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陈琚昌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陈琚昌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且城市化进程在持续加快,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建筑层数,我们需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分析。
        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市  538021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且城市化进程在持续加快,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建筑层数,我们需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分析。在建筑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建筑高度的增加,对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也明显增加了建筑施工难度。建筑施工团队需掌握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明确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难点,还需把握好施工质量,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固性,提高高层建筑实用性、安全性,现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效果。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在当前背景下,建筑业发展非常活跃,而且建筑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提高我国建筑商的整体建设水平,以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生活需求。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可知,只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建筑主体结构,才能保证施工各阶段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建筑主体结构的发展情况。
        1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的主体结构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质量。近年来,随着建筑物规模的扩大和建筑物功能的多样化,建筑主体结构的形状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整体功能和质量,建设单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来开展建筑主体结构的建设。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建设是基于地基之上的,因为建筑物的地基是建筑物的荷载和阻力的主要承担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建筑地基能够支撑整体的建设工作。整体的建筑项目由建筑的地基和建筑的主体两部分组成。因此,保证建筑物地基和建筑物主体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2.1出现施工裂缝
        建筑材料质量、施工环境等直接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其中最常见的为混凝土结构墙体出现裂缝,出现此现象原因有3个,其一混凝土中水泥、砂质量较差,对我们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将水泥作为基础性建筑材料,在选择水泥时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等进行针对性选择,且在使用水泥建筑过程中受建筑工程整体预算的影响,所购买的水泥存在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二水泥购买后极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一旦温度差异较大或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变化,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情况。其三施工人员、建筑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高,在实际建筑中出现不遵循规章制度等情况,导致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2.2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施工从施工准备到基坑开挖,从基坑支护措施到下部结构施工,从吊装、支护和脚手架等高空作业集中实施,建设周期一般不少于两年,期间需要考虑季节施工。特别是冬季施工高层建筑,需要采取冬施保温措施,加长混凝土养护时间,克服恶劣环境,危险性增大。
        2.3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测量数据不准确
        许多建筑问题都是由建筑主体结构的建筑物测量数据不正确引起的,这会导致建筑物建造时容易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例如,许多建筑公司将在建造主体结构时切割衍生管道,所以通常会出现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实际的建设不符合标准或看起来不均匀,而且还增加了后续工作的成本和维护成本。
        2.4技术质量管理欠缺
        当前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缩短工期,在施工中盲目追赶工期,对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未及时进行管理,出现管理不到位、不负责等情况,明显增加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系数。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中为增加企业成本、件数基础材料输出成本,在建筑中偷工减料,未严格按照相关单位要求、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建筑施工质量不合格,在建筑中或建筑后期出现墙体裂缝、塌陷、混凝土结构剪力不足、渗水等情况,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对居民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形成威胁。


        3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高层建筑测量技术
        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其他建筑,测量放线是第一步施工内容。只有确定好位置、标高,确认好布局和长度,才能保证施工的准确和质量。高层建筑测量精度要高于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测量基准点也更多,测量范围和内容也更加繁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需要做好测量方案和交底,由专业测量人员负责相关工作。测量工具要齐全并经校准,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还需要由第三方专业测量单位进行关键点位和初始点位的测量复核,并出具测量报告。主要测量设备和工具有,经纬仪、水平仪、直尺、激光放线仪等。特别需要确保高层建筑结构边角柱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确保楼层垂直度和水平度复核设计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层建筑的标高和水平的测量,需要根据地面基准点的位置进行取基准点,不得从低层向上引用,防止产生误差的累积。
        3.2建筑主体结构的拆除技术
        逆向施工技术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施工技术。它主要是指围绕建筑物内部的主体结构为基础进行建造的,并且该施工是沿着地下室的中心线进行的,并从基地底部到顶部。与常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建筑物的逆向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内部承重能力,还可以减少地基的变形和沉降问题,从而确保地下结构和构筑物主体的质量,可以同时建造高架建筑物并改善整个建筑物的建设情况。
        3.3高层建筑对基础的深度和强度要求高
        地基深入地下深度与建筑高度有关,高层建筑物为了保证稳定性,需要较深的基础。我国规定超过5m的深基坑需要进行专家论证并作为重要危险性大的工程进行控制,而高层建筑的基础一般都属于深基坑的范围,而且施工周期长,安全因为更为集中和突出。而且,在地质较差的地区、在地震活跃的地区,高层建筑经过计算后的地基基础相对于普通高层建筑更为特殊。
        3.4关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此时我们需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搅拌机,且要明确该建筑混凝土强度、粗集料的粒径、外加剂品种等指标。在混凝土工程开展前首先要对搅拌混凝土强度进行试验,试验以“双向控制”为标准,所谓的双向控制就是供方、需方,均需按照规定进行取样试验,且在建筑施工中不管是地面工程,还是地下或地上工程,均要选择泵送混凝土浇筑方式。
        4 BIM在综合管线施工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构建建筑工程数据模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三维数字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可以有效的展现出工程建设的所有数据信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可以全面解决在数据模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在建筑工程中运用BIM技术主要是针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工程建设集成化管理环境。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节省工程施工费用。运用BIM技术,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更加方便、快捷、精准,各个工种和施工技术的有效配合,可以防止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保障了建筑物后期的稳定运行和维护。在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综合管线的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主要是在优化冷水机房布置、模拟临建施工、优化机电专业样板墙建模排布。
        结束语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高,施工量大、施工过程复杂,且施工人员需长期大量高空作业,不仅会增加施工人员潜在安全隐患,还提高了项目工程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应持续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更新,结合新型的设备、技术对建筑施工流程进行合理部署,并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以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性、建筑施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2]于皓皓.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2):244.
        [3]秦军,阳巧玲.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居舍,2018(25):192+216.
        [4]刘顺先.浅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8(23):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