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与独特视角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李畅
[导读] 摘要:体育新闻现场采访具有面对面交流、时间短、气氛紧张的特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体育新闻现场采访具有面对面交流、时间短、气氛紧张的特征。在此情境下,记者很容易因准备不充分、角色定位不准确而表现出不恰当的采访态度、内容和方法。基于此,文章就体育新闻媒体行业现状进行论述,然后针对体育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与独特视角展开分析。
        关键词:体育新闻;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独特视角
        引言
        体育新闻是大众传媒对体育运动进行及时的报道与传播,它是现代新闻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相对独立的报道品种。体育新闻的任务是向受众报道有关体育运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最新讯息,其宗旨是通过大众媒体对体育运动及其相关事实的及时准确的报道来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传播体育文化,并通过大众传媒特有的舆论监督功能对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作为体育新闻记者,要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并能够利用独特视角挖掘新闻价值。
        1体育新闻媒体行业现状
        在如今这个时代,体育新闻媒体行业的市场竞争已然变得十分激烈,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与体育新闻有着密切的联系,规模较大的电视台都有属于自己门下的专门的体育频道,综合性的报纸栏目必然都会有一个体育新闻的专栏。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体育新闻网站以及专门广播体育新闻的广播节目,这些都是参与到体育新闻激烈竞争的受众。这场由多种样式的新闻形式参与的市场竞争对于其中的任何一类来说都要受到来自别的形式的竞争压力,例如,体育新闻报纸尽管有着自身的优点,但在观赏性以及时效性这两个方面都与电视新闻的效果相差甚远,而在浏览量和互动程度方面又不如互联网厉害。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体育新闻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片天地?据可靠调查数据统计,体育新闻读者注重的内容占比,最高的是体育赛事的经过以及比赛结果;其次是体育赛事开始之前对比赛的分析;再者是对比赛选手的独家采访;最后是对比赛过程中战术的详细分析。面对当前的环境,作为体育新闻记者要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利用独特视角来报道体育新闻。
        2体育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
        2.1“新闻人”是记者的角色本质
        记者在体育比赛现场对运动员、教练员、组织人员、现场观众等相关人员进行采访,绝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受媒体单位的派遣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满足媒体受众的信息需求,借此实现媒体单位的信息传播价值与经济效益价值。这就决定了记者必须时刻牢记个人“新闻人”的角色,把握“获取价值信息”的核心责任,有目的、有计划地与不同情境下的不同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刻有意识地控制“新闻人”与“个人”之间、“新闻采访”与“单纯社交”之间的关系,体育比赛现场的记者个人仅仅是“新闻人”的载体,形式上的“单纯社交”行为则是践行“新闻采访”工作的手段,准确区分、控制和处理这些关系,才能保证记者在体育现场采访中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当前,部分记者之所以采访目的不明确、采访内容娱乐化、采访方式套路化,甚至将现场采访演变成个人追崇明星的机会等等,归根结底在于记者将“个人身份”与“个人情感”置于“新闻人”角色之上,甚至摒弃了“新闻人”的角色,而以自我情感、自我认知的角度来设定采访态度、内容和方法,使现场采访出现各方面的问题。
        2.2“媒体朋友”是记者的角色手段
        “新闻人”固然是记者的核心角色,但如果单纯地、直白地以“新闻人”的角色面对体育现场的采访对象,则很容易形成严肃的采访氛围、紧张的互动关系、生硬的沟通内容。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善表达、镜头前容易紧张的运动员来说,记者生硬的形象与态度甚至还会导致采访过程的中断,产生尴尬的局面,这是现场直播类新闻节目最不该出现的情景。基于此,记者在严格秉持“新闻人”本质角色和“获取价值信息”的核心责任的同时,还需要以“媒体朋友”角色对个人态度、语言、行为进行全面处理,表现出关心和支持的情感,使采访对象能够感受到亲和力与亲切感,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记者的采访,轻松、自然、顺畅、真诚地回答记者的问题。这既可形成融洽的采访气氛,增强媒体受众对于节目的参与度;同时也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媒体受众的信息需求,实现节目价值。

但在体育现场采访过程中,记者一定要把握“朋友”身份的分寸,将其视为一种手段,不能因过分关心、支持而失去了对采访核心内容的关注,甚至导致采访活动演变成记者个人的“追星行为”或者“朋友聊天”行为。
        2.3“观众代言人”是记者的角色价值
        记者主要是代表媒体单位在体育比赛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而媒体单位的核心目的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满足目标受众的信息需求,借此提高媒体的收视率或发行量,吸引广告主的青睐,最终实现节目的经济价值。在电视、网络等影音媒体中,特定节目往往还会直接引用记者在体育现场采访的视频来丰富、充实节目内容,因此,无论是记者所采访的内容信息,还是现场画面,都必须适应目标受众的信息接受特征,满足其信息需求。这决定了记者是以“新闻人”和“媒体朋友”的角色进行新闻采访活动,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因此,记者在体育比赛现场采访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传达、体现“观众代言人”的角色特征,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设身处地考虑目标受众对于身处体育现场的记者态度、语言、行为的期待,以符合目标受众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来定位“新闻人”角色职责和“媒体朋友”的表达方式,形成可以获得目标受众理解、接受和认可的采访资料,作为编辑新闻节目的重要现场素材;另一方面,记者还需要根据目标受众所想了解的信息来设定采访内容,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符合目标受众需求的信息,提高采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新闻节目更好地吸引目标受众注意力、满足目标受众信息需求、获得目标受众认可提供有价值的素材。
        3体育新闻记者的独特视角
        3.1要有明确的采访立意
        要做好优质的体育新闻采访,需要运用独特的视角做好分析,将体育与文化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深入地挖掘体育新闻体育赛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做出更好的体育新闻采访,才能够吸引受众的兴趣。最重大的运动赛事莫过于奥运会,在奥运会的体育采访中,要从独特的视角确定好立意。因此新闻记者采访要有独特的视角,就需要有明确的采访立意。在采访前,只有确定好了立意,才能够针对立意进行更深入的采访。例如体育新闻采访想要以挖掘体育背后的文化价值为立意,就可以从运动员的居住和生活方面进行采访。在运动会场上,大多数人的视线都聚焦在运动员个体上,关注他们的赛前备战以及比赛场馆,如果要寻找独特的视角,可以从他们居住的运动村展开探究。围绕运动村进行采访,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运动村背后不同地区代表团的文化习俗,使简单的体育新闻采访拥有更有内涵的文化价值。
        3.2以小见大,紧抓细节
        要想做好体育新闻的独特视角采访,就需要从细节入手,抓住重点,以小见大。对细节的捕捉,可以有效地推动体育采访良好进行。[5]例如里约奥运会中,第7次踏上奥运赛场的乌兹别克斯坦体育名将丘索维金娜,这位拥有41岁高龄却满带伤病的母亲,在奥运赛场上奋斗至今,她本身的故事特别值得进行人物采访。很多记者都会带着同情的目光或者探究的问题来对她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各种尖锐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你什么时候退役”“你认为自己在如此多年轻人面前还有什么优势吗”,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要想做好独特视角下的采访分析,就要对采访人物进行研究。
        3.3随机应变,敏锐的观察力
        体育新闻以现场采访为主,在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现场,会出现各种突发的状况。因此体育新闻的发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体育新闻记者发挥随机应变的能力。体育新闻记者在现场要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挖掘新闻的价值,用独特的视角做好新闻的采访,这样才能够做好一个采访。例如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男子200米泳比赛中,孙杨与朴泰恒戏剧性地双双摘得银牌,这个事件存在很大的巧合性,而这两位运动员又存在深厚的渊源,敏锐的新闻观察者就可以将巧合无限放大,比如可以从他们的感情说起,着眼点为两人的感情好到连比赛成绩都是一模一样的,而现场有很多符合的场景,例如他们在颁奖典礼上谈笑风生,孙杨向朴泰桓介绍自己的父母,朴泰桓教孙杨把花献给父母。这样有趣的采访再加上生动的画面,就可以称为一场独特视角下的优秀体育采访。
        结语
        体育新闻记者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体育新闻采访。体育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想用独特的视角进行采访,就需要在采访前确定采访的立意,在采访过程中以小见大、紧抓细节,同时要提高在体育赛事现场的随机应变能力,用敏锐的观察力,做好现场采访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绪稳,陈婷,杨文豪.记者素质对体育新闻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19):119-120.
        [2]杨海义.体育新闻与体育记者[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08):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