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材料是市政工程中使用量较大的重要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抗压能力强等重要优点,其各项优异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增加其使用寿命,有效保障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最大限度保证建设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市政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施工材料、设备、施工管理等,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造成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阻碍市政工程的良好发展,给建设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提高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相关部门必须对市政施工质量进行严密管控,深入分析影响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主要因素,探究防治办法,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得到规范的应用,全面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1导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明显,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也在努力追赶前进,市政工程也日益发展壮大,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办法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乃至市政工程最终建设成效影响重大,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维护市政工程的良好发展,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对症下药,对于不同的施工质量通病采取与之相对的防治措施,提升市政工程建设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正式基于此重要意义,对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有助于为市政工程在建筑行业取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提供些许建议。
2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2.1蜂窝
在现阶段的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表面蜂窝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造成这一病害的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合理或施工操作不规范。如果施工人员不严格地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配制,就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不足或过多,从而导致蜂窝出现。另外,在混凝土制备期间,如果搅拌得不充分、不均匀,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果振捣时间不足或振捣不规范,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空气不能及时排出,不仅会在表面形成蜂窝,更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气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总的来说,虽然蜂窝是现浇混凝土的常见病害,但主要还是施工操作不规范引起的,只要规范施工、严格要求,就能有效减少蜂窝。
2.2棱角损坏
对于市政工程现浇混凝土而言,因其自身的结构和性质导致施工时很容易出现棱角损坏的问题。其成因主要有: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关的保护;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水分,使得在一定的时间内混凝土中的水分流失严重,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棱角损坏;在混凝土养生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硬度还没达有到就拆除模板,也很容易造成棱角损坏;在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洒水养护的过程中对棱角保护不当。
2.3强度不足
市政需要承载巨大的重量,因此现浇混凝土实体强度必须达到相关要求。但是,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容易导致混凝土实体强度不达标,例如混凝土中的杂质太多、质量不合格等。在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计量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做到精准,避免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足而影响市政使用性能和寿命。
2.4裂缝
导致市政工程现浇混凝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养生工作不到位,湿度、温度的改变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受损,表现形式就是外部出现裂缝。另外,当混凝土初凝一段时间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切缝处理,混凝土就会因为凝固膨胀形成胀缝。土壤的土质问题也会使得地基发生沉降,进而导致现浇混凝土出现裂缝。
2.5表面不平整
市政工程施工完成后,局部可能会出现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施工操作不到位,例如抹面、拆模等工作没有做好。
3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建议
3.1科学配比,合理选材
混凝土是由石料、砂、水泥等诸多材料混合而成,不同的市政工程有不同的质量标准,由于不同原材料性能各不相同,相关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合比,并且做好原材料的采购与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各混凝土施工材料符合施工标准要求。同时配置混合料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问题和生产设备对混凝土配合比检验结果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混凝土配比、施工过程的管理,结合市政工程涉及的具体施工技术和混凝土生产所用到的设备加以充分分析,不断优化混凝土配比方案,确保试验结果符合施工标准,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2规范施工,加强监管
混凝土各技术施工人员应选择该行业正规的专业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操作水平和职业道德,并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混凝土搅拌、运输及灌注工作的良好开展。市政工程涉及层面较多,意义重大,混凝土浇筑难度较大,在工作开展前要成立专业的施工管理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负责人需结合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对施工技术、设备及工艺等方面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施工质量的检验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重难点施工工序,相关工作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不断改进原有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提升市政工程混凝土浇筑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针对混凝土施工的相关组织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做好施工质量的检验工作。
3.3注重养护,维护质量
市政工程混凝土繁序冗长,切不可忽略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和养护,受多方面环境因素的干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和收缩裂缝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待混凝土浇筑后,施工单位必须立即组织设计混凝土成品保护措施和养护方案,依据相关标准与规范,安排好混凝土养护期内的各项保护工作,同时安排专人监督管理,设置围栏、防护网等维护遮挡结构对混凝土成品外观和造型进行物理防护;合理运用温控技术,并在冬季时搭设防护棚防止雨雪侵蚀,选择草帘等经济、保温的材料进行覆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常温养护;注意控制早期裂缝,正确、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
3.4强度不足的防治
对于市政工程而言,一旦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必须拆除后再施工,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且施工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现浇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配合比的应用、混凝土的制备、运输以及使用等各环节进行严格地规范和监管。另外,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可以适当添加外加剂,以保障混凝土的强度。例如,夏季施工时,若运输路途比较远,可以添加缓凝剂;冬季施工时,可以添加抗冻剂。
4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的有序推进为城市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建设基础,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影响重大,当前我国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技术难点,因而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问题层出不穷,但随着建设人员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办法也愈发成熟完善,防治措施将会更加积极有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社会市政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成效将会更为显著,市政工程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张锋.试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中国标准化,2018(06):108-110.
[2]邓慧.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8):59-60.
[3]王军.对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研究[J].四川水泥,2015(11):306.
[4]郑德生.试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河南建材,2015(0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