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靳红阳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靳红阳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逐渐提高,为缓解我国电力供应压力,各个地区逐渐加快了电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电力生产效率,使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得到保障。
        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123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逐渐提高,为缓解我国电力供应压力,各个地区逐渐加快了电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电力生产效率,使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得到保障。而智能电网建设是迎合时代发展所提出来的,既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也能够发挥智能化在电网建设中的作用,使电网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人口急剧增加,导致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不利于社会发展,虽然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但是人口基数比较大,同时人均占有的资源能源量比较低。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之下,电网运营模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力资源不足压力,同时促使了电能供应量得到增加。但同时电力资源的不平衡之处也较为明显,电力需求量的增长仍然有较大空间,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电能的供应与管理。首先,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在电源部分得到良好运用,电力工程技术不仅可以为智能电网提供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还可以在计算机系统当中使高频开关电源得好的应用。其次,智能电网运行的过程当中,为了切实保障电源整体质量,同时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可以通过使用电力工程技术促使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相互整合起来。再次,在目前的智能发电的过程当中可以应用电子工程技术,通过利用电子器件来实现电能控制和转换,这一方面可以缩减电量消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网设备的使用寿命,促使电网整体运行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1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智能电网的定义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要求,但可以明确的是,现代智能电网具有集成性高、优化性强、交互性好、自愈能力出色、兼容性广等特点。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未来我国社会生产中的电能提供会更具有科技意义,在集成与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所造就的传感与测量技术,也推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的趋势,使当代的电网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在东南沿海地区,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划为重点规划发展的领域,相关部门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划要求。
        2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2.1智能用电计量技术
        用电是智能电网的运行终点,一般在传统电网运行过程中,用户只能借助电表数据来了解用电量,但是电表数据的准确性不足,且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用电计量技术,能够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准确计量,在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达到要求的同时,使供电服务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也就是说,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用户能够随时获取用电量,使用户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通过电力工程计划的自动化进程能够对电力调度进行有效管理,及时解决电力分配及供应等各方面的问题,使电力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进而保证电力能源的稳定供应,使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2.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项目当中,应当要加强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广泛运用。微电子技术以及电力技术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同时,经过相关人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之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这一种新型的电力技术,可以切实保障交流输电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高压输变电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建设智能网的过程当中,需要在电力系统当中引入大量清洁性的能源,同时要有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相关能源实现有效的隔离。据此就可以充分得显示,电力工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相互融合,可以保障智能电网当中各方面的参数得到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切实保障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在输电的过程之中,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的降低电能的损耗量,切实地保障电线输电能力的提升。


        2.3电力工程输电技术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于电能的质量有着一定的要求,电能的质量也决定着最终的供电质量,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维持平稳的运行状态,当各方面符合上述要求时,管理人员就可将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输电技术运用于智能电网中,即在智能电网中安装集中最新科技成果的输电技术装置。例如,为了最大程度提升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可以运用相关技术手段:交流变换技术、超导无功补偿等,以此提升智能电网的建设效能。除此之外,对于线路长容量大的情况,管理人员可以将直流输电的方式引入与电网中,以此达到提升其输电效率的目的,尤其是在进行高压直流电的输送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注重供电的效果,提升智能电网的最终建设质量。
        2.4应用于用电环节
        智能电网在用电环节主要采取智能化配置的方式来参与系统管理,通过智能化小区来实现用电的合理分配。在该过程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规避掉大量的问题,包括用电过程中信息处理与采集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偷电等问题的出现。此外,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的用电需求进行电力分配,从而很好的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用电实际需求,并以此作为阶梯用电的标准,不但能够实现资源与能源的合理调配,更可以为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的电网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与条件。同时,在客户用电过程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实现自助续费,降低收费工作人员的工资成本与企业压力。
        2.5发电环节
        智能电网相较于传统的电网,具有较大的优势,智能电网能够加强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利用,当下我国虽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能源被过度消耗,因此,我国当下能源十分匮乏,这对于电网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电网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确保自身的安全稳定性,通过开发新能源能够推动电网的可持续发展,这也能够从另一层面缓解我国当下能源匮乏造成的压力。通过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其应用于电网接入技术中,能够推动我国电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6网络拓扑控制技术
        智能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借助无线传感器能够有效控制电路,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则是网络拓扑控制技术。通过网络拓扑结构的建设可以有效控制路由协议,为网络生存时间提供保障。此外,受无线传感器所形成的电磁波影响,智能电网中的所有节点都采用大功率通信,那么各节点的干扰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其通信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且节点间产生的能量消耗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浪费。针对此问题,可以采用网络拓扑控制技术予以解决。但智能电网中各节点的功率也不可太小,否则将影响网络的覆盖率。
        结语
        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整个电力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推动其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提升供电的效率,保障智能化电网的正常运行。提升智能化电网的供电水平与供电能力、使得电力供应系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民众对于电力的需求等都是现代电力工程技术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初衷,即将更为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充分与智能电网系统进行结合,进而推动城市的高速发展。在技术与电网具体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智能电网对于供电网络的重要意义,了解现代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价值,推动供电网络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工技术,2016(10):107-108.
        [2]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26(7):176-177.
        [3]李同功,陈黄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研究[J].环球市场,2017(22):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