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对节能环保理念的应用,在保证水利工程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避免为环境造成破坏,也让生态环境得到及时修复。这样才能推动水利行业的健康发展,也维护了人水之间的和谐,让生态环境尽快得到改善。
关键词:节能环保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引言
水利工程不仅施工范围涉及广泛,施工技术难度大,而且工程造价相对较高。因此,水利工程长期以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其建设和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相关部门不但要做好前期勘察设计的相关工作,同时还应将节能环保理念合理的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1水利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理念应用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迅速普及,虽然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但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出现的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国家应该充分的重视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理性的对待和分析环境、资源、人口等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比如,如果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的话,不但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的还会威胁到生态环境的平衡。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加。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水利工程项目时,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才能在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分配的基础上,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水利工程项目时,应该通过积极的优化和改善传统的施工方法,运用绿色生态施工理念,才能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自身价值的基础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另外,虽然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工程建设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但是随着节能减排战略发展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应该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水利工程施工中,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上,发展水利工程事业,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2.1水污染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水污染,会影响水资源的质量。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施工污水以及生物污水。引发水污染的因素比较多,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淡薄是主要因素。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丢弃生活垃圾,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其次,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会使用到多种大型机械设备,而部分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泄露油污,就会污染到附近水域。此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水流的速度,导致水氧交换速度变慢,这样就会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一旦水生动植物死亡就会污染水资源。同时,如果水流速度变缓的话就会造成河道阻塞,继而引发水污染。
2.2大气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生物及化学物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CO2等有害气体,就会污染大气。其次,在使用水泥、石灰等材料时会产生扬尘造成粉尘污染,这不仅会污染大气,也会危害到人体健康。
3技术应用
3.1节能技术施工准备工作
在项目设计应用中,必须提高水利工程的自排水平。从根本上说,水利项目是运作比较复杂的运水技术,在项目应用过程中,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为了减少项目成本,实现施工资源的节约,必须遵循一次性投资的原则,提高水利项目的自排能力。做好项目建造的探测及准备工作,就当地地形展开分析,观察其是否可能出现洪涝问题、堤坝淹没问题等。
根据项目的运作状况,及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排水环节及蓄水环节的协调性运作。在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应做好水压勘测工作,减少可能的隐患问题。
3.2新材料的应用
应进行泵闸的合理应用,做好泵闸的设置工作。在泵站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本区域的气候变化状况、雨水量大小状况、地势分布状况,减少可能出现的工程危害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实现节能技术施工方案的优化,实现资料的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积极进行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提高材料的合理应用率,减少材料消耗量。应根据具体施工状况,特别是施工进度状况、材料周转状况、库存状况等制定科学性的采购方案,避免一次性采购过多。做好施工周转材料的保养及维护工作,避免出现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性的问题。积极做好施工预算,真正做好限额领料,控制好材料的消耗度,制定及落实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提高废料利用率。在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建设方面,需要积极进行循环、可拆卸材料的应用。实现建筑材料、废水等的循环性利用。
在施工现场遵循水资源保护原则,避免在施工现场抽取地下水,防止污染。实现钢筋原材料等的优化搭配,减少资源损耗率,做好混凝土的准确报量工作,减少混凝土的损耗水平。针对二次结构、装修用的石子、砂、水泥等按照计划进行供给,避免超出标准的材料用量,建立资源回收小组,做好零散材料的回收利用工作。在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节能设计理念的推广,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施工项目资源的利用及调度,做好科学的节能环保计划设计工作,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展开指导,实现对当地水量的有效性勘测,就降水量状况等展开分析,做好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制导工作。
3.3设备及新技术的优化应用
在用电设备、施工资源应用等方面,需要推广节能环保理念。比如在用电设备方面,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在施工管道材料选择方面,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用电设备材质的选择,选择最合理的应用方案。在水利项目施工实践中,必须不断优化节能环保技术结构,要不断更新环保技术的应用原则,实现技术应用结构的创新,做好节能环保技术内部结构的完善及优化工作,提高新型节能环保技术的实用性,充分满足当下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比如在水泥搅拌程序中,进行新型水泥搅拌器的应用,这种设备具备良好的运作效率,资源环保性水平较高,能够有效减少粉尘的出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生态污染。
结束语:
总之,在传统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通常非常关注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工业与农业的共同发展,但是其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河道治理带来了不利影响,让环境面临着巨大的破坏。对以往水利工程施工来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为河道带来的危害,导致河道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破坏。近年来科技发展速度很快,生态水利也日益普及,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为河道整治创造有利条件,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确保自然生态尽快恢复,维护动物与植物的多样性。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能环保理念的重要性,在水利工程中合理应用,保证更好体现出水利工程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包凤玲. 水利建设中的节能环保新技术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6):53+55.
[2]郭强. 节能环保新技术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J]. 硅谷,2012(07):120+108.
[3]黄利. 节能环保新技术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J]. 科技创业家,2014(02):142.
[4]黄开建. 关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J]. 四川水泥,2014(08):139.
[5]郑雪峰. 浅谈节能环保技术运用于水利工程建设[J]. 科技风,2017(0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