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292819930407XXXX
摘要:在房建工程基础施工中,地基处理直接关系到房屋质量与安全。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地基密实度、抗剪性能与稳定性等,从而切实保证房屋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分析地基情况,全面把握工程各项条件,选择科学、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性能,使其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标准要求,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地基处理;房屋建筑
1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表现如下:①优化剪切特性。地基土拥有的抗剪强度直接关系到土压力的可靠性,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应该优化与改善剪切特性,通过深化地基土的抗剪强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土压力。②优化压缩特性。借助于各种有效措施使地基土的压缩模量达到标准要求,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问题。③优化透水特性。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很容易遇到地下水问题,因为地下水运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很容易引发地基施工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地基土能够形成一层防水层,从而保护地基施工的顺利与安全进行。④优化动力特性。因为地层中往往会遇到饱和松散粉细砂,在出现地震灾害之后就容易引发液化问题,从而增加地基液化概率,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与优化地基土动力特性,从而深化地基的抗震性能。⑤优化特殊土质的不良地基特性。不良地基指的是地基具有湿陷性与膨胀性特点,所以必须选择科学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与改善地基条件。
2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2.1换填处理技术
由于在房建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地基处理过程中遇到部分具有湿润而导致膨胀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其本身的承受能力下降,地基的稳定性和所能够支持的强度也会有所下降,同时还会出现各种沉降问题。为了减少这一问题的出现,需要加强对地基基础强度和稳定性的保证,这就需要在地基建设的过程中,使用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的材料来更换这些土壤,这就要使用分层填土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土壤之间出现孔洞、缝隙的情况,有效提升土壤的承载能力。
2.2 强夯处理技术
强夯技术指的是在施工的时候,为了提高土壤强度以及减少地基土的收缩性,使用重锤并确保地基固定向下落,以起到夯实地基的作用。强夯技术的重点是准确确定夯实位置。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提前应用试夯法来对夯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在应用此技术的时候,施工人员应注意到地下水因素,利用抽水泵抽取地下水的时候,待地下水下降至适宜位置时,采用砂石将地表铺好,防止在实际操作时出现地基下降的情况。然后,应将四周土体移动到中点位置,使土质出现饱和,确保土质坚韧性达到标准,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房屋建筑的总体安全性
2.3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是目前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应用比较多的一项施工技术,具有比较好的施工效果。传统的桩基施工技术噪音污染比较严重,经常会给周围居民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同时投入的设备和人员也比较多。而静力压桩基施工技术能够降低噪音污染,减少人员和繁重机械设备的使用数量,降低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同时能够极大的提升地基的施工质量,提升整体建筑的施工水平。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比较适合用于地质结构偏软的软土层以及城市中的建筑施工,因此在这一区域环境施工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使用这一施工技术。
2.4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地表下面含有水资源,而这些水资源具有流动性,在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发生水资源抽干,同时地基下降、坍塌等问题。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要对地基进行排水结固处理,主要的工作是在土质松软、容易发生坍塌的敏感地带进行排水设置的使用,从而减少土壤空隙,提升自身的密实度。主要方法可分为真空、堆载、降水预压法等。真空预压法是在砂井中铺设砂垫层利用真空泵的作用使地下水排出、土壤固结的过程。
这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排水的能力和排水的效果都非常好,在工作过程中操作简单、便利而且工作机械设备不复杂。降水预压法是抽出地下水,减低水位和空隙的压力作用,适用于饱和粉土和细砂地基,在工作过程中耗时短,但是可以使用的土质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堆载预压法是对地基进行施压沉降,使其在承载力提高的过程中进行均匀的沉降作用,从而提高其承载力。
2.5粉煤灰碎石处理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属于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地基,形成该地基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碎石、粉煤灰,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后的物质的粘结性比单一材料的要强,相当于在软土桩和底部垫层中加固了一层复合地基。这种方法有利于加强软基的稳定性,选择混凝土浇灌使得操作步骤更加简单,加强了软基的结构稳定性,既节约了时间和材料,也有利于保护环境。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混凝土易于堵塞管道,尤其是泵送混凝土时内部压力逐渐变大就会发生爆管的风险。发生这种危险现象的原因是粉煤灰碎石的运输速度慢,混凝土不易于及时排出,另外泵的软管半径非常窄,种种因素均不利于混凝土泵浆的流通,就会发生严重的管道堵塞问题。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注浆保持连续,严禁中断,每天施工结束后,利用清水将泵与输浆管彻底清洗,避免出现堵塞。②在打桩过程中,如果遇到比较坚硬的土层或者密实粉质黏土,则可以采取输水搅动-输浆拌和-搅拌技术,避免出现冒浆现象。此外,在施工之前,要提前挖好排水沟,保持管道通畅,如果遇到雨季,要加大排水力度,定期检查线路绝缘性能。
3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土建施工控制要点
3.1现场勘查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的建造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调查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四周建筑分布的情况、房屋建筑工程附近的地质状况、水文情况等。依据这些详细并且科学的数据以及具体的施工情况可以建立有效的施工模型,从而指导地基施工。
3.2施工设计
对于地基基础的设计需要从实际出发,这要求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要频繁的到施工的现场收集关键的数据作为自己设计方案的技术支撑。但是某些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现场的情况并不了解,缺乏有效的信息收集手段,无法将现场的实际情况反映到设计方案中,导致对现场情况误判,选择错误的地基基础形式来应对设计项目需求,导致在后期指导作业人员完成施工中出现了严重的基础性问题,使得整个施工建设都会受到波及。各个部门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应该将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共享,以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避免设计部门的闭门造车。此外,地质结构是复杂多样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周边地质环境也呈现动态变化的现象。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变化的情况,并且及时向设计人员反映以实现设计图纸的优化。
3.3材料管控
由于施工最基础的内容就是施工的材料,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充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如果选择的材料质量水平不达标,就会导致之后的施工过程不能顺利进行,给相应的施工团队造成一系列的成本问题。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材料的质量水平,并对材料供应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材料能够顺利运达施工地点。
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地基质量直接关系着后续建筑施工的情况。因而,在实际开展地基施工的时候,应针对不同的地基情况,采用适宜的地基处理技术,为后期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仲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5):131-132.
[2]许志超.浅谈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1152.
[3]刘海川.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加固技术探讨[J].神州,2017(29):214-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