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患者最想知道什么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张勇
[导读]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张勇
(仪陇县中医医院;四川南充 637600)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上尿路结石以肾为主,下尿路结石以膀胱为主,当然不同地点的原因是不同的。
   其中,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但人们出现尿路结石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对于尿路结石知识的了解非常重要,那么对于尿路结石患者来说,他们应该了解一些什么知识,下面是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科普。
一、致病因素
1、尿道结石的病因是由自然环境,饮食结构,先天因素和后天性疾病引起的代谢异常引起的。单独或组合这些原因可导致尿液中的晶体过饱和,促进尿液成分的结晶,并抑制因子的结晶,从而形成结石。其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指人们在炎热地区出汗,尿液浓度往往导致结石形成。在水质较硬的地区,水中钙含量较高,尿钙增加,容易形成结石。自然环境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饮食习惯是个人习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饮食习惯主要指饮用水,饮用咖啡,茶和其他饮料。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蔗糖,高钙饮食可促进泌尿系结石的形成。还有一个因素是病理因素,即各种疾病引起的代谢疾病,尿路感染和尿路梗阻。身体饮食习惯和适应性:不想喝水的人有较高的结石发病率,而使用过多的乳制品会增加钙的吸收,肉可以消耗尿液中更多的尿酸。大量的菠菜可以增加尿液中草酸的含量,有可能增加结石的形成。药物:乙酰唑胺(一种常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维生素D中毒,大量口服维生素C(可转化为草酸),皮质类固醇,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等药物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尿道结石的几率。
2、泌尿系统因素:
前列腺增生患者引起尿路变窄,残余尿量可能增加,膀胱结石形成机会增加;肾积水引起的输尿管先天性狭窄易形成结石,而结石梗阻尿路使得尿路结石发展加快;大多数结石来自膀胱和肾脏。
3、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每个人体质的不同以及人体机能结构的异常,会造成结石在患者体内形成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饮食结构和个人的适应能力也影响着结石的形成,经常喝水的人比较不容易患有此类结石疾病,经常爱食菠菜的人要比不吃菠菜的人患有此类结石疾病的概率高。遗传因素也是此类结石疾病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些常染色体遗传所致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先天性酶缺欠等都是与尿道结石形成关系密切的一些遗传疾病。
二、治疗方式
1、如果患者的尿道结石位于患者的尿道口,通常可以用钳子夹住,但在取出结石时,要注意结石的近端尿道,以防止结石落后,会出现滑动的现象。但是,如果患者的结石相对较小,可以通过轻柔按摩挤压治疗。
2、如果患者在患者的尿道窦内有尿道结石,可以通过注射无菌石蜡油然后将其推出,或将其夹紧,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治疗方法最好。在麻醉下进行,以便于去除结石。
3、如果患者的尿道结石不能通过尿道切除,那么这个时候应该通过尿道切开和结石切除治疗。

如果患者的结石位于舟状窝内,则应切开患者的尿道口以便取出结石;但是,如果患者的结石位于后尿道,则应在治疗前将患者的结石推回膀胱;
三、预防
1.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增多饮水量,这会起到稀释尿液的作用,在我们小便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注意到若是平时饮水较多,所排出的尿液颜色往往呈透明清亮,但是平常饮水较少,排出的尿液颜色便往往会呈现出黄色。当我们喝水较少时,尿液会会处于过饱和的状态,这和容易引起结石的形成。在临床上往往建议正常人每日喝水量在2.5~3L,排尿量在2~2.5L,所排出的尿液颜色呈现出清亮淡黄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肾功能和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一定要适量饮水,不要过度。
2.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少吃或者不吃含有高脂肪的食品,并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对于患有泌尿结石的患者来说,在日常饮食上还应注意根据结石的组成成分,遵从大夫的建议以及个人情况更改饮食结构。
3、保持良好心态,适当增加运动,适当运动可以预防泌尿系统结石。但运动后,如果水分丢失过多,应及时补充,不要等到感觉口渴难耐时才想起要喝水。 
4、结石成分分析 
已经患过泌尿系统结石的人要预防复发,可以根据已排出的结石或手术取出的结石进行结石成分分析,明确其成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尿酸结石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的产物,可以采取碱化尿液,少吃动物内脏、海鲜,限制高蛋白食物,少喝啤酒等措施预防;感染性结石患者应控制尿路感染问题;草酸钙结石患者应少吃菠菜、欧芹、花生和红茶等富含草酸的食物;磷酸钙或磷酸盐类结石的患者,则应少吃蛋黄、豆类和奶类。 
5、病因治疗 
如果泌尿系统结石是由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路梗阻等引起的,应该同时治疗,以避免结石复发。
6、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建议每年接受一次泌尿系B超检查,以发现是否存在结石。对于既往已经有结石的患者,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并做尿液常规检查,主要目的在于观察结石有无继续增大,位置有无变动,以及是否存在由于结石增加而引发的尿路感染现象。
7、日常生活中限制果糖的摄入,果糖具有促进草酸分泌、加剧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是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故应加以限制。不饮用含有人工果糖成分的饮料,必要时,可以减少水果摄入量,用蔬菜来补足营养结构的需要。
8、保护性因素,富含柠檬酸盐、钾、镁的食物有抑制泌尿系结石的作用。对低柠檬酸尿的结石患者长期应用柑橘类水果,如柠檬、酸橙,能补充钾和柠檬酸盐,提高尿柠檬酸浓度、降低结石形成几率。
所谓尿路结石,是指发生在我们人类泌尿系统的结石,主要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泌尿系结石,其发病率非常高。尿路结石有很多原因。一般来说,我们把尿路结石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是膀胱结石和尿路结石。因为上尿路结石的主要部位通常在肾脏,而下尿路结石的主要部位在膀胱。这些疾病的致病的原因不同。到目前为止,除了泌尿系结石的几种病因外,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大多尚未完全查明,并能得到充分的解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