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许达彬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许达彬
[导读] 摘要:近年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蓬勃兴起,每一个城市都不断加快自身的建设工作,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运输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44528119831110XXXX
        摘要:近年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蓬勃兴起,每一个城市都不断加快自身的建设工作,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运输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现代化体系中,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完善是不可获取的一个主体环节,相关的施工技术及建设工艺,更是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全面控制建设质量,让城市道路可以为国民日常工作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性,有效确保我国经济体系的长期发展。对于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工作来说,道路桥梁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其施工技术,保障其施工质量,是确保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全面健康发展的前提。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桥梁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在我国的交通建设工程中属于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来说,我国多年的建设经验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为我国的发展贡献了不少力量。但是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是不能被忽视和掩盖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含量上仍旧是有着一些差距的,因此,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和科学工作者不断的付出努力和心血去不断的学习和研发更加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助推我国的综合实力更上一个台阶。
        一、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现场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部分的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尤其是材料的配合比参数,必须要符合工程的设计方案要求。尽量选择使用钢纤维混凝土材料作为主体的施工材料,该材料的性能要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都比较高。只有桥梁工程的混合料材料达到要求,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使用寿命也能够得到延长。此外,在施工中要机器施工工序的控制,保证其符合施工工艺方案的要求,各个环节的质量都达到要求,从而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二)翻模施工技术
        翻模施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传统的桥梁工程建设中,其主要是通过塔吊来进行翻模施工,可以将钢模板放置在模板支撑架上,然后通过设备来进行操控,并且利用塔吊直接将模板吊装到施工位置上,并且通过施工人员进行加工施工,一般情况下,翻模都要按照三层的方式来进行,每层都设置一定的高度与空间。在施工位置上,模板位置的调整是通过手拉葫芦来进行的,每次浇筑完成一层就要进行下一层的模板支设施工,其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工程的施工效果也比较高。
        (三)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水的作用对于道路桥梁长期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相关工程对于排水方面的设计与施工没有进行科学进行,路面的积水就会深入到路桥的内部结构,造成整个结构的强度严重下滑,甚至会出现变形。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在排水方面需要考虑两个具体的环节,第一个就是地面排水,也就是道路桥梁所处的周边地面,需要设置截水沟、边沟以及排水管道等。第二个就是对于路面的排水,也就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路面上的积水清除,防止这些水体深入到建筑结构中。
        二、城市道路桥梁建设过程存在相关技术难点
        (一)桥头跳车问题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如果对应桥梁的台背回填的密实度和灰剂量与建设前进行设计不相符,道路桥梁整体结构强度就会无法保障,进而导致道路桥梁的桥头部位出现问题,其伸缩缝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将会让整个路面的纵向段出现一定的跳跃,也就是台阶,当车辆快速通过时,由于两者在垂直空间上存在差异,就会让车辆出现跳动。尤其是当道路长时间投入使用后,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其承载能力超出自身的上限,相关的差异沉降问题将会更为严重。
        (二)伸缩缝的问题
        在桥头跳车的各方面原因中,伸缩缝占据整个问题的主体。

对于桥梁建设过程的伸缩缝,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会对其进行回填,并适当压实,在浇筑工作完工后的沥青铺设阶段,常常也会因为伸缩缝中的填土没有严格实施,进而导致了摊铺机自身出现跳动。
        (三)施工管理水平欠缺
        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一般都是比较大的工程项目,在管理上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将一个大工程化解为若干个小的工程然后分包给不同的施工方来完成,这就更加无疑的会使管理难度再增加。各个不同的施工方的管理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施工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规范和保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上的缺陷往往会导致一些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交由普通的工人来完成,为工程质量埋下巨大隐患。
        三、提高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措施
        (一)施工前充分准备
        事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将会对最终的施工效果产生深远影响。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完善准备流程,充分准备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所需的内容。首先,施工技术作为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考量。施工方应当立足于现有施工条件和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技术,以书面形式来明确技术标准与规范。必须成立专门的施工小组,就准备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备案,梳理整个工程的重难点并对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进行分析。事前准备阶段,施工方应当对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内容进行资料准备,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加强施工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协调
        为了更好的落实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促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我们就需要从工程实际入手,强化施工工程各个环节的协调性。首先,要明确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其次,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劳务分包管理难的问题;最后,在施工工序的交叉、施工技术的交流以及施工材料的供应上都要协调进行,提前计划安排,在协调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和进度推进。
        (三)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制
        道路桥梁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其中包含的环节众多,涉及的人、事、物十分庞杂,只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才能有效提升整个工程的规范化水平。为此,施工方必须参考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让每个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施工方要注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可以成立线上线下的头脑风暴小组,对日常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群策群力,提升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可以定期就存在的施工问题进行培训,让更多的人在培训中提升专业技能。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社会大众日常的生产生活、出行安全和生活质量,与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发展也息息相关。由此可见,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但会影响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出行安全。现如今,国家和社会大众都更加关注路桥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多的尖端技术被应用于路桥工程的施工当中。但是现阶段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和管理还存在漏洞,从业人员应加大对施工技术研究,尽快解决相关问题,为道路桥梁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提供更强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冯义.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思考[J].门窗,2019(23):100.
        [2]李彦.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47.
        [3]韩文义.影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因素及相应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4):276-277.
        [4]安彦飞.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188-189.
        [5]赵斌.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J].居舍,2018(35):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