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探讨 王文通2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祁燕飞1 王文通2
[导读] 摘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是建设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100000
        摘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是建设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在使用之前,需要对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由于安装和使用环节较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探究,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以及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要点,保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能够安全管理和施工。
        关键词: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监督
        引言
        步入新时期以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所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国家的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时也逐渐融入了现代化的发展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建筑机械设备被应用到了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一方面能够减轻相关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大程度上强化工程开展效率。但是事实上在大部分机械设备的应用过程当中,都会由于操作不慎或管理不当等问题而导致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如果未能及时寻求相应的应对措施,长此以往,必然会对于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干扰,及时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在下文当中就针对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1起重机械安全监管现存问题
        为了推进城市文明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工程的主要建设对象逐渐在向高楼大厦转变。而这类的建筑工程相比传统建筑工程有着更大的体量,更重的构建和更高的结构,单纯使用人力会极大制约工程效益。因此,大量工程机械的使用必不可免,一方面这是国家建筑在向现代化和机械化发展必经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安全管理的不规范或者疏漏,经常导致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当前众多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检查中,下面这几方面的安全问题最为常见。第一,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如今,商业经济不断发展,起重机械设备的生产单位越来越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很多相关企业生产的起重机并没有完整的工艺设备,技术力量和生产经验作为基础,生产出来的起重机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焊缝质量不过关的钢结构件等等问题。这样的设备工艺粗糙,连接不可靠,在投入使用后一旦承载结构就容易产生裂纹,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缺乏准确及时的设备检测和使用登记管理,租凭公司又无法提供完善的现场维修保养,导致存在很多老旧和不合格设备依旧在各个建筑工程中的使用。第二,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尽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出台明确了一些相关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的落实。相关监理单位在参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常常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排查安全隐患。监理人员不够专业,对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又不熟悉,同时使用单位也缺乏对起重机械设备租凭、安装、拆卸和使用的具体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在起重机械设备投入建筑工程的一些必要环节,包括进场前的检验和安装调试,都没有真正做到安全第一的准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源头之一。第三,相关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足够的专业水平。大部分建筑工程在起重机等大型设施的使用人员上面的安排并没有对其进行充足的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多以农民工为主。一方面,这些使用人员在操作和使用起重机械时没有注意一些安全条例和使用须知,另一方面在面对施工项目部由于抢进度赶工期的不合理安排时,没有相应安全意识,疲劳施工,甚至擅自拆除设备上的安全设施,这些都极大的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
        2.1构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工作体系的目标原则
        在构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工作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其目标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严格管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工作体系的主要目标包括反映市场经济、优化配置资源、反映科学发展、科技水平进步。通过这些目标,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起重机械安全工作的问题。第一,可以有效解决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的关系,可以促进其变得更加和谐,在责任分配的时候更加合理化,并且肯定了其法律地位。第二,管理条例成为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工作体系的主要依据,有效的解决安全监督制度问题。第三,有效解决了安全监督方面出现的程序问题。第四,构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工作体系时把安全技术规范作为准则,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安全性能的问题。第五,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方面基础支持的问题。
        2.2重视开展安全意识培训
        我们在上文中提到过,目前从事建筑施工和建筑管理工作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安全意识水平较差的问题,甚至有许多的工作人员并未经过安全培训就参与到了实际的工作环节当中,工作人员本身缺乏安全意识,必然会增大起重机械安全问题的出现。为此,必须正式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并适当的融入考核机制,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水平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对于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做到权责分明,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具体来说,设备的安装及验收工作需要交由安装人员进行管理,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交由维护人员进行管理,设备的操作规范需要交由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处在哪一个环节当中,都需要对于设备的应用情况进行明确的记录,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准问题根源,强化问题解决的效率。如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发现起重机存在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暂停施工,并将实际情况转告给相应的维护保养人员。与此同时必须坚决杜绝为强化施工效率而连续不断开展施工的情况,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精力充沛的状态下开展施工,减少施工误差,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应用。
        2.3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起重机械的安全可靠使用直接关系着整体建筑工程项目是否能够科学稳定地进行,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场条件以及施工单位的具体施工进度,加大起重机械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工作,应严格履行起重机械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严厉约束维护保养单位的维保检修工作。总包单位应配备机械管理员,定期对起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特别检查起重设备重要的安全限位装置,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维保单位进行整改,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操作起重设备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证件,并经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在日常设备使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塔吊吊装作业是否遵循“十不吊”原则进行材料吊运,施工升降机是否存在超载或带病运转等情况。通过多方协同检查,有效保证起重设备本体的安全。
        结语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安装(拆卸)单位、监理单位、租赁单位一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有关规定,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突出以塔吊、施工升降机为主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集中检查,及时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起重机械事故,进一步促进建筑安全稳定好转。
        参考文献
        [1]陈磊.房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37.
        [2]沈宏亮.浅谈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