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崔红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崔红
[导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和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逐步演进以及社会公众信息知情权的进一步扩大,这些都正在对传统的政府档案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65323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和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逐步演进以及社会公众信息知情权的进一步扩大,这些都正在对传统的政府档案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在信息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大改革力度,重视审视新形势下政府档案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以便适应新时代的潮流,推进政府档案工作的高效便捷的开展。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档案开放;改革创新
        政府的档案工作内容是公众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的新形势下,必须重新审视档案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档案利用的主动作为,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公开平台,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和促进档案法律制度的加强,更好的推进政府的工作。
        1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档案工作环境的重大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与实施,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轨道。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政府机关正在不断革新思想观念和工作理念,公正、公平、便民、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积极打造阳光政府。2008年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务信息能公开的都公开,把政府行为置于阳光之下,以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为典型代表,民意在政府决策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同是管理国家重要信息资源特别是管理政府历史信息资源的国家档案馆和行政机关档案室,其社会环境也正在随之发生重大转变。因此,尊重公民知情权和信息权,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已成为档案部门贯彻《条例》、服务大局、促进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1.2档案机构角色的特殊性
        根据机关效能建设的集约管理原则,鉴于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及岗位设置的实际和业务工作的自然联系与专业优势,机关档案室应成为政府机关内设公开信息公共查阅室和资料索取点的首选,应成为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职能部门、本机关公开信息和不公开信息、现实信息与历史信息的集成管理中心。这不仅突出了机关文件归档与档案移交进馆等档案工作环节是直接影响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及社会服务效果的基础性问题,也突出了档案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应是紧密衔接的密切关系,也突出了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工作机构成为政府文件管理、档案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核心枢纽。在政府信息公开组织体系中的这种特殊地位,要求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必须服从政府信息公开大局,顺应政府信息公开发展方向。
        1.3档案工作的实际地位与特殊要求的差距
        政府信息公开尊重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强调公民对政府的知情权和政府信息的资源价值,以人为本,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能公开的都尽量公开。尽管反复强调利用工作,但工作方式还比较落后,多是被动地“你查我找”服务指南只能对档案专职人员有些许意义,虽然战略上重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但方案多、实现少,资料汇编多、信息深加工少,信息用户面较窄,利用层次较低,尽管开放档案工作快30年了,但档案开放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甚至于制约,开放率不高。
        2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思路
        2.1顺应时代潮流,高度重视和实施《条例》
        政府信息公开,是国家意志,是政府自上而下主导的公共信息服务,是我国现阶段信息化战略进程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基础上是建设和谐的民主社会与构建透明的服务型政府的统一,是国家自信与高效执政水平的统一,在法律上是公民享有知情权和信息权的统一,在实践上是信息资源的公开、利用与传播的统一。所以,担当历史信息服务主体任务和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新的重要角色的档案机构,必须认清趋势,高度重视,坚定信息服务方向,坚决落实《条例》,积极支持政府信息公开。


        2.2增强角色意识,尊重公众权利
        档案工作从古到今就是以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服务性工作。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工作应自觉增强角色意识,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服从国家信息化战略,服从服务型阳光政府建设大局,以人为本,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与信息权,并且在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等现行信息服务职能中,坚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服务核心职能不动摇,借助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增强服务理念,加强档案信息资源“两个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服务环境,在档案信息服务综合化中不断创新发展。
        2.3建构和谐的档案法律规范体系
        以系统性思维从总体上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需要,关注公民的参政意识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借鉴政府信息公开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兼顾,坚持《档案法》规范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不动摇,重在从档案信息开放指导思想、理念、原则、任务及保障机制等方面,修改《档案法》、《档案馆工作通则》和《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等,明确国家档案馆和政府机关档案机构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和现行文件利用服务的义务和权利,维持档案封闭期规定,同时规定,已公开信息的政府档案可即时提前开放,其它则定时开放,理顺档案与政府信息、档案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相互关系,做好档案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制度衔接,实现档案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和谐互动,维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社会稳定。
        2.4整合、重组业务流程
        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的运动规律,坚持档案管理自然承接文件管理和信息公开的业务规律,处理好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管理业务相互衔接关系,参照政府信息公开与否的规定,将档案整理分类、保管体系调整为即时提前开放、定时开放两大部分,实行分类管理,实现政府文件、档案管理分类体系与政府信息公开无缝对接,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创造条件,同时,兼顾政府信息公开的目录体系,整合档案资源目录和档案机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整合历史信息服务与现实信息服务资源,在现实信息服务中加强历史信息服务的跟踪、深化,加强信息用户及需求特征研究,把局部的有限服务与全方位的开放式服务统一起来,不断提高档案机构信息服务工作质量和效能。
        2.6建立健全双向监督评价保障机制
        结合档案信息服务特点,重点完善国家档案馆和政府机关档案室履行档案管理和政府信息公开双重职责的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国家档案馆和政府机关档案室主动接受社会公众、政府信息公开主管机关、提供主动公开信息的各政府机关的全面监督和评议。根据《条例》“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规定,结合档案机构社会地位的实际,建立并逐步完善对相关政府机关提供信息及时性和系统性、丰富性的评价通报机制,增强档案机构与政府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相互协同意识,提高相互合作成效,真正发挥国家档案馆作为本级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主要查阅场所和本地区政府信息集成器和聚集地的功能.真正发挥机关档案室作为本机关首选内设公开信息公共室和资料索取点及本机关公开信息和不公开信息、现实信息与历史信息集成管理中心的功能。
        结束语
        档案管理在政府信息公开组织体系中处在非常特殊的地位,因此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创新,以积极履行角色,适应政府信息公开新形势,推进档案工作新发展,也从另一面推进了政府但是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方.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档案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 2012(07).
        [2]石淑芳.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华章,2012(04).
        [3]王淑芬.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