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有效推动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软土地基,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增加了施工危险。因此在今后的施工中,就要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技术,来降低施工难度与危险性。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引言
现阶段,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与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其后期的投入使用。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来有效落实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
一、软土地基的特征与危害
(一)特征
软土地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含水量比较高,土壤孔隙比较大;第二,亲水性比较强,透水性比较差,容易出现水分聚集,不易排散的情况;第三,压缩性较强,土壤之间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第四,一旦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都会致使结构变形,强度与稳定性降低,且恢复能力比较差。
(二)危害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其危害还比较大。如果没有做好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工作,就会经常出现停工与返工情况,浪费了大量的成本费用,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与质量。再加上软土地基,非常容易受到雨水的侵害,且排水性能较差。因此就会发生各种物化反应,导致土层受到破坏,其强度与稳定性会大幅降低。此外,在投入使用期间,还会容易引发裂缝,甚至出现不均匀沉降,引发灾难性的交通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阻碍我国道路桥梁行业的长远发展。
二、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一)地基表层处理
软土地基表层处理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砂垫层法。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土层比较薄的情况,就需要采用砂垫层法。采用砂垫层法,就可以吸取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达到固结土层,降低水位的效果。对于垫层的施工厚度,需要保持在0.6-1.3m左右,不过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根据施工采用的机械设备重量;软土地基表层的强度;接触面积与压力等因素,展开实际的施工。第二,表层排水法。表层排水法,适应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土层性能良好的情况。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沟槽的开挖,将地基的水分排除。然后填入砂石或者砂砾,来提高地基强度。第三,添加剂法。当软土地基为粘性土时,就需要通过添加剂的掺入,来改变软土的性质,主要是提高地基的强度。在后续的施工中,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固结土层。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水泥、生石灰、熟石灰等材料,根据实际的土层情况,进行比例的控制,来保障土体稳定。第四,敷设材料法。当施工中遇到土层不均匀的情况,就需要采用敷设材料法,比如无纺布、土工布的使用,来提供地基的抗拉力与抗剪力,防止其出现局部沉降,保障机械设备的顺利通行。
(二)地基加固处理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竖向排水固结法。这种施工处理技术,适应于粘性土地基,主要是通过排水柱的设置,来快速排出地下水,固结土层。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施工材料的不同,也可以分为纸板排水和砂井排水。每一种施工方法,都不会单独使用,需要根据土层的实际情况,来有效缩短排水距离。其施工步骤为:根据软土地基的施工情况,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对排水距离、砂井直径、改良范围等进行预估。然后针对黏土层的厚度与宽度,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法。
接下来计算土层的稳定性与沉降率,然后展开施工。在施工结束后,还要进行反复核实,直到结果与计算数据一致。第二,粉喷加固法。在涵洞、桥头、通道等部位,对于地基沉陷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就需要采用粉喷加固法。在施工之前,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展开勘查分析,如沉降率,并且严格记录数据。接下来进行土层空隙水压与荷载力度的计算,直到达到实际要求。然后进行粉喷桩的施工,桩间距控制在1.3-1.6m左右,钻进速度控制在1.5-2.2m/min左右,还要根据土层的软硬程度,进行钻进速度与方法的灵活调整。在粉喷搅拌的同时,还要对其力度与压力进行调整,保障整个传输管道的流畅,保障施工的顺利完成。
三、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
(一)问题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第一,软土薄厚不均匀。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做好每一项环节,保障每一项施工的质量。而软土地基是施工建设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是容易引发问题的环节之一。软土地基的成分比较多,且上层与下层土壤结构还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就会出现薄厚不均匀的情况。在实际施工中,就会引发承载负荷力不均匀的情况,致使沉降出现。第二,压实程度局限。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大,因此就需要做好设计、施工工作,才能提高压实度。然而现阶段,由于设计方案的不够合理,施工流程、技术较为落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为低下,都导致最终的成效较低。在后期的投入使用中,将会引发较大的损害。
(二)优化措施
为了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就需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第一,做好设计工作。设计工作是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作为设计人员,就要做好现场的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对软土地基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软土地基的特征,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第二,提高施工技术。作为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来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与流程。要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特征,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在施工结束后,还要进行反复验算与核实,来保障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此外,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处理方法与经验,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运用,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第三,强化人员素质。只有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才能将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效落实,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与承载力。施工企业要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到教育培训中,通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施工经验等强化,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此外,还要在施工单位设立相应的交流互动小组,鼓励施工人员定期交流互动,提出施工中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的特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地基表层处理与地基加固处理,还要保障处理方法的有效落实,才能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甘军.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20, (2):44.
[2]张建中.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20, 46(5):116-118.
[3]汪继芳.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2):85-87.
[4]吕海明.浅析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8,4(11):103-104.
[5]白晓军,高仲,罗志宝.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8(30):98-99.
[6]李明明.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