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黄瓜生产中如何解决土壤问题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赵文军
[导读]
        凌源市小城子农业技术推广站  122500
        随着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保护地产业已成为喀左县农业主导产业,由于设施农业的区域化生产造成作物种类单一、种植密度大、轮作倒茬困难,连续多年的重茬种植和大量化肥的施用,温室中的土壤性状恶化更严重,由此产生的病菌和害虫比露地栽培的土壤更多更活跃,蔬菜生理性障碍更多。在合理安排茬口的前提下,通过增施有机肥和平衡施肥等措施,根据作物种类及其品种和栽培季节的特点,更加科学的管理土壤及其营养供给能力,是棚室蔬菜栽培的基础。
        1.有机肥的合理施用问题
        1.1有机肥的用量。这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果是新建大棚,尤其是建棚时没有把表层土重新铺在地表,提倡多施有机肥,施用量在30方左右即可。如果是已经耕种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老棚每次可以少施一些,在10方左右。
        1.2有机肥的选择。有机肥的范畴很广,凡是含有有机质的肥料都属于有机肥,农家肥中的牛羊粪、猪圈粪、人粪尿和鸡粪、秸秆等,含有机质成分的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及含腐殖酸、海藻素、甲壳素的有机肥等。很多人青睐鸡粪,但是选用鸡粪的时候除了注意其真正鸡粪的含量以外,还要注意鸡粪中是否添加了其它有害成分,比如火碱。另外,很多人认为干鸡粪就是发酵好了的鸡粪,其实不然,真正发酵好的鸡粪除了先晾干,还要有堆闷发酵过程。发酵结束后鸡粪的臭味明显减小,疏松。老棚,可以选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鸡粪。现在的鸡粪大多是饲喂专用鸡饲料的产物,其中含有各种激素性物质,长期施用,尤其是未经棚外充分腐熟的情况下,对棚内土壤的破坏很大。含有腐殖酸或海藻素甲壳素的有机肥则没有这个问题,也几乎没有其它副作用。所以,建议增施这类有机肥,尤其是旧棚室,也可以施用羊粪、牛粪。
        1.3有机肥腐熟问题。由于场地不方便时间不合适等客观因素,很多人知道腐熟很重要但往往疏于腐熟。针对这种情况,农资经销商可以鼓励农民多用非鸡粪类有机肥,或夏季闷棚之前先把粪直接上进棚内散开盖土浇水闷棚,副作用是腐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留在土壤内,长期下去对土壤性质的破坏较大。
        1.4有机肥能否替代化肥。这要看蔬菜的产量了。如果不需要太高的产量,可以使用大量的经过腐熟的有机肥,反过来,高产量意味着更多营养的索取,单靠有机肥往往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此时,化肥是必不可少的。
        2.温室黄瓜生产中所需的元素种类
        2.1黄瓜所需的大量元素包括: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
        氮元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根茎叶的生长,作物没有茂盛的根茎叶主体,就很难生产更多的果实。所以,氮素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性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但作物根茎叶生长和开花结实又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矛盾,作物缺氮不行氮素太多也不行。黄瓜属于高产量作物,对氮的需求量较大,所以氮素肥料的补充非常重要。
        磷元素对瓜苗的根系形成至关重要,同时对花芽分化和瓜条的生长也不可或缺。但磷素过多的供应会抑制黄瓜对钙、锌、硼、铁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钾元素的吸收利于黄瓜对各种营养的输送、转化,所以钾素供应充足时黄瓜生长正常,瓜多瓜好毛病少。
        2.2黄瓜所需的中量元素包括:钙元素和镁元素。
        钙是作物细胞分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细胞分裂后两个子细胞的细胞核就是由果胶酸钙组成的,钙还是某些酶的成分,对作物的很多生理代谢作用至关重要。

所以作物缺钙以后首先是顶芽黄化甚至枯死,根尖坏死,嫩叶叶尖叶缘黄化焦边,果实表皮异常;其次,缺钙后更容易抑制作物对铁锌铜和磷的吸收,这些营养元素的缺乏症更明显。钙素在土壤中很难被植物根系吸收,尤其是当土壤中同时含有大量的NH4+、Na+、AL3+时。所以,当大量施用氮素肥料以后,作物更难吸收到适量的钙素营养。
        镁是叶绿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大多以容易扩散的状态和无机态阴离子结合在一起,所以镁缺乏以后作物先从下部叶片开始脉间退绿,又因为种子内含镁最多,茎叶次之,根内最少,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当果实形成以后随着镁元素在种子内的积累,叶片中的镁开始表现缺乏。即,作物在生长中后期果实形成以后常常在下部叶片上表现脉间退绿黄化的缺镁症状。
        2.3.黄瓜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硼和锌等。
        植物体内繁殖器官含硼最多,双子叶作物比单子叶作物更容易缺硼。硼可以促进植物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所以作物缺硼后往往表现为顶芽根尖生长受阻而坏死。硼参与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所以作物缺硼以后阻碍了糖的运输使同化产物积累于叶片中使叶片增厚变脆,新叶皱缩卷曲失绿,叶柄短而粗。硼还参与生殖器官的形成和代谢,使花粉萌发快,花粉管能迅速穿透子房,利于受精和种子的形成,所以作物缺硼时会表现出花而不实、蕾而不花、缩果、石头果等症状。黄瓜对硼非常敏感,容易出现硼供应过量的中毒现象,一般表现为从下部叶片叶尖或叶缘开始的退绿、黄褐色斑块、枯焦等症状,有的表现为边缘焦枯的镶金边。
        锌是植物体内许多酶的成分,比如存在于叶绿体内的碳酸酐酶,所以作物缺锌以后往往表现为叶片脉间失绿或白化,锌还是RNA聚合酶的组分,缺锌导致蛋白质合成及其含量下降,表现为植株矮小。锌还参与生长素的合成,缺锌导致植物体内色氨酸和生长素的含量减低,表现为叶小簇生的小叶病症状。但锌的过多供应也会造成植物根系伸长受阻,叶片黄化或出现褐色斑点。
        3.土壤问题的解决办法
        不同的作物对氮磷钾以及钙镁硫锌铁硼等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比例不一样,而且每一种作物的每一个生育时期也有各自的需肥规律。所以,科学施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根据作物种类及其生育时期的特点施用其最喜欢的营养。至于作物到底需要多少氮肥或其它肥料,往往和其产量及其土壤肥力有关。但并不是产量越高需肥越多的那种“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理论。作物产量越高对营养元素的种类需求增多,各元素间的比例发生改变。
        在生产中,当作物表现出某种“缺素”的症状时,要分步诊断,不宜一锤定音式的确定就是缺什么。比如,黄瓜苗期时遇到降温,有的幼苗表现出紫色叶片,疑似“缺磷”的症状。但并一定真的缺磷,可能是因为土壤温度的突然下降阻碍了根系对磷的吸收。此时,最好的改良措施是先上喷磷酸二氢钾快速补充叶片所需要的磷素,同时锄划地表给根系创造一个更舒服的生长环境。好多人当发现作物缺钙的时候就一味的补钙,却效果并不明显。其实,作物表现缺钙的症状不一定就是因为土壤中没有钙,往往是因为根系生长不好对钙素的吸收不行,或上部叶片因为水分蒸腾作用加速幼果或幼叶需要更多钙素供应的时候,钙素不能迅速输送到需要钙的位置。另外,氮素过多、持续干旱、温度突然上升等,都会影响到作物对钙的吸收和代谢。
        黄瓜属于浅根性蔬菜,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更利于黄瓜的生长。黄瓜属于喜肥作物,持续高产的温室栽培,使黄瓜对营养的需求更敏感。每生产1000公斤商品瓜,黄瓜需要吸收N2.8~3.2公斤,P2O51.2~1.8公斤,K2O3.6~4.4公斤,CaO2.9~3.9公斤,MgO0.6~0.8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4。结瓜期对营养的吸收最多,氮素占50%,磷占47%,钾占48%。从中可以看出,钾和氮是黄瓜需求最多的营养,追肥的比例比其它作物还要大一些。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性质环境,根据黄瓜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规律,平衡施肥,才是科学的施肥方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