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张娇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张娇
[导读] 摘要: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造价,近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建筑行业可望降低工程造价,提升经济收益。
        四川煤田一四一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造价,近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建筑行业可望降低工程造价,提升经济收益。因为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是能控制成本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建筑业涉及范围特别广泛,处理好这个问题,是整个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造价的动态管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优化
        引言
        我国的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各行各业,发展非常迅速,其中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尤为领先。而建筑工程的造价,就是建筑工程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所用的费用的总和。对工程造价进行规范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工程的成本投入,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对于建筑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在动态施工造价管理中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概念进行简要分析
        1.1基本概念
        我国对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已经提出了相关标准,规定工程造价是包括建筑施工、安装、设备本身以及工具成本和其他相关的一切费用。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联系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关专家进行科学研究整理汇总经验进行定制调整工程造价能够使工程投入最少的成本,还能达到质量要求,从而为公司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对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1.2干扰因素
        干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大方向是由建筑工程材料本身的数量和价格所决定的,一旦所用的数量和价格,大范围变动,那么工程造价便难以保证。制定规范合理的工程造价,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非常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我国在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理论指导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不断调整,相应的施工原料也在不断升级,施工方法不断改进,但是大方向上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却仍旧没有发生变动,这样就导致了计划经济和不断变化市场经济产生矛盾。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中,工程材料的消耗数量和人工费,会随着消耗的变化而变化,但市场所给的消耗标准不变,这样就产生非常大的价格误差,并且施工单位对材料价格的审核力度不够,缺乏针对材料价格的科学管理办法。
        2.针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问题与成本优化控制提出几条建议
        2.1控制成本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对各项目进行明确规划,清楚分析各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成本等一切成本。将这种分析过程,细致到各部门各个小组,准确到个人,并且将责任明确到个人。项目开展期间,要求负责人和监督人,营造节约成本的意识,是工人们能够不自觉的节约成本材料,杜绝资源浪费,也可对可回收资源和工具进行循环利用。负责人,要明确实际支出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别,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工作,对管理体制不断进行完善,严格控制成本。在工期允许和质量达标的情况之下,选择低成本的方案进行投资建设,把施工预算和投标价格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2负责人需要明确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首先,工程造价管理是为了能够促进各种项目顺利完成,而有计划有目的,有预期的,对工程进行预测监管调整工作。成本控制则是在项目实施开展过程中,对项目生产,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控制工作。成本控制是在项目具体的管理上进行操作的,而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都是从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的,从这方面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也是相辅相成的。


        2.3工程造价目标的成本管理
        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项目都会设定目标成本,这是为了促进整个过程的造价能够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但是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具体的施工电价,模糊的工程造价成本概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只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企业需要根据项目的报价,或者是合同规定的目标成本,依靠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针对项目的前期设计机械,人力资源消耗,原材料消耗等各种因素进行预期定价,制定出减少成本的有效管理方法,明确成本控制标准。
        2.4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明确规划
        在工程造价的决策阶段,建筑企业的管理层需要有意识的树立动态工程造价的意识,对建筑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对项目施工的可行性和施工的必然性进行论证。帮助企业制定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施工方案,科学管理,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招投标这个阶段也对工程的整体造价控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首先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要求,选择符合项目施工标准的施工方案,这个方案能够满足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又能在招投标阶段实现合理的工程报价。再者,在制定招投标阶段的文件是要根据内部的资源限制和工程要求,科学地编制招标方案。
        进入工程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项目实施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原设计条件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就势必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化。工程变更一般都要做到程序合法,签字完整,资料齐全,因为工程变更,极大程度上会造成工期延误,改变预期成本,一旦处理不当会使建筑企业受到经济损失。
        在施工阶段,建筑企业要对施工设计进行优化,竭力避免因为方案性错误造成的工期维修,增加工程造价。管理层面也要重点加强设计变更管理,针对不同层面提出的变更建议,进行深入研究,讨论是否需要进行变更,将意见以现场会议纪要的形式进行记录,务必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在工程的竣工阶段,并不意味着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就不再发挥意义了,相反在这个阶段,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也要认真收集并整理好相关工程的结算资料,因为这项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好坏和竣工阶段,工程结算编制是否完整息息相关。
        控制工程造价,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这是实现建筑工程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并且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实施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得到较高的经济收益。
        2.5合理安排进度,加强质量管理
        不管制定多么优秀的管理方案,不管讨论多么切合的成本优化方案,一旦工程延期或者工程质量不合格,那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建筑企业并不会得到相应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合理节点工期的基础之上,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之上,保证工期,降低成本。企业的质量成本一般包括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两个方面,控制成本,是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一类的,保证的质量越高,所需要的成本越高,而故障成本,却是属于损失性费用一类的,和控制成本相反。企业要综合考虑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加强质量管理,务必保证,合理安排工期,寻求最佳的工程成本管理方案。
        3.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建筑行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是一项动态工作,具有随机性,这种管理受到的干扰因素非常多,因此在工程实施的整个阶段都需要管理层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志娟.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方式解析[J]. 低碳世界,2019,9(12):265-266.
        [2]谢颖.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20-22.
        [3]乔路卫.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探讨[J]. 城市建筑,2019,16(35):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