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徐怀霞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徐怀霞
[导读] 摘要:在过去数十年,各地方农业用水采用粗放型方式,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而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却难以提高。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花园灌溉所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过去数十年,各地方农业用水采用粗放型方式,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而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却难以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水利工程发挥作用。只有进一步的加强对水利工程高效节水性的重视和研究,理清发展思路,解决这些地区仍然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水资源的保护,提振农村经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所以,论文分析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现状,且提出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就需要充分结合农田灌溉实际需求以及灌溉技术的发展,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适当优化完善,使得高效节水灌溉目标尽早实现,在保障降低灌溉难度的基础上减少水资源浪费。基于此,在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就需要积极探索高效节水灌溉的方法,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一、当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发展现状探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快速进步,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逐渐进入了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水利设施的需求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而传统手工业技术到机械化、现代化和自动化生产等生产技术的进步,又对水利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恢复仍然较为缓慢,相关的污染现象仍然极为严重,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阻碍,其中洪涝灾害正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变得更为严峻的。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掉这些问题,那么便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是影响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型。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发展研究时,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对于灌溉效率的提升,在提升灌溉质量的同时,避免由于过度灌溉等问题所导致的,水资源浪费与土地资源的破坏,避免水土流失等问题发生的几率。
        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1.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缺乏合理性
        节水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同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存在较大联系。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虽然能有效提高灌溉效率,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甚至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在设计节水灌溉工程时,其中就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一般来讲,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完善节水灌溉工程时,并没有充分结合我国农村建设实际情况,也没有从当地实际灌溉情况出发,仅仅依靠设计人员经验以及相关资料进行设计,虽然从工程表面上来看,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不能够充分满足当地灌溉需求。此工程在日后投入使用时,不但不能提高灌溉效率,甚至还会增加建设成本,不利于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2.缺乏合理的种植结构
        受传统灌溉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种植方式,缺乏积极先进的种植意识,从而导致高效节水灌溉不能够充分发挥出积极作用。例如:部分农民受到传统种植理念的影响,在春天就会种植玉米,然后在春天种植小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出积极功效,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3.节水措施单一,缺乏配套技术
        在某些地区,存在着渠系节水与田间节水脱节、灌溉与农业脱节的问题。有些工程实施了渠道衬砌或管道输水,但田间改造跟不上,节水效果不显著,有些工程节水设施很先进,但缺乏适宜的农业技术与之配套,节水与增产的关系未处理好,影响了农民主动节水的积极性。


        4.规划设计的整体性还不够完善
        就我国社会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的话,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仍旧处于一个实施规划阶段,并且受到农田形状和规模的影响比较大,这直接导致了在进行相关规划的时候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化要求来进行实施,在进行节水灌溉应用的时候没有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需要,使得相关的设计规划标准难以契合当前发展的需求,在具体的应用环节上,节水灌溉的应用效果难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路径的探究分析
        1.进一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针对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和推广问题,需要相关的工程施工人员能顾真正地引进并推广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利用技术的创新实现对于节水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这就需要相关的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人员能够做到两个方面,首先便是对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真正地做到向世界优秀且先进的技术学习,真正地去引进高校节水灌溉技术,而不是仅仅作为示范区或者技术展示,而是真正地将其用于实际。第二便是对于高校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大规模本土化工作,这是极其困难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针对当前该效节水灌溉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结合本土的实际状况,实现对于技术的优化改良与本土化,进而更好地实现对其自身的推广。
        2.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在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整农业结构,引进更多先进科学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将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进行土地综合治理开发,利用项目扶持、企业投资等形式,引导农民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合理地铺设滴灌管网,为节水农业的高效性提供支持。另外,水利工程建设部门需要遵循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创新制度,大力发展公司式运作的规模种植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
        3.积极采用生物技术
        在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在满足相关规定条件下,充分结合当地灌溉条件,根据农作物生长习性,在生长期内对农作物进行耐旱实验,确保实验农作物在缺水条件下也能够正常生长,最终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目标。与此同时,利用生物技术还可以适当降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成本,充分保障灌溉效益,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基于此,在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使用生物技术,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4.对节水灌溉的制度管理水平加以提升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水资源来说起到了极大的节约,尽可能的用更少的水资源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农业节水灌溉制度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在农作物育种期间和生长期间的灌溉次数、灌溉周期、灌溉水量等的内容,对于不同的农作物需要根据其自身的实际生长特点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类管理,对于那些耗水量比较大的农作物可以进行耗水量研究,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进而得以更加高效率的进行节水灌溉的管理。
        结束语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地控制灌溉用水,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且通过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对于灌溉工程的节水灌溉,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和农田水利工程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范立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22).
        [2]张雪梅.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7(17):31-31.
        [3]胡发润,周敬波.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分析[J].农家参谋,2018(11):204-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