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陈永恩
[导读] 摘要: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项目目标实现。
        浙江义乌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22000
        摘要: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项目目标实现。
        关键词: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的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投标至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阶段,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按时间分为:投标期成本管理、实施期成本管理、竣工期成本管理。
        一、投标期成本管理
        在当今电子信息时代,企业面对众多工程招标信息时,首先应根据招标信息掌握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所在地资源条件、资金来源情况等,并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综合考虑、统筹决策、合理筛选,对没有把握的招标项目不去投标;对经仔细分析后有把握的投标项目,企业应组织具有专业知识、技术综合能力强,有竞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编制企业竞争性成本计划。
        企业编制竞争性成本计划时,以招标条件中合同条件、投标者须知、技术规程、设计图纸等为依据,以有关价格条件说明为基础;结合市场调研和现场考察获得的情况,根据本企业的工料消耗标准、水平、价格资料和费用指标,预算出本企业完成招标工程所需支出的全部费用的投标报价。在投标报价过程中要着力考虑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在此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校核或计算工程量。工程量是计算标价的重要依据,核对的内容包括项目是否齐全、有无漏项或重复、工程量是否正确;工程做法及用料是否与图纸相符合;工程项目划分与概预算定额内容及项目是否一致等。当发现可调项目工程量有较大误差的,通过标前答疑会提出;当发现不可调项目工程量有较大误差时,适当调高有关工程项目单价解决。
        2、充分调研,正确决策。准确掌握项目信息,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在总报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高先作业的施工项目单价,如土石方开挖、回填、基础等;把后作业项目单价适当降低,实现项目在施工时资金的良性周转,同时也防范工程后期风险(如工程规模调整、建设资金短缺等)不利局面的发生。同时报价中工程数量变化趋势,在保持总报价不变的情况下,对工程数量可能减少的项目适当降低单价;对工程量有可能增加的项目适当提高单价。
        3、不可预见因素的考虑。报价时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考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见因素,如材料价格的变化,基础施工地质情况变化、工程设计变更、工程规模调整、不可抗力自然灾害等,合理选择不可预见费费率(一般不可预见费费率为3%~5%)。当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设计文件比较多复杂、施工期又较长的工程,不可预见费率也应高些;反之,则应低些。
        4、慎用低价中标,索赔赚钱的投标理念。目前国内大多数FIDIC合同条款采用的是香港FIDIC条款,由于其自身性受英、美法律传统的影响、“工程师”作用、工程量清单的使用等,与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机制在一定的差异,加上国内项目使用FIDIC条款仍处于深度摸索阶段,使用时经常出现问题和障碍在所难免;同时在国内政府干预工程招标、投标很普遍,建设单位又过分限制自身风险及工程担保不平衡等,使得施工单位过多的承担工程风险。
        二、实施期成本管理
        一)、指导性成本控制
        企业中标后,首先应根据项目规模组建项目经理部,并实行项目经理竞聘上岗和项目经理承包管理机制,避免“领导意志”决定项目经理;同时企业根据企业施工定额消耗指标,编制指导性成本计划,制定出项目经理责任成本目标,并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作为企业对项目部成本的控制指标。


        二)、实施性成本控制
        项目部在项目实施前,根据其编制的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并以落实项目经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采用企业施工定额,通过预算编制实施性成本计划。项目部实施性成本计划,它通过确定的项目成本目标,使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源配置、各种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具体控制内容和方法如下: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首先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并通过劳务合同包干控制;其二,提高施工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提高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三,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严明的劳动纪律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用工。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重点控制材料的分量、材料价格和材料管理。
        2.1材料用量控制。在保证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通过定额管理、指标管理等手段,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对于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耗用量,结合实际施工内容和要求,制定领用材料指标,依据指标进行控制和发料;对于小型零星材料,算出数量后,由作业者包干控制。
        2.2材料价格控制。有效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材料的价格主要是通过掌握市场信息,采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对于重点或关键材料价格,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物质采购人员、财务人员等到材料供应现场进行充分调查,在确保材料质量前提下,选择价格最实惠的材料供应商。
        3、机械费控制。首先合理配置和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其二,有效控制机械的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其三,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租凭计划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设备闲置;其四,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避免机械窝工;其五,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实行人机固定机制,避免因不当使用造成机械停置。
        4、施工管理费控制。首先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经理部人员;其二,制定合理的差旅、业务接待、办公、交通工具等费用开支标准,从内部做起有效控制各项间接费用开支。
        5、施工分包费控制。工程分包费用的高低,必然对项目施工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项目经理部应在确定工程施工方案前,确定出工程分包的范围,做好分包工程分包的范围,做好分包工程的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建立稳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加强施工和验收各环节管理工作。
        6、财务管理控制。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用制度来决定开支,用监督来约束开支,避免项目管理人员独断把持。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实行单一专行专户项目帐号,加强凭证管理,施工中一切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取得合法的会计凭证,不符合规定和手续不全的凭证,不允许报销。其四,强化和提高项目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使项目财会信息能准确、及时地反应项目财会动态情况,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和分析决策。
        三、竣工期成本管理
        竣工阶段成本控制是施工最后的成本造价控制阶段,在工程决算前应组织预算人员和成本核算人员进行一次认真的核对,根据中标合同价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计算项目结算金额,在编制结算资料时,做到不漏项、不重项,确保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最后在工程保修期,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保修计划,控制保修期费用。
        四、结束语
        项目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脉搏,每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是一个有效的全过程成本控制,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最大利润保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冠平,剖析公路工程投标报价方法[J]。湖南交通科技,2001(1)。
        [2]王华娟,公路施工照投标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N]。山东青年报,2006-8-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