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机厂光伏项目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杜亚敏
[导读] 摘要:目前国家要求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1】。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站分公司  上海  201199
        摘要:目前国家要求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1】。近期国家发改委要求分布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2】,同时规划了一批新能源示范项目,本项目隶属于这批示范项目,文章主要通过对某电机厂的光照资源和具体环境的分析,探讨了对其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设计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新能源;分布式;光伏
        1 项目概述
        本项目拟建于某电机厂厂区内,考虑采用分布式光伏方式,共配置光伏发电容量2219.58kW。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用电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增强优越性。
        2 资源概况及建设条件
        2.1 站址气象及太阳能资源概况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1℃,年日照时数为1743.5小时左右,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在4521.6MJ/m2•a 左右,太阳能辐射资源较丰富,较为适合建设光伏项目。
        2.2 屋面情况
        本项目位于某电机厂内,拟在拟在汽发厂的整浸车厂GVPI、电机厂线圈厂、福伊特安装屋顶光伏,以及二号停车场、三号停车场车棚棚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其中二号停车场和福伊特屋顶可利用情况见表1、图1和图2。屋顶原有采光带、排气孔等,膜结构,考虑空开适当距离,车棚顶部的拉杆、车棚东西两侧大树也考虑避让,除此无其他遮光影响。故在布置光伏组件时主要考虑避让屋面障碍物对容量产生的影响。
        表1  屋顶可利用情况统计表

        图1  二号车棚
 
        图2  福伊特
        3 光伏系统建设方案
        3.1 场址选择
        由于厂区用电负荷较大,而屋顶可利用面积有限,因此在适合光伏发电系统布置的区域,尽量进行布置,本项目拟在汽发厂的整浸车GVPI、电机厂线圈厂、福伊特安装屋顶光伏,以及二号停车场、三号停车场车棚棚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光伏总装机容量为2219.58kW。
        根据光伏项目的建设原则【3】:1)屋顶上障碍物较少;2)东西向坡屋面不可用;3)屋顶可使用面积较大;4)周边无高大建筑物遮挡;5)距离接入点较近。确定本工程可使用屋顶及车棚,进行光伏系统布置。
        3.2 系统设计
        3.2.1 光伏组件选型
        表2  太阳能电池性能比较表
 
        光伏组件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站阵列支架、基础、电缆的工程量。针对本工程的建设优质且经济工程的目标,拟采用285Wp 多晶硅电池组件。该规格组件生产线较成熟,供货厂家较多,且施工时更易搬运安装。
        3.2.2 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
        1)运行方式综合分析
        a.太阳光的散射辐射和直接辐射直接影响逐日跟踪式系统的发电量,散射辐射比例越大,逐日跟踪效果越差【4】,电机厂的太阳辐射中散射量的占比较高,超过30%以上,极大地影响了逐日跟踪式系统的发电效率;
        b.光伏组件支架需要和车棚及屋顶的彩钢板结构相结合,固定式布置更具有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优势;
        c.固定式布置价格相对便宜;
        d.由于屋顶、车棚不能支撑太重的负荷,而大型跟踪系统的重量要比固定式布置重的多,所以不太适合跟踪式布置。
        从比较结果来看,本项目组件更适合固定式布置。
        2)倾斜面福射量计算
        不同方位角、不同坡度的彩钢板屋面会对光伏系统的效率产生影响。本工程屋面坡度约为3°、车棚坡度约为10°,组件安装方位为正南正北,通过Pvsyst 软件进行两种不同方向屋面下辐射增强系数进行计算,见表3。该表系数可用于测算光伏发电系统的上网电量倾角修正系数。
        表3  两种不同方向屋面下辐射增强系数

        因为北向组件和南向组件数量基本相等,所以本项目光伏系统的综合倾角修正系数为1。
        3.2.3 光伏组件布置原则
        针对不同屋面形式,分别描述了布置原则。
        1)车棚光伏阵列布置
        车棚光伏组件拟采用横向4 排布置,光伏组件正南正北布置,车棚顶部结构的设计倾角为±10°,光伏组件随车棚顶部平铺安装。
 
        图3  二号停车场
        2)彩钢瓦屋面光伏阵列布置
        根据彩钢瓦屋面的结构及坡度,为减少组件支架在屋面上增加的载荷,采用与屋面平铺的安装方式。注意避开采光带、排气孔等设障碍物,同时为电缆走线预留通道。
 
        图4  彩钢瓦屋面光伏组件布置示意图
        3.2.4 组串布置方式选择
        光伏组件串联数量计算:INT(Vdcmin/Vmp)≤N≤INT(Vdcmax/Voc)
        式中:Voc—光伏组件开路电压;
        Vmp—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电压;
        Vdcmin—逆变器输入直流侧最小电压;
        Vdcmax—逆变器输入直流侧最大电压;
        N—光伏组件串联数。
        经计算得:在极端温度下,满足逆变器、汇流箱等电气设备要求的情况,285Wp 多晶硅串联光伏组件数量N 为:20≤N≤23,根据光伏组件工作环境分析对上述公式里的参数进行修正后,确定光伏组件的串联数为22 块/串。计算成果如表4:
        表4  光伏组件串联数量参数

        3.2.5 光伏阵列设计
        本项目光伏系统所发电为全部自发自用型,一次建成,可安装285Wp 多晶硅电池组件数量为7788块。具体的配置见表5。
        表5  光伏阵列组串配置表

        3.2.6 组件表面清洁
        本工程场址经常长时间的不下雨,昼夜温差比较大,容易造成屋顶光伏组件表面污染,影响光伏系统发电效率。为保证发电效率,本工程主要考虑设置清洗水系统,辅助以气力吹扫清洗方式。
        为方便运维期间进行光伏组件清洗,每个屋面敷设清洗水管网,沿主要运维及检修通道敷设,设置清洗水接口。水源就近接自厂房内部给水点,为保证清洗水压,每个水源取水点设全自动管道泵。每个屋面设清洗水枪,配套清洗水软管。光伏组件清洗时,运维人员用清洗水枪软管从清洗水接口接水,对受污染光伏组件进行清洗,清洗废水通过厂房建筑屋面雨水排水水系统排出。
        冬季结冰期主要考虑采用便携式吹风机,对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等进行气力吹扫清洗。
        3.2.7 首年光伏系统效率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主要取决于太阳总辐射量和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也受到组件安装面积、日照强度等诸多其他因素影响,光伏发电站年平均上网电量 计算【5】如下:

        首年电站综合效率系数 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光伏方阵的倾角、逆变器效率等。

        表6  首年光伏系统及电站综合效率系数

        3.2.8首年及逐年可用发电量
        经计算,首年光伏系统及电站综合效率分别为0.837 和0.837。依据光伏组件20 年衰减率,第一年衰减2.5%,按照分段线性衰减,从第二年开始直到第二十年,年平均年衰减率为0.7%,光伏系统组件的整个生命周期总衰减可达15.6%。同时根据此衰减率计算得出本光伏系统20年的逐年可用发量,详见表7。考虑组件衰减性,第一年发电量为232.90万kWh,比年平均发电量高出8.2%。
        表7  20年逐年可用发电量(万kWh)及利用小时数(h)

        3.2.9年平均可用电量
        本项目的年平均可用电量参数详见表8。
        表8  年平均可用电量参数

        4 节能措施
        4.1选择性能可靠,技术成熟的设备(箱变、逆变器等)。
        4.2 设计合理的交、直流电压等级,降低线路铜损。
        4.3根据本项目建设期的特点,在施工期间应由各施工单位建立相应的节能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和节能监督员,采取自查和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第三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将节能监督管理落实到位。
        4.4光伏投产运行后,应由项目公司编制节能的规章制度,成立相应的节能管理小组和落实各项节能奖罚措施,并采取自查和上级公司抽查等方式将节能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
        5 结语:
        本工程光伏装机容量为2219.58 kWp,通过建模计算出20年均发电量为215.20万kWh,按照火电煤耗309g/kWh进行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65t。同时可节约大量火电机组用水,减少多种有害气体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环境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2744号),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16.12;
        [2]《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能源局,2018.3;
        [3]《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 GD003-2011
        [4]《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
        [5]《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203-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