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大众和市场需求,针对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所以说,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是很重要的研究项目,相关部门要重视起来。民用建筑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民用建筑方面不仅要把握好建筑材料和工程施工的质量,结构设计也是重要的环节。因此,能够达到人们的需求,建造设计出实用、舒适、牢固的民用建筑是现代设计者的追求,以便更好的提高民用建筑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引言
随着建筑的逐渐增多,其已成为当今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一项工程之一,它不仅标志着我国当今建筑业的水平和能力,还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身安全,其中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的工程特点对施工的进行起着比较明显和重要的作用,其施工的结构也是体现其特点的关键,而质量的控制更是建筑满足施工要求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一、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特点
建筑的施工对于技术的要求是极高的,因为其自身就是高新技术的产物,建筑的技术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楼房的层数,建筑的高度以及建筑者们的技术能力,都是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关键。中国近代的高层建筑始建于20世纪20~30年代。从那时开始就已经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了,正因为技术的限制所以对楼房的层数也有着不同的建筑特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技术完善了,我们的建筑主体结构才会完善,只有上层建筑真正的适应了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才能更好的适应生产力,而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形成虽然是依靠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而完成的,但技术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其发展的始终,而技术的最优化也是实现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最大安全性的前提。同样的,层出不穷的高楼大厦随着年代的推进,也是标志一个时代科技技术的重要因素,这些大楼的建造正是体现着我国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具体的来说,就是对在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表现在对施工测量技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大模板施工工艺大模板施工构成主要由支撑、面板系统以及操作平台组成的技术水平,这些技术既具体又复杂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技术水平,每一个步骤都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说对高层建筑的技术性是其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要点
(一)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
随着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能够影响民用建筑结构的因素也逐步增多,例如如何选取结构材料、如何选择建筑结构力学模型、计算建筑结构荷载的时候要如何取值、怎样定位建筑材料延伸性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因素,同时也是当前与质量问题和安全管理有紧密联系的环节。
(一)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随着民用建筑类型的增加,一些高层的民用建筑通常会设置地下室或者人防系统,而大多数的人防系统以及地下室的顶板通常会被作为嵌固端使用。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嵌固端是否合理,是否完善,避免由嵌固端引发的安全问题。例如考虑到嵌固端以及整体建筑结构的抗震缝之间协调性是否合理?嵌固端的上下层是否具备科学的抗震等级?嵌固端的上下层结构的刚度是否科学等。
(二)结构计算问题。
针对多塔类型的民用建筑来讲,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多塔类型结构的整体性展开计算,才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准性,并且要考虑多塔间的结构刚度,如果刚度参数的差异较大时,需要进行参数调整,保证多塔间结构刚度与振形参数相符,才能够确保整体的建筑结构可以良好的应对地震力的考验。
(三)连梁超筋问题。
连梁超筋通常是出现在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中的常见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在于剪力墙无法满足建筑结构的剪压比,尤其是部分大墙肢结构出现连梁超筋现象的几率较大。另外当墙肢界面的水平高度不一致的时候,也会导致出现连梁超筋现象,主要的位置在墙体结构的中部。
三、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控制的主要方式
(一)加强对工程前期的预控和管理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针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工程质量管控方案,要对施工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建筑高度、建造难度等重要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和详细掌握,并熟知设计要求。同时,要严格制订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细则,优选分包企业和施工人员,明确相关人员职责,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管控好材料贮藏的场所和条件。此外,还要对测量仪器和其他所用工器具作出明确规定,确保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施工质量管控的科学性。要重点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测试,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科学评估。
(二)建筑主体钢结构工程安装中的质量监督要点
建筑主体钢结构工程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强钢结构安装中的质量监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注意模板的安装和制作,依照钢柱底板螺栓孔位置,对20毫米厚的钢板进行开孔,接着将三块钢板进行组装,将螺栓插入到螺孔当中并且进行对应的焊接。在对螺栓组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测量、放样,对螺栓的位置进行明确,接着在柱子的主筋上进行钢筋的焊接工作,将钢筋端头顶在模板位置。监理人员需要全程对操作精度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进行监控,需要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如果发现不规范或者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纠正,在土建工程施工结束之后一定要注意做好螺栓定位和校准等工作,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直到确认无误之后才能进行组织施工,另外还需要注意对施工单位的组织结构进行审核,了解施工单位的人员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并且对施工单位关键岗位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资格进行审查,只有符合要求之后才能进行施工操作。
(三)对焊接技术的质量监督要点
在焊接技术质量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开始焊接之前,需要依照实际的施工工艺和数据进行分析,编制焊接施工工艺文件,并且交由相关省监管部门进行审核,施工单位在施工操作前需要严格的审查焊条的合格证并且审核焊接坡口的质量和坡口形式,另外需要注意加强焊接过程中隐蔽性项目的审核检查工作,保证焊接过程中焊缝符合设计需要。首先在使用高强螺栓前,监理人员需要对螺栓的合格证进行检查,并且检查螺栓实物,判断高强螺栓的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在运输时是否出现损坏,对后期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其次需要重视对高强螺栓的连接位置进行清理,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对该环节进行监督,保证钢结构连接处的平整性及光滑性。
结束语
我们要高度重视建筑中主体结构的重要性,要充分结合技术要求,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的统一去实施工程的建造,注重设计和各方面结构的理解,为高层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技术性支持,从而更好的维护建筑的安全和质量工作,为今后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建筑行业打下坚实根基。
参考文献
[1]王治华.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门窗,2019(22):210.
[2]郑晓红.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常用方法的探析[J].四川水泥,2019(11):163.
[3]金鹏,张玉斌,虞毅,郭艳平.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浅议[J].中外企业家,2019(31):96.
[4]苏生键.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47.
[5]宋建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