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企业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思考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樊永红
[导读] 摘要: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新疆克拉玛依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新时期信访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建立完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任务相适应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企业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好企业信访工作也需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职工群众利益诉求表达、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访突出问题综合协调、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等企业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关键词:建立完善;企业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式。做好这一工作,对及时解决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稳定职工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排查化解工作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排查工作的范围是各种可能引发信访问题和影响企业、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重点是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的重大矛盾纠纷,应采取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由责任主体依据相关法规和政策,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的作用,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案,做好化解工作。对符合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研究;对应解决但暂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向职工群众说明情况,取得职工群众的理解;对没有法规和政策依据的问题,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对问题已彻底解决但仍坚持过高诉求的要引导其息诉罢访。
        2.建立完善职工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企业信访工作是企业党政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在坚持做好日常群众来信来访处理接待工作的同时,应建立完善职工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信访渠道。要建立完善企业党政领导与职工代表交流对话制度。通过企业党政领导定期与职工代表就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有关职工群众利益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协商,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建立完善领导接待群众来访、约访、下访制度。通过认真落实领导接待群众来访、约访、下访制度,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引导干部到一线,走基层,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及时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要建立和完善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通过认真落实好群众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制度,搭建好方便职工群众办事、畅通职工群众诉求的工作平台,切实发挥好群众工作室的桥梁、纽带和窗口作用,协调解决好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为职工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3.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实现好职工群众切身利益
        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大力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落实职工群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避免因决策不透明、办事不公开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针对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列出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年度计划,实行承诺制、责任制,切实做好事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让职工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思想上与企业心连心、心贴心。


        4.加大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消除盲目攀比心理
        从近两年来发生的群众来信来访和群体性事件来看,有的群众对有关政策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有的群众信个人不信组织,信谣言不信政策,特别是一些人存在盲目攀比心理,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这是产生思想波动和不稳定问题、甚至发生群体访事件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宣传舆论部门,特别是涉及有关政策的业务主管部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加大对党和国家、企业和地方有关方针政策的宣传解释力度,力争使职工群众全面理解政策的内涵和实质,避免断章取义、产生片面理解。要教育引导职工群众认识到政策的严肃性、时效性和统一性,自觉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和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
        5.做好深化改革中的思想工作,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要搞好经常性的形势任务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树立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市场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坚定搞好企业和矿区各项事业的信心。要做好各项重大改革过程中的宣传教育工作和一人一事、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正确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职工群众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6.建立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群体性事件主要指包括异常群体上访、聚众闹事,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工、罢课,聚众围堵各级机关、堵塞公共交通,以及扰乱企业和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稳定的事件等。群体性事件往往由群体访演变而成,危害很大。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企业群体性事件,确保企业广大职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应建立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群体访或群体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反应迅速,力争把把群体访或群体性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处置群体访或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要遵循“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疏不可激”的原则,耐心做好上访职工群众的疏导工作,了解诉求,稳定情绪,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减少不应有的损失。同时,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到合情合理、依法办事,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7.建立健全信访渠道畅通机制
        要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理顺信访工作流程,方便信访人反映问题。要坚持信访事项答复、复查、复核三级终结制,力争把信访问题切实解决在内部。要进一步完善信访接待制度,推行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不断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新《信访条例》的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努力规范上访行为,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教育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努力营造正常有序的信访工作环境。
        8.建立健全现场处置机制
        要坚持“教育疏导、防止激化”、“依法按政策办事”、“及时、果断处置”和“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快不宜慢,宜缓不宜激”等基本原则,及时、冷静、策略、果断地控制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加强预案管理,区分人数规模、所处时期、激烈程度等情况,制定处置和化解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工作预案。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情况沟通、协调配合,共同搞好防范和治理。
        参考文献:
        [1]刘进伟.建立完善企业信访工作长效机制[J].祖国,2017,(023).
        [2]付世昌.建立完善企业信访工作长效机制[J].科技与企业,2013,(17):242-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