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社会各界对能源节约越来越重视,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暖通空调进行节能减排的优化设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暖通空调在运作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避免形成过渡能耗的现象。
关键词:节能减排理念;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1节能减排理念的含义
节能减排理念不仅是我国近些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理念,还是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设计来源。节能减排在现实中的使用就是在暖通空调的运转进程中,依据环境是否舒适来判断是否继续进行自动调节。而此判断标准具有复杂性,不能仅是依靠环境的温度以及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还应将天气以及紫外线照射程度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总体的对各种因素进行考虑,继而使这些因素能够协调起来,促进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实施[1]。
2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空调节能设计中应用的原则
2.1节约性原则
在节约性方面,不仅要实现能源节约,还要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建筑空调节能设计中应用暖通空调系统,加之绿色施工理念的落实,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方面的消耗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管控,从而实现多方面的共赢。
2.2可回收性原则
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会使用大量的零部件,其中,一些部件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很有可能发生故障,工作人员需要将其进行更换,造成成本的增加与资源的浪费。通过落实可回收性原则,可以将这些零件进行维修与清洗,从而进行二次回收与利用,提高零部件的利用率,而且也可以降低成本。
2.3循环利用性原则
将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一些部件拆卸后,可以将其进行回收与报废处理,使其成为新的材料,而后投入其他项目的使用中,有效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与损耗。除此之外,对于暖通空调系统中含有的不可循环使用的原材料,如岩棉、玻璃钢等,工作人员要合理控制使用量,降低这部分材料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绿色节能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3.1正确选择热源
暖通空调的热源主要包含热电站、锅炉房及热泵设施等,在实施空调节能设计的工作开展时,一定要充分的运用这些热源。[2]经研究得出,地源热泵拥有着比较多的经济效益,并且能更有效的控制好大气中所存在的污染物质,最为关键的是其能够显著性的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因此,在暖通节能设计时,可依据建筑暖通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性的选取热源,科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提高经济效益。
3.2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
为了加强节能减排理念的实施,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尽量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对建筑暖通空调的建设,比如,现在使用的比较普及的太阳能、水能以及地热能等等。通过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多次建设得知,其对于电能的敏感度十分高。因此,相关人员应当抓紧这一信息,使用太阳能此类的能耗较低且可再生的能源对其系统进行改造,在降低电能能耗使用的同时,也实施了节能减排计划。并且太阳能能源相对于电能来说是一种十分具有优势的能源,它既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会一种高波动低密度的能源,能够和暖通空调中的制冷技术十分契合,使其运转更加高效,是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能源。除此之外,节能减排的技术实施人员必须定期的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不断的更新自身的学习系统,完善知识框架,对于出现的情况加强新知识的运用,做到具体问题能够具体分析,继而将节能减排理念融会贯通到暖通空调工作中。
例如,双温冷水系统逐渐发展的情势下,相关人员应当加强温度调节以及排湿部分的独立性,能够使暖通空调系统独立的进行温度与湿度的调和。可再生能源以及环保施工技术的正确应用,既能将能源的消耗降到最低,还能实现空调的可持续运转以及对环境起到保障作用。
3.3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在暖通中的应用较早,且是一项具有绿色化的节能型技术。其不仅能有效节省资源,还能提高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能起到保护环境与维护自然生态得以平衡的作用。所以说,变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能呈现出绿色节能效果,并起到良好推促性作用。有了变频技术的应用,建筑内部环境能够得到很好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当自然的光线强度增强时,变频冷水调节机组在输出热量时也随之增大;第二,当建筑物内人员增加的状况下,调节风机在输出热量时也自动增加。可见,变频技术的运用可有效缩减能耗,起到节能效果。此技术优势主要在于:其一,可通过外温的转变而自行调节,满足用户的同时也更高效节能;其二,各能耗设施能实施单独控制,并且不不影响和干预。
3.4推广应用清洁能源空调
现阶段,能源消耗问题比较严重,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应当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第一,地源热泵。在建筑领域中开始广泛应用地源热泵,人们认识到地源热泵的价值。地缘热泵主要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通过电能等高位能源转移低温位能源。在转移过程中可以供热制冷,节能效果显著。一般情况下,地能在任何时间段的温度都比较稳定。在夏季高温季节,暖通空调系统可以通过地缘热泵,将地能作为冷源,使建筑室内热量向下方传递。在冬季寒冷季节,暖通空调可以利用地缘热泵,将地能作为热源,传递到低温地区。暖通空调系统还可以将地热源泵作为蓄热器,全面提升系统能源利用率。第二,太阳能。太阳能资源在暖通空调系统中也属于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从太阳能使用的基本形式来看,其主要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对于主动式太阳能系统来说,设计复杂性比较高,需要借助电力辅助能源设施,相应导致工程造价增加。被动使太阳能系统的结构简单,不需要应用其他辅助能源,可以有效处理建筑方位和系统结构,以此实现自然热交换,提升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值得一提的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通过太阳能光电板和集热板,也能够提升太阳能的有效利用率。
3.5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建筑中墙体的保温框架是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转频率的直接影响因素。在建筑暖通空调的工作设计中,建筑围护结构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整体工作的进行中,建筑围护结构对室内外温度的变换有着防御作用。因此,为了使节能减排计划更好的实施,应当采取其方法将空调工作的负荷量减轻,并且对建筑围护的结构引起重视。[3]这就要使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建筑围护结构的构建,使其在季节变换中对温度的保护功能得以保障,不会因受到气候影响而降低。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转的大部分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温度要低于空调送风的温度。比如,在夏季期间,室内环境的温度为23℃,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应当保持比室内环境高。建筑围护结构使送风量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为人们创造舒适环境的同时,实现能源的节约。
结束语
现代建筑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要求比较高。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节能设计标准,且相关人员不注重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从而影响系统节能设计效果。为了有效改善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节能设计原则,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措施,以此达到良好的节能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冬梅.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4):186.
[2]李安静.节能理念下的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17(09):125-126.
[3]樊志霞.浅谈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J].居业,2017(0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