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胡冲辉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胡冲辉
[导读] 摘要:本文对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现代化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理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展开了研究。

        浙江鸿博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318
        摘要:本文对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现代化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理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设理念;问题;要点
        前言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无疑成为一项热门内容,该类工程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群众健康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为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就需要解决当前管理领域存在的工程绿化规划的整体性不够理想、绿化工程各阶段质量管理落实不到位、工程建设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而对管理模式加以优化创新。
        1.现代化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理念
        1.1整体性
        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全面规划时,既要思考其自身的使用性能,又要兼顾其所在环境的整体特征;既要做好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对文化内涵的彰显加以重视,以此实现工程与环境、硬件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整体性理念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它要求通过合理的协调措施,使得园林工程自身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也要工程与外部生态二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彼此协调。
        1.2主题性
        随着现代化园林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其艺术价值得到不断的体现,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精心的包装——设计人员因此往往会赋予工程一个集中的主题,这样才能使其更具整体性与鲜明文化色彩。所谓主题性理念,就是指对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做纲领性规范,从而体现其具体的价值核心与不同景观构造的生命力。在一个园林中,往往会具有多样的文化元素,这使得景观更具层次感,但这些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由一个主题加以统领。因此,在园林的景石、雕塑、植物及题刻的设置,都是一个特定主题的多样化呈现。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绿化规划的整体性不够理想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需要容纳大量的人口及基础设施,因此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就要做到全面兼顾、科学合理,该要求也体现在城市的园林绿化规划方面。事实上,现在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化缺乏科学规划,这使得部分工程的位置布局不合理——如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因为其路面宽度的频繁变更影响着绿化植物的反复更换,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问题;而部分路段的道路绿化植物组合不正确,或者仅有点状列植的行道树,或者仅有点状分布的盆栽,这都制约了绿化功能的实现。
        2.2园林绿化工程各阶段质量管理落实不到位
        毫无疑问,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其建成后的使用更应该达到持续性标准,因此其管理工作也就必须覆盖到工程的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竣工与养护等不同的环节。但事实上,现在部分建设单位的管理存在多个流程上的疏漏。就设计环节来说,在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编制出来后,如果缺乏对其内容的全面审查与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就可能导致图纸中的不合理之处被遗漏,后期施工时再发现这些不足便只能做出返工的选择,这无疑会耽搁工程进度、增加额外的施工成本。在施工环节,因为管理部门未能明确具体的施工位置与操作流程,未能就工程量、参与作业人员、建筑材料与设备等提出全面的管理方案,就会使得施工现场一盘散沙,其管理效率直接大打折扣。在养护环节,缺乏长期的日常巡查,可能导致园林内植物受到大范围的病虫害侵袭、行道路面被破坏等问题。
 
        图1  园林照明设施系统
        2.3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用到各种各样的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等,对管线、铺装材料、灯光亮化设施、水电等资源也就有着一定数量的需求,如果工程建设单位对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存储等控制不到位,没有较强的资源节约意识,无法保证水电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3.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
        3.1做好工程项目设计工作
        设计环节可谓是园林工程建设的龙头,在设计时必须明确工程建设的立项初衷,根据目标工程的实际特征和建设需要,合理编制施工图纸,对工程质量、工期、施工成本等进行初步规划,实现几者之间的互相平衡。设计工作的开展以全面的环境勘测为前提,正是通过前期的地质勘测,才能为设计人员提供全面详实、准确可靠的与水文、土壤、气候等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帮助设计人员明确施工方案,对工程主体、植物搭配等提出一个相对科学的构想。设计环节,可以借助先进的BIM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建模和分析,实现工程的优化设计,模拟资源调配和成本支出等内容,预测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3.2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由于园林工程的施工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因此必须就核心施工环节形成全面的管理格局。首先,在材料方面,要选取可靠的供应商并结合建材的价格波动适时做好预定,减少因材料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损失;对于进场材料要对其进行抽检,随后在现场做合理的摆放与防护。对于园林施工中所用的新技术,要注意避免因不熟悉新技术而导致的失误;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技术交底。此外,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做好不同工种之间的组织协调,实现工种之间的工作衔接;做好质量检测,对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或是返工。
        3.3验收与养护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园林工程的验收环节,对其质量进行合理监管,应该得到与正式施工阶段同等的重视,质检工作者要利用专业检测设备和精密仪器对工程展开实验与测试,发现每一个可能残留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汇报,要求施工单位对问题进行修补或者返工处理,只有质量达标的工程产品才能顺利通过验收。工程验收完成后,其管理工作尚未结束——管理必须覆盖到工程后期的长久运行中去,通过主体工程的长期维护、植物的修剪与病虫害防等,确保园林工程在城市体系中长期发挥其绿化、美好功能。
        3.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按照环保指数要求,各地区纷纷扩大各自绿化范围,加大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但在园林建设中,也要坚持低碳理念,采取科学措施提升能源利用率。例如,在材料方面,许多单位加大了对新能源材料的利用度,以此取代了传统的木材和混凝土材料,对环境更为友好。在施工工序和技术方面,则注重对绿色工艺和施工经验和引用和借鉴,尽量使用高标准施工工艺,减少废物排放,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噪音、废气、固体污染,并且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现代化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理念——包括整体性、主题性等,在此基础上对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展开研究,做好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加强园林工程施工、验收与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高勇.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