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外立面改造、室内及庭院景观综合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刘强
[导读] 摘要:近年来别墅的内装修市场经常会遇到外立面改造、室内设计及庭院景观设计这三个专业性完全不同的设计配合、协调问题。
        上海百程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近年来别墅的内装修市场经常会遇到外立面改造、室内设计及庭院景观设计这三个专业性完全不同的设计配合、协调问题。本文以上海佘山某高端小区的别墅设计项目为案例,通过对该项目的整个设计过程分析,探讨整合设计的必要性,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升整个项目的完成品质及呈现效果。
        关键词:别墅改造;外立面;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佘山风景区周边,项目用地面积为5000m2左右,原建筑为地上三层(其中顶层为阁楼)、地下一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1200m2,为一幢具有法式风格的独栋别墅。
        原有建筑建于2008年,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檐口高度为10m,屋顶最高点为13.75m。其中一层层高5m,二层层高4.5m,顶层阁楼层由于法式孟莎式屋顶的造型关系,层高从0.5~3.8m。地下一层地下室层高为3.9m。建筑正南北朝向,总体呈矩形平面,内廊式双面布房格局,其中西北侧还设有一单层车库和设备房。建筑占地面积为400m2(其中车库和设备房占地85m2),地下室东、南、北三侧的外墙与地下建筑投影线平齐,西侧外扩7.5m,形成一个110m2左右的下沉式庭院。
        2、别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内部室内设计和结构改造
        根据业主的人员构成、使用习惯和需求,合理规划室内各功能空间。业主要求一层为家人及访客的活动区,偏开放性。二层为家人的卧室、休息区,偏私密性。三层为儿童活动区,地下室为体育健身及娱乐区。
        在保留主体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各功能房间。为满足室内使用要求,对原建筑中不合适、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局部改建,以满足室内房间的采光、通风、使用等功能性需求和空间美学的要求。
        2.2 建筑外部构件拆除,改建和重构原建筑的法式风格
        本项目要求在保留主体建筑结构的前提下,拆除原建筑风化严重的法国白沙石材幕墙,重构原法式风格的别墅立面。受限于结构加固的工程复杂性、结构安全性、物业要求的小区整体风格的考虑,业主在外立面幕墙的设计中只允许局部的小规模结构改建。
        2.3 庭院设计与外立面、室内空间的协调
        本项目的独栋别墅作为稀缺产品,其将近4400m2的庭院是其最大的亮点。如何延续法式的建筑风格,衔接室内的功能延伸,合理规划户外功能区域是本项目庭院设计的关键。
        3、设计思路及解决对策
        3.1建筑内部室内设计和结构改造
        (1)分析建筑原有平面的不合理性和合理性
        合理性:整体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和较高的层高都是室内改造的有利条件。内廊式布局双面布房对于各功能房间的规划分布和流线组织也是其有利条件。
        不合理性:
        a.入口进厅的楼梯间:上二层的楼梯和下地下室的楼梯偏于圆形进厅的一侧,入户的仪式感不强。同时二层楼梯并未通至阁楼层,交通不便。
        b.一层南向所有房间均朝向庭院有开门,与业主要求的部分房间的功能性冲突,心理安全感也不佳。
        c.圆形楼梯间的弧形墙体不利于周边房间的组织布置,也不利于二层北阳台的空间组织布置。
        d.客厅的中庭挑空需要土建加层(使用方要求二层加建家庭厅),且原建筑的外侧并没有阳台,不便于内部空间向外侧延伸,同时也不利于一层门厅遮阳避雨功能。
        e.阁楼层由于法式孟莎式屋顶的结构关系,其内部净高并不高。阁楼整体的采光和通风效果不佳。
       
       
        (2)因地制宜规划内部使用功能并进行结构改造。
        一层平面改造:建筑一层入户门进入后,保留原建筑圆形的挑空两层的楼梯间,将原布置于东侧的下地下室楼梯调整至西侧,形成对称性的楼梯布置,加强入户仪式感。保留原建筑内廊式、南北两侧布房的格局。楼梯间正南为客厅,楼梯间东侧为两间套房式客卧室,其中朝向南侧庭院的门改为窗户。同时东侧山墙按照原土建的位置,对称增加了一扇窗,保证了外立面的整体性。楼梯西侧为满足日常使用的厨房、大小餐厅等房间,朝向庭院的小客厅、大餐厅同样将门改为窗户。建筑北侧连接了一层带有法式孟莎式屋顶的车库,保留其车库的功能。但由于现状的层高较高,由此在其屋顶部位加建了隔层,增加了两个保姆房。
        二层平面改造:保留原建筑内廊式、南北两侧布房的格局。楼梯间南侧为二层的家庭厅,家庭厅的南侧向外加建一阳台,保证家庭成员可站在阳台上远眺别墅庭院南侧的风景。其东西侧各布置有四个套间式客卧,其中北侧的两个客卧利用圆形楼梯间与建筑外墙形成的不规则平面,改造为卫生间和衣帽间,顺利与北侧阳台连接,做到内外空间的联通。走道的最西侧布置有主人的两间套房和书房。
       
        三层平面改造:保留原大空间的格局,整个作为儿童活动区,周边布置琴房、阅读室和卫生间等。整个楼梯间的南北两侧区域设计为娱乐活动区和休闲区。这两个区域的屋面做了局部改造,抬高了这两个区域的屋面标高,同时结合外立面的改造,墙体作为山花造型进行了重塑,增加南北两侧的开窗,加强了整个空间的通风和采光。
        因为考虑地下室结构改造后渗水风险太大,因此基本上的结构主体并未有所改变,仅在平面上进行规划设计,在此不做赘述。
        3.2建筑外部构件拆除,改建和重构的设计思路
        (1)原有建筑法式风格外立面的缺陷
       
        建筑外立面材质缺陷:
        原建筑主体墙面采用法国白沙,属于花岗岩中的砂岩类,砂岩颗粒性较强表面有波浪型纹理,质感较为柔和细腻,但砂岩的孔隙大吸水率较高,容易吸污,易滋生微生物,材质硬度低且脆。现状建筑已建成10年左右,整体饰面由于缺乏养护,外立面石材污渍、破损、霉菌吸附的情况较为严重。原建筑的瓦采用天然的页岩瓦片,但色彩不一且多有破损。原立面窗户材质为塑钢窗,因多年的氧化老化已经破损严重。
        建筑外立面风格缺陷:
        a.屋面老虎窗较为笨重,比例不协调,同时影响内部采光及通风;
        b.屋顶烟囱比例不佳,显得头重脚轻;
        c.檐口的挑檐较小,线脚做法过于单一;
        d.柱子与阳台的衔接比例欠妥,南侧比例过于细长而北侧比例则过于厚重;
        e.主入口顶层的山花比例不协调,雕花装饰过于单一,二层两侧的装饰柱收头做法欠妥。
          
        (2)因地制宜重构法式建筑风格的设计策略
        a.提取法式建筑的基本要素:结构、比例、中心、对称、仪式、色彩、柱廊、雕花、线条、宽檐、山花、老虎窗,重构建筑外立面法式形象。
        b.材质选择:
        外立面石材选择略带暖色调的葡萄牙米黄这种石灰石材质,相对砂岩类的白砂具有较强的硬度和耐久性,颜色较为统一、整体性较强。采用表面略带贝壳纹理的“中花类葡米”又能体现建筑的庄重和细节。表面处理采用干抛面和荔枝面两种纹理,以形成两种肌理对比。大块面区域采用荔枝面,以形成统一的浅黄色色调。线脚、柱体、窗套等装饰性构件则采用干抛面,既能表达材质的细节又能体现法式建筑的历史古朴和厚重感。厚度在权衡经济性和耐久性两个因素下,定为30mm厚。
        屋面瓦采用砖红色陶土瓦,与建筑整体性暖色调匹配,陶土瓦也便于控制整体屋面的色彩统一性,造价也相对便宜。
        外立面门窗:由于东侧山墙立面中存在土建洞口600x3000(h)的极窄窗型,为保证其户内的采光及整体窗型比例,选择了断桥钢质中空玻璃窗,既能保证建筑的节能保温要求,也能保证整体窗型有极窄的边框型材。
        (3)外立面改造与室内功能规划协同整合设计
        南立面改造内容:
        a.南立面起居室二层增加一个观景阳台,同时将一层的圆弧形窗顶改为平窗顶。
        b.南立面一层大餐厅前方的柱廊进深尺寸为2300mm,布置桌椅较局促,增大为3000mm后可提供一个充足的半室外休闲空间,同时柱子形式修改。
       
        c.南立面部分外门根据室内房间使用功能的需要改为窗户。
        d.屋顶根据中轴线关系增加南侧屋顶造型同时增加老虎窗,屋面南向原有老虎窗形式修改。
        e.根据南侧屋顶造型相应修改其外墙山花及装饰柱,加强建筑中轴的立面形象。
        北立面改造内容:
       
        a.屋顶根据中轴线关系增加北侧屋顶造型的同时增加老虎窗,屋面北向原有老虎窗形式修改。
        b.根据北侧屋顶造型相应修改其外墙山花及装饰柱,同时修改整个北侧阳台及入口柱廊关系,加强建筑中轴的立面和入户形象。
        c.车库门从一大三小改为三扇小门,满足三步车的出入;同时形式上对称均衡,车库屋顶根据室内设计要求增加老虎窗。
        d.北入口两侧的椭圆窗改成长条形窗,与建筑风格统一,同时增加室内采光。二层因卫生间淋浴房位置无需开窗处,增加外墙装饰板(比例大小同一层长条形窗),加强主立面的上下协调关系。
        东立面改造内容:
        a.东山墙中部二层阳台过于厚重,修改。
        b.东立面山墙处上下两层窗户错位,破坏立面均衡性,在相应位置增加窗户,同时保证室内有2000mm左右的净尺寸布置卧室床。
        c.东山墙中部一层的弧形开窗,洞口过小影响室内采光,修改为矩形大窗,同时简化原有墙面石材装饰板,进而加强南北主立面效果。
         
        西立面改造内容:
        a.西立面一层大餐厅的阳台过于厚重且无功能性,予以删除。
        b.西立面一层小餐厅落地窗取消,改为窗底与两侧窗底拉平、线脚兜通,加强横向线条关系。
        c.西立面一、二层之间增加立面装饰线脚。
           
        3.3法式风格引导下的庭院设计
        (1)分析室内空间构成,规划外侧各朝向的庭院功能
       
       
        通过研究室内设计中各空间布局的属性,将其分为入户空间、活动空间、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及全私密空间,分析内部流线,总结归纳出两条延伸的景观轴:入户到客厅的南北向景观轴,入户到小餐厅的西向景观轴。围绕其景观轴,将整个庭院分为四大区块。
        建筑、庭院的主入口及朝向关系,定义四大区块的核心设计气质:北侧院:入户——仪式感,东侧院:孩子游玩区——自由放松,南侧院:户外招待区,南向景观轴的焦点区域——规整大气,西侧院:西向景观轴的焦点区域——聚焦趣味性。
        (2)根据各朝向院落核心设计气质,细化各部位设计
        北侧院:
        庭院入户与建筑主入口之间并非正对关系,通过长轴方向的喷水池和地面铺装,加强入户的仪式感也纠正了视觉中轴的偏离感。围绕水池做了环形车行道,方便使用者的上下车。北侧院通向东西两侧院做了花钵装饰,进行空间的引导。
        东侧院:
        东侧院一进入设置了造型花坛,强调空间的仪式感。随着人行布道进入东侧院,设计有沙坑、儿童攀爬器械、自然式阳光大草坪。草坪东侧设置有成品的greenhouse方便大人休憩的同时看护草坪中游玩的孩子。东侧院进入南侧院的布道两侧则种植了各类型的果树,既能增强采摘乐趣,也能有效阻隔南侧院的视线。
        南侧院:
        穿过果树区视线豁然开朗,进入南侧设计规整的大草坪。大草坪视线开阔、平面规整,使其具有良好的采光性和活动性,也能方便整幢别墅南向房间远眺室外景观。草坪西侧布置有室外游泳池及附属用房。草坪南侧临水设有亲水平台及步道。
       
        西侧院:
        作为建筑西向景观轴的焦点,此处布置有下沉式庭院,四周布置有修建规整且图案化的灌木植被,灌木群中间各栽种了四棵杨梅树呈品字形排列。西侧有大量的各类型的本地化乔木,如香樟、银杏、朴树等,既能有
        效遮挡视线也能阻隔冬季寒冷的西北风。下沉式庭院的北侧经过密植且有序的高大黄杨柱步道,转折进入北侧院。
        3.4 项目改造及施工过程中的设计管控
        一个项目的完美呈现除了在图纸设计阶段的精心设计之外,与施工过程中的设计管控也是密不可分的。
        (1)石材幕墙深化图
        所有石材线脚的放样、相互构造搭接都是兼顾设计美学、施工经验和建造成本这三方面综合的结果。本案的石材选样、定板、大面区域石材的分缝、分缝宽度深度及收胶形式、局部装饰线条和装饰板的深化均由设计师全程把控、定稿,最终也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2)室内样板
        设计前期材料样板的确认,中期样板明度、彩度的调整,材料肌理的把控都需要设计师亲历亲为。整个项目弧形楼梯采用了无竖向分缝的整体式饰面,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设计放样,中期整体拆装后返厂油漆加工,后期运回现场安装。
        (3)景观园林现场协调
        一个好的园林工程,除去图纸阶段的设计外,后期的选苗、种植阶段的植物打枝、整形,方向、角度,这些都是在图面上无法表达的,必须通过现场把控来实现。
        4、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市场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别墅改造项目。但由于这些项目的体量较小,大型综合性设计院并不愿意承接此类项目。市场中承接此类项目的往往是小型设计院、新型的设计事务所或个人设计工作室。但所有的设计者必须具有全局化思维、协同设计意识、多专业整合设计的能力,方能把控整个设计的风格和气质,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化作品,尽力满足业主的要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