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中应用饮食指导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   作者:1.石嵩 2.郝晗光
[导读] 目的:判断饮食指导能否帮助糖尿病病人有效降糖。
        摘要:目的:判断饮食指导能否帮助糖尿病病人有效降糖。方法:抽取80名糖尿病病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维持常规护理即可,实验组配合饮食指导。结果:入院时两组检测报告中的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PBG)数据无明显区别;护理后,实验组所测FBG、2hPBG水平显然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开展饮食指导可规范饮食行为,进而显著降糖。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指导;血糖含量
        糖尿病多迁延不愈,在发病过程中极易因糖代谢异常而诱发严重的并发症,致使病情恶化。其致病机制为:人体胰岛素异常分泌促使机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等各成分处于代谢异常状态,进而引起血糖持续增加以及排泄尿糖等症状。基于此,菏泽市中医医院特抽取8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对比研究,发现饮食指导降糖效果奇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糖尿病病人80名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男患依次为23人、22人;女患依次为17人、18人;年龄依次为31~87岁、32~88岁;平均年龄分别为(57.93±2.71)岁、(58.03±2.9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给以降压药、运动指导等。
        实验组加用饮食指导:(1)蛋白质含量控制:此类患者要摄入与正常人等量或稍多的蛋白质以确保体内氮平衡,适量进食鸡蛋、蔬菜与肉蛋白等,保持各自营养成分搭配均衡;无肾病者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g/(kg·d),并发肾病者控制为0.5~0.8g/(kg·d);若其蛋白质摄入缺乏则需采取其他补充营养的方式来维持平衡。(2)脂肪含量控制:此类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或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脂肪进食比宜占到20%~30%,对于动物内脏与含有动物油脂的食物最好不要吃;用植物油做饭,多吃蔬菜。(3)碳水化合物含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控制于200~350g/d,摄入该成分可以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以增强以加快葡萄糖分解,从而缓解病人的肝脏负担。护理人员要合理控制患者对该成分的摄入量,并依据其耐受程度来采取体育指导,力争合理消耗血糖以降低血糖与血脂。(4)维生素控制:要合理调整主食与水果的进食量;再者,患者缺少运动,极易出现便秘,而合理摄入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并改善便秘,而且也可以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故而,有必要合理控制维生素摄入并告知患者多饮水,以改善胃肠蠕动以防形成便秘;合理减少钠盐摄入量,控制于5~6g/d;科学地给予病人所需的各种矿物质。(5)纤维素含量控制:膳食中要合理控制纤维素的摄入量,每天≥20g且≤35g,这个范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及其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补充适量的纤维素以降低血糖与血脂,确保机体的血糖平衡。
        1.3 观察指标
        ①FBG含量;②2hPBG含量。
        1.4 判定标准
        满足以下范围则表示健康,超出越多越严重:①FBG含量<7.0mmol/L;②2hPBG含量<11.1 mmol/L。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比较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来统计,P<0.05即差异明显。
        2.结果
        两组入院时,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PBG)含量差异不明显;护理后,实验组FBG和2hPB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血糖情况对比表(mmol/L,± s)





        3.讨论
        糖尿病是由机体分泌血糖失衡而引起的糖代谢异常症状。临床研究认为,饮食指导对血糖控制效果比较明显,再结合降糖药物,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稳定血糖。此类患者常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之症状,且其血糖含量长期高于正常人[1]。这就预示着,血糖能否被有效控制将对患者病情养护起到巨大影响。若血糖失控,则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而致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眼部与足部并发症以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地威胁着患者健康。
        饮食指导主张科学搭配患者的饮食结构,确保患者的热量摄入符合病情所需,从而合理地满足其营养需要。补充热量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行为表现与体质好坏来综合考虑。有医学报告指出,脂肪、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在饮食中分别为20%~30%、15%~20%和55%~65%时即为最合理的搭配结构;此外,热量补充不得大于体质量所需,以防多余热量向血糖转化[2]。糖尿病在当前来看尚无根治之法,确诊后不得不对饮食行为采取长期控制。饮食指导期间,不仅要制定好营养供应充足的饮食结构,而且要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详加考虑,力争制定出符合于患者用餐喜好的饮食计划。长期服用降压药会损害脏器继而引发各类并发症,而合理的饮食指导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3]。护理人员要明确饮食指导的目的,一是预防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的血脂上升现象,从而稳定血糖与血脂;二是为其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4],要求患者要多餐少食、合理运动,进而提升免疫力。同时,要从患者的养病生活中找出用食误区,告知其饮食降糖的正确方式;此外,还需分阶段化地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防止其受到情绪影响而改变饮食结构,进而促使其做好饮食管理。由所统计的数据可知,对照组FBG及2hPBG远高于护理后实验组,可见饮食指导作用之突出。
        综上所述,饮食指导不仅能让糖尿病病人获取到充足而健康的营养供应,而且降糖效果也相当突出,与降糖药物结合,更能降低血糖浓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琳琳.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探讨[J].智慧健康,2019,5(03):105-106.
[2]田立红.探讨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2):168-169.
[3]崔玉红.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2):153-154.
[4]李凤.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1):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