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广德市东亭林业工作站 安徽宣城 2422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德市香榧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香榧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提出了香榧产业发展措施。
关键词:广德;香榧产业;现状;问题;措施
香榧(Torreya grandis),又称中国榧,属红豆杉科榧属,常绿乔木,为中国原产树种,主产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地。香榧果营养丰富,风味香醇,具有保健、药用价值和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香榧种仁经炒制后食用,香酥可口,是营养丰富的上等干果。香榧树材质优良,质轻柔,纹理通直,质地致密,硬度适中,有弹性、不反翘,不开裂,不变形,是建筑、造船和工艺雕刻的良材。香榧为亚热带比较耐寒的树种,喜温湿润、弱光凉爽的气候环境,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忌风口栽种。香榧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喜微酸性到中性的壤土,即pH值为4.5~8.5。地处安徽东南地区和天目山脉北部余脉的广德市,与香榧主产区的江苏、浙江相邻,且大量毛竹林山场中有零星散生香榧,生长较好,因此广德发展香榧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笔者曾在广德多个乡镇林业站工作,结合日常工作和调查了解,对广德香榧产业发展有一定认识。广德发展香榧产业,以种仁食用为主。可以说,发展香榧产业,对优化广德市林种结构、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广德林业以竹为主,“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 广德市香榧产业发展现状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宣城市的最东端,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为安徽省东南门户,东和东南连接浙江省的长兴县、安吉县,南临安徽省的宁国市,西接安徽省的郎溪县、宣州区,北依江苏省的宜兴市、溧阳市。广德市发展香榧区位优势明显,在杨滩、誓节等乡镇的毛竹山场,有零星天然分布的香榧。全市栽培香榧时间不长,2013年开始有林农陆续栽植发展,主要分布在誓节、四合、柏垫等乡镇,其中2013年誓节镇茆林村成片栽植9.1hm2;2017年柏垫镇柏垫社区成片栽植22.3hm2。据统计,全市香榧栽培面积55.3 hm2,全部为产前期,无产值。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规模化不强
广德市香榧种植大部分是农户零星分散种植,大面积相对集中连片的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栽培很少。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零星栽植不利于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不利于香榧产品质量档次的提高,更不利于全市香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管理技术落后
发展香榧产业,关键是技术。近年来,林农虽在逐步栽植香榧,但缺少技术指导,尤其是对树体成形不加管理,后期会造成树体高大,病虫害严重,不利采收、防病治虫;产量也较低、品质差。由于广德市香榧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培育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也相对缺乏。
2.3资金、劳力投入有限
缺乏资金投入是制约香榧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德市目前在发展香榧产业上,主要是经营户自己投工投劳投资金,安徽省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工程”以来,对当年栽植的香榧验收合格后予以适当资金补助。受经济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到外地或在本地厂矿企业打工,没有充足的劳力和资金投入到香榧产业发展中去。
3 广德市发展香榧产业潜力和前景
3.1 区位条件合适
我省黄山市和浙江省诸暨市是香榧产业发展大市,其香榧栽培面积和二产发展在全国闻名。广德市与黄山市、诸暨市相距不远,属天目山山脉,土壤、气候条件很适合香榧栽培生长。
3.2 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对香榧及其加工产品需求与日俱增,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香榧果营养丰富,风味香醇,具有保健、药用价值和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香榧种仁经炒制后食用,香酥可口,是营养丰富的上等干果。随着社会对香榧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认识的提高,必将进一步推动人们对香榧产品理性、经常性的消费需求,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3.3 政府部门支持
2017年5月,《安徽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制定发布,对全省大力发展香榧、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有了明确指导意见;《广德县“十三五”现代林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到,要紧紧围绕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这一目标,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森林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发展步伐。该《规划》提出,在广德合适区域发展香榧产业,建立示范基地,推动产业发展。市林业部门曾多次召开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座谈会,对发展香榧及山核桃产业提出意见,并达成了发展香榧及山核桃产业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林业部门制定了《广德县木本粮油产业发展规划》,对发展香榧产业提出规划意见,指导香榧产业发展。
4 香榧产业发展措施和建议
4.1 科学规划,适度发展
按照总体控制、局部发展,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发展思路。在“十四五”期间,对已栽培的香榧进行科学管理培育,实现尽早投产达效。同时,新发展香榧278.0hm2 ,全市总体控制在333.3 hm2。以南部杨滩、四合、柏垫和西部誓节等乡镇为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地、灌丛地、茶园、低产板栗园以及房前屋后空闲地等土地和林地资源,倡导林粮间种,在茶叶、低产板栗园中套栽,达到以短养长,实现“人养地、地养树、树养人”的良性生态循环。同时,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做好规划,分年实施,整体推进。做到规划设计到乡镇、到村组、到山场,适当规模发展。
4.2 依靠科技,搞好服务
由于广德市发展香榧还在起步阶段,栽培管理技术缺乏,要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法,多加学习。“走出去”就是到浙江、江苏等香榧产业先发地学习考察;“引进来”就是把国内香榧培育专家请到基地来现场教学。同时,加快香榧主要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科学施肥、土壤改良、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间作套种及采收等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确保香榧丰产增效,林农增收
4.3 落实政策,鼓励发展
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及林业企业参与香榧产业化发展。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鼓励种植大户。抓好政策的兑现,不论是扶持政策还是奖励政策都必须兑现;在林业项目申报中,要结合实际,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香榧发展项目。
4.4 筹措资金,保障投入
广德市发展香榧产业资金投入目前主要在栽培管理方面,二产加工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根据发展情况适时扶持。扶持资金实行多方筹措,一是将国家投资林业建设资金实行捆绑使用,整合各类农业、林业、科技项目资金,实行资金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二是根据制定出台的政策,由市级财政安排奖励扶持资金;三是各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扶持;四是积极指导农户通过金融信贷、林权抵押等方式自筹资金。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广德市香榧产业必将得到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