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振
[导读] 摘要: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工作,保证电气施工的合格程度可以符合相关的要求,这样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
        天津中新生态城生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467
        摘要: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工作,保证电气施工的合格程度可以符合相关的要求,这样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格的问题,对房屋建筑的影响非常大,施工企业必须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电气施工;质量问题;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电气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项目中最基础,但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居民用电和工厂用电的重要保障,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所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对于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要在施工团队的专业性、施工的质量、施工的管理以及施工的环境上采取相应地预防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筑电气施工关系到居民用电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持续性。针对建筑电气施工时,因施工团队施工技术不成熟、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管理不规范、施工环境未能深入考察等造成的质量问题,给出预防和处理措施。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施工的质量不但为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基本保证,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使用。电气安装工程主要包含预留预埋施工,配电设备安装施工,插座开关安装施工,消防设备安装施工等。工程众多,内容复杂,为了充分发挥电气安装工程的作用,务必要进行合理的安装施工。
        2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从施工团队角度分析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涉及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管理、施工方环境考察等方面。电气施工的合格程度决定了房屋建筑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所以,施工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施工的质量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技术不成熟
        施工技术是评价施工团队专业性的主要参考维度,施工团队由于施工技术不成熟造成的质量问题主要有:①地线安置技术不到位。随着电器研发以及居民财富的不断累积,建筑内的用电负荷大幅度增加,为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安装地线以构建居民用电安全防护网非常必要。但由于施工技术不成熟,在对建筑进行一体化地线系统构建时,没有根据用电区块进行强电和弱电的划分,没有根据用途将普通接地母线与避雷下接线进行区分,没有根据建筑整体环境设置最佳的一体化地线系统,例如,绕开建筑钢筋层,造成后期用电隐患的同时,也给后期维护工作增加困难;②避雷施工技术不达标。接闪器包括金属杆、架空地线、避雷带,可采用滚球法、网络法施工,诸多施工团队对两种施工方案不能充分掌握及熟练运用,施工时在熟练度、规范性、质量等方面存在欠缺,延误施工周期的同时,也会造成施工质量不佳,给居民后期用电造成用电安全隐患,部分施工团队不明确直击雷防护、电源线路防雷、信号线路防雷的区别,无法采取针对性的防雷举措;③接线技术不成熟。接线技术是防止接线端尖端放电、线路过热的关键技术,也是电气施工过程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是施工人员的必备技能,包括接线端子的使用、线头旋钮、胶布缠绕等;④预埋构件施工技术不成熟。建筑附属路灯的干线及总电缆等一般预埋进地下,在挖掘区域、挖掘深度、挖掘平整度、填埋标准等方面有相应的技术规范,部分施工团队技术不成熟,导致预埋构件的管道破损、受力压力过大、酸腐环境过于恶劣等,最终产生漏电、极速老化、过热等状况;⑤进户线设置技术不成熟。进户线的设置,需要根据用户用电需求以及建筑构造,在尽可能规避建筑金属构件、承重构件的情况下,对进户线进行调整。部分施工团队因技术不成熟,导致进户线偏于裸露或布置难度大,造成用电安全隐患、增加施工难度、破坏建筑构造、后期维护改造难度等;⑥电缆桥架布局不合理。施工团队施工时,未能对建筑结构具备充分的认知,敷设时对墙体、梁板等结构件的受力功能产生影响,封堵技术不佳,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⑦室内线布局。室内线布置需要根据施工环境,包括室内预期电器布局、室内墙体布局、室内水管线路等,对室内线进行调整。但部分施工人员因施工技术不佳,造成开槽深度不规范,电线长度需求大,线缆与水管交叉,线缆布局不合理等。
        2.2施工质量不达标
        施工质量除了受施工技术影响外,还受施工人员职业素养和施工积极性的影响。①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包括责任意识、服从意识、自律意识。施工人员责任意识缺位,存在偷奸耍滑、隐瞒不报、随意敷衍的状况,可能导致线缆绝缘遭到破坏而不上报,线缆布局错误而一错再错,随意推卸责任,延误工期,增加团队不信任气氛等。服从意识主要指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细则、制度、安排等,尽心尽力的完成本职工作。对制度规范的不服从,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对领导的不服从,会延误工期,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自律意识主要指员工的环境管理意识、公私分明意识等。施工器械丢失、施工垃圾不及时处理、施工进度非持续性进行会延误工期,影响团队向心力,影响施工安全及后期用电安全;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观因素。积极性不高,意味着员工施工时专注力、态度、热情等方面较差,会造成偷工减料、安全事故、布线凌乱、接线松散、金属构件虚焊等质量问题。
        2.3施工管理不规范
        施工管理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包括薪酬待遇、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排班制度、操作规范、安全细则等。①制度规范不健全。会让施工人员缺乏可以参照的操作指南,或者说,施工行为无法被正确引导,产生质量问题。临时补充人员只能按照既往经验和简单的工作指导完成工作,与经验丰富的员工相比,会造成施工进度不一致、施工质量不均衡,延误工期的同时,也会造成施工能力弱的员工所负责的区域存在安全隐患,有效健全的规章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施工质量;②制度规范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差,无法将操作规范培训、特殊要求告知、工作区域划分等工作进行有效实施,让员工没有施工标准参考,或是不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等,导致工作积极性低、工作质量较差,施工环境混乱、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
        2.4施工环境考察不严谨
        电气施工贯穿整栋建筑,无论是电缆干线或是进户线、室内线,布局时都要充分考量建筑构造。此外,预埋件、避雷系统、接地系统、配电系统等,作为建筑电气工程整体的同时,又存在功能差异、用途差异、施工技术差异,需要施工人员按预定方案展开工程,而方案预定需要综合考察施工环境,反之,电气施工可能会破坏墙体构造,影响用电便捷性和安全性,增加维护成本和难度。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的分析
        3.1预留预埋施工方法的分析
        当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的预留埋施工时,应弄清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和抹灰装修的厚度,以调整预留埋的高度和深度。混凝土中的暗管应沿最近的线放置,并要减少弯曲。暗盒和暗箱应在其相应模板上要标记,并用防锈漆或其他不同的涂料。
        3.2配电设备安装施工方法的分析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配电箱和配电柜的安装要在土建施工完成后进行,墙柱上的明装箱也要在土建施工完成后进行。根据抹灰的厚度进行配电箱是一种接收电能并分配电能的仪表,它也是现场电气负载的直接控制器,为了使项目中的动力、照明和弱电负载正常工作,配电箱的性能至关重要。
        3.3插座开关安装施工方法的分析
        插座和开关是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插座和开关安装技术的构造主要包括:当插座和灯开关被嵌入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安装规范和要求进行,以确保嵌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施工定位时,请严格遵守施工要求,比如,左右盒位置和前后盒位置的偏差范围应控制在50mm以内,同一房间的灯的误差范围应控制在5mm以内。在预埋施工中,应按照现浇板的厚度进行吊扇挂钩的设计,以确保吊扇钩的牢固性。地板插座的安全性,为保证地板插座的安全性,应加强盖板的设置,并合理有序地固定明装开关插座,以保证电气线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4内部设备安装施工方法的分析
        建筑电气内部设备的安装施工需要在砌筑墙前与土建工程负责人仔细检查隔墙和水平线,然后确定电管和各种灯,插座,开关的嵌入位置,高度到此水平线。在抹灰之前,有必要根据墙体上弹出的隔墙线与水平线,仔细检查电气工程中所有预留的孔,箱盒和面板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同时认真检查并扫通所有隐藏的管道,然后拉线带将其塞入试管盒。
        3.5消防设备安装施工方法的分析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消防电气设备安装施工首先要检查埋入的钢管,以消除壁厚不均和生锈的钢管,然后在钢管上涂红丹防锈漆。上漆时需要均匀旋转钢管,以确保管道内壁均匀涂上防锈漆。提前用沙土填充接线盒和过线盒,并用胶带密封。在预埋管道的弯曲接头处使用套管,以防止管道的内壁刮擦电缆。铺设的管道和电线箱必须牢固固定,以防止在振动过程中移位和脱离,这会引起管道阻塞,并且在预埋后必须保证管道畅通。为了定位线槽桥架安装的弹性线,必须按照设计图确定安装位置,找到从起点到终点(主线和支线)的水平或垂直线,并使用粉线袋沿墙壁等处在线路中心进行弹线。支架和吊架的安装要求所使用的钢材必须是直的,没有变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接线结构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的相关规定。电缆桥架中的电缆垂直放置时,电缆的上端应以1.5m的间隔固定在桥架的支撑上,水平放置电缆时,直线部分之间应将固定点设置为3-5m。
        4建筑电气施工中质量问题的防止措施
        4.1施工团队整体的专业素养
        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操作要领和核心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在培训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进行下一步实地的工作,并且还要进行定期的考察,确保整个施工团队的专业性。只有施工团队整体的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了,那么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能够快速的找出解决方案,不会造成工期的延误,并且因为整体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即使是面对工期非常短的紧急任务时,也不会因为“赶鸭子上架”而使施工质量下滑。
        4.2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1)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双管齐下,让员工在工作时有意无意的注意施工质量;(2)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进行任务划分和小组划分,这样做可以让新入职的员工或者经验匮乏的员工在工作期间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学习,避免这两类员工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缺乏经验而使施工质量有所偏差;(3)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企业文化宣导和规章制度的宣导,在宣导过程中,无形的培养员工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律性,使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公私分明、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等等。
        4.3对施工环境进行严格考察
        在施工环境考察期间要至少做到以下三步:(1)明确施工任务。在施工任务下达之后进行实地考察时,要明确施工对象是什么,在施工范围内是否包括了一些类似于指路牌或者路灯等公共基础建设,如果有,需要进行明确划分,如果需要对其进行破坏,需要提前报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影响附近工厂或者居民区用电;(2)仔细考察施工任务的构造。考察时应向客户询问是否有建筑的平面图和电路图,根据建筑平面图和实地考察后的结果,制定适合建筑构造的施工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电路的走线路径、维护通道以及配电室的设置等内容;(3)对施工环境在内容差异、技术差异、工程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合理划分,根据划分内容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施工.
        结语
        电气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整个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投资有着直接的关系,建筑工程的正常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因此分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电气施工是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保障居民的基本用电需求,需要针对电气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采取防护措施。与施工团队相关的施工问题有地线安置、避雷针安置、接线技术、进户线、电缆桥架、室内线,以及因主、客观因素产生的非明确施工问题等,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从施工专业性、施工质量、施工管理、施工环境等方面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汤滢.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8):11-12.
        [2]苏楠.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策略探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8(1):87-88.
        [3]肖锋.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J].居业,2017(10):32-34.
        [4]王键.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探究[J].消费导刊,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