一体化的系统特点,具有自动报警以及故障诊断功能。所以也可以实现对机械制造过程中液压系统以及设备运行的有效监控[3]。应用这一系统将可以促进机械制造过程的正常运行,保障机械生产的质量。并且,机电一体化中自动化以及故障诊断的功能,可以有效的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自主的处理或发出预警信号,极大程度的缩减了产业中的工作环节,使过程更加的简易化,提高了机械制造行业中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维修的成本,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
        4.2能够降低能耗且提升安全生产效率
        在机械制造行业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降低能耗和提高生产率的作用。在以往的机械技术应用中通常会具有能量消耗大、生产过程复杂、并且效率低下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生产的成本,并且加重了工人的工作负担[4]。机电一体化技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革,优化了技术的内部系统,通过功能整合的特点,促使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环节更加精简化,提高了使用的价值,并且促进生产率的提升。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的自我调适与养护的优势,在操控机械设备中,可以降低操作的难度,减少能源消耗的问题,所以对促进产业中经济效益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将有利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是发展的机遇。由于我国的国情以及机电一体化的内部特点,导致机械制造业仍处于发展的阶段,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接受机械一体化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提升,使其更好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纵观全文,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有自主调试和养护,并且可以提高机械的使用性能的优势。在机械制造业中主要应用于监控系统,并且降低能耗,提高产业的生产率方面,以此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立权.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05):211-213.
        [2]滑雪燕.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7,44(04):25-26.
        [3]刘盛.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02):26+37.
        [4]胡建伟.论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6(03):286-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