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罗芳
[导读] 对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进行研究。
罗芳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对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于我院择取新生儿病理性黄疸6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均明显改善,P<0.05;统计学分析2组患儿干预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差异不大(P>0.05)。结论:利用临床推荐方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
 
新生儿常见疾病中包括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及时治疗,可避免患儿发生不良后果,发病后,可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发育,在治疗过程中,若患儿采取常规护理,不能获得理想护理效果[1]。本文入组患者66例,对临床推荐方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进行了整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选择6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分组办法是抽签法,观察组33例,男女为20例及13例,中位胎龄38.5周,对照组33例,男女为21例及12例,中位胎龄38.0周。2组患者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包括抗感染、保暖、补液、蓝光照射,对患儿酸中毒进行有效纠正,为患儿实施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患儿病情,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做好喂养及保暖护理,为患儿实施抗感染处理,预防患儿脱水,为患儿实施光疗护理,持续7d护理。
观察组患儿予以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将以下措施增加:(1)中药灌肠护理。做好患儿消疸汤加减治疗工作,组方包括鸡内金6g、茵陈蒿10g、郁金6g及大黄3g,为湿热患儿增加车前子及栀子,为淤积内停患儿增加红花、莪术、桃仁,为脾虚湿困患儿增加青皮、陈皮、太子参,随着患儿日龄来增减用药剂量,每天用药1剂,浓煎所得20ml,装入开塞露外壳中,每天治疗1次,为患儿实施保留灌肠处理。(2)中药沐浴及游泳。选择茵陈汤,组方栀子20g、茵陈蒿20g、金钱草20g、黄芩20g、枳实15g、柴胡15g、车前子30g、熟大黄12g、赤芍30g,标准是患儿足底不接触游泳池底部,水温控制在36.5℃及38℃,患儿吃奶后1h,为患儿开展沐泳并将双保险游泳圈戴上,需要贴防水脐帖并保证每池放置1人,对患儿四肢关节进行规律性被动放松并开展抚触沟通,完毕后,每次利用酒精消毒1次脐部,每次控制在10min至15min。(3)按摩护理。确保患儿处于温湿度合适环境并利用婴儿润肤油来开展按摩护理,保证按摩力度合适[2],护士应确保动作及手法轻柔,参照中医手法实施按摩,作用是清大肠、补脾经、清肝经,每个穴位按摩200次,每次控制在10min至15min,每天按摩2次,持续7d护理。
1.3统计学办法
    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期间需根据SPSS 20.0软件,表示方式即(均数±标准差)、率,P<0.05,则统计学表达有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分析2组患儿干预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P>0.05。
表1 二组数据对比情况(n=33)
 
3 讨论
胎儿分娩后,由于异常胆红素代谢,发生了新生儿黄疸,由于患儿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未能及时开展临床诊治,若患儿发生非结合胆红素过于高现象,可导致毒性结果产生,可负面影响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并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出现不可逆损伤[3],从而导致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果发生,部分患儿存在后遗症,甚至死亡。
利用临床推荐方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行性较高,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给予患儿实施中药灌肠处理,利用消疸汤,利用辨证加减用药治疗,采用灌肠方式,有机结合本病患儿特点,可促进患儿肠蠕动[4],可发挥清除淤塞、摅肝沥胆作用,可促使药物直接发挥作用,可促进患儿将胎粪排出,可阻碍患儿重吸收胆红素,开展中药沐泳疗法期间应选择茵陈汤,作用是解毒清热、退黄除湿,可显著改善患儿激素分泌及免疫系统、心肺功能,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及骨骼发育,可促使患儿尽快将胎粪排出,利用经络按摩,可促使患儿迷走神经兴奋性明显提高[5],可良好刺激患儿皮肤以及肝管并对患儿分泌胃肠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情况起到明显加快作用,可对食物消化起到一定加快作用,可刺激患儿肠蠕动。
本组实验得出:观察组干预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均明显改善。结果提示,临床推荐方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综上以上得出,利用临床推荐方案-中医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干预,可将患儿干预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明显改善,临床推荐价值较高,有利于临床治疗本病患者。
参考文献:
[1]邢志娟,河南宏力医院,邢志娟,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
[2]刘苗苗,蔡慧婷.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9(2):121-122.
[3]张春宇,傅根莲,王甜甜,等.退黄协定方熏洗辅助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7).
[4]封华海,邓燕艺,丘丽莉.电子信息化临床路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J].内科,2017,012(006):823-824,755.
[5]苏展鹏.蓝光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观察[J].华夏医学,2019(2):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