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优化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6期   作者:符俊
[导读] 在城市发展规划速度的逐渐提升下,对交通建设的要求趋于严格

         摘要:在城市发展规划速度的逐渐提升下,对交通建设的要求趋于严格。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作为城市道路交通领域的重点,除了要在规模上进行扩大,也对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从实际出发论述了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如何进行优化创新,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优化与创新
引 言
         城市道路路面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都需要优化创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现有的道路路面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比如有些路面宽度过窄,常常造成拥堵,而有些道路路面缺少绿化带等,总之,目前使用的道路路年设计应该有所创新,以此满足城市道路交通未来的发展需求。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优化创新所要遵循的要点依然是确保城市道路路面质量符合要求。
一  市政道路路面设计内容概述
1.1  设计理念
         首先,在进行设计中,要求对该方面的工作加强重视,从目前总体工作内容来规划,完善土地模式,促使设计工作可以及时到位,保证交通运输的流畅性。其次,在工作展开中,要求与目前市场规律进行结合,对设计工作同区域经济之间进行综合分析,推动实现协调发展。最后,在进行设计中,不能忽视无障碍设计,要求将科学的设计方法应用到通行不便捷的人群里,这样才可以全面推进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2  道路设计遇到的难点问题
(1)目前一部分城市路网结构在进行规划设计中缺少合理性,造成了道路系统功能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生成点以及干路系统缺乏必要的过渡连接设施,导致城市交通在几条主要的交通干道中,影响了城市交通。
(2)目前我国国内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一直把道路工程设计作为其参考根据,然而却缺少交通工程思想对其的影响,造成了市政道路横断面结果设计不佳,影响了市政道路路网交汇位置设计有着拥堵问题,不能将路段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发挥。
(3)城市道路交叉口红线同车道数量同市政道路路段之间类似,导致重要的路段以及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有所影响。
二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创新的必要性
         路基是公路非常重要的结构,这是由于路基是路面承载基础,也是与桥涵等工程联系的重要纽带。只有路基结构的稳定性达到要求,才能确保路面结构性能达到要求。路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强度,才能更好地应对车辆的反复碾压,同时也能够具备较强的抗变形能力。公路项目在长期受到外力的影响之下,为了防止其出现严重变形的问
题,不仅仅需要路基具备较高的强度,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也需要达到要求,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中,路基损坏程
度比较严重。因此,在进行路基结构部分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在进行路基结构施工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车辆载荷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侵蚀可能造成的路
基稳定性不足,也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变形问题,而这就需要在道路路面设计方法上不断的优化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创新的需求,实现道路路面设计水平的提升和优化。
三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与创新的思路分析
(一)自主创新
         一直以来,关于路面设计,建设单位都强调短周期、高效率,设计人员为满足上述目标,大多参考以往设计经验进行路面设计。整体上讲,设计人员在路面设计操作过程中,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导致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图纸比较滞后,很难切实满足当前城市道路功能要求。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归咎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两点。首先,设计单位工作体制影响了路面设计创新,建设单位一味追求工作效率,导致设计人员的设计时间太仓促,所以只能参考原有设计图纸进行设计,从而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路面施工图纸设计。同时,设计单位在图纸设计创新方面缺乏思想重视,对设计人员的创新激励程度不够,导致设计人员创新设计意识薄弱,设计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因此,设计单位必须从自主创新角度,对路面设计工作进行优化和创新。
(二)灵活设计
         国家为保障路面设计更加规范,专门制定了相关设计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地质条件不同、城市发展以及交通系统功能需求不同,所以在路面设计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较强。如果设计人员一味遵循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而不懂结合道路所处环境以及其他因素考虑,那么将导致路面设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甚至严重阻碍道路路面系统功能正常运行。尤其是在南北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不同,道路路面设计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说,在今后的道路路面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以国家规定为宏观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道路所处环境等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细化路面设计标准,进而提高路面设计整体质量。总而言之,在路面设计阶段保持灵活设计,是设计优化与创新的主要思路之一。
(三)质量保障
         以往,在路面设计阶段,因为设计工作不合理,将导致路面质量不达标。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当前道路系统中,经常出现路面塌陷、裂缝等病害。归咎原因,主要在于设计人员在路面设计阶段,在质量参数方面选择不够合理,导致道路整体质量很难获得有效保障,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使用寿命。因此,在将来的道路路面设计领域,设计人员需要重点考虑质量参数,以提高路面整体质量为目标,对路面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延长城市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城市交通体系建设成本。
四  优化与创新的具体对策
         在坚持自主创新和灵活设计的思路下,在对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中,为了达到创新优化的目的,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4.1  结合机动车尺寸强化设计的优化创新
         我国有关的设计规范中,对机动车外廓尺寸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按照车型来规定。以小型汽车为例,其总长度为5m,宽度为1.8m,高度为1.6m,前悬与后悬分别1.0m、1.3m,轴距为2.7m。上述数据为统一标准。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道路路面时,首先要考虑到这一标准,之后再对路面进行设计。

但是由于人均拥有车辆越来越多,有些
车辆可能并不是按照设计规范标准来制造,这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就会与其他车辆产生碰撞,造成安全事故,为此,设计人员一定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在进行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时,也不能完全的参照车辆设计的标准,也要考虑到现实情况,以免引发后续问题。
         因为在设计规范中,在机动车的外廓尺寸上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些标准都已经过时,现代很多机动车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中,针对当前标准设计存在的不足,我们应针对性的优化之后再设计,这样才能避免车辆在行驶中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优化创新必须结合现实情况,切实强化对其的处理和优化。
4.2  机动车的车道宽度设计的优化创新
         在对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进行设计时,作为设计人员,首先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机动车的车道宽度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激增,城市的车辆数量和类型变得更多,城市交通压力不堪重负,所以在对道路路面进行设计时,应切实加强机动车道宽度问题的研究。而传统的设计规范又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因而笔者建议在
实际设计中,应尝试性的将机动车的车道宽度缩短或者增加,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时,还要兼顾其和谐性和景观性。例如在三四线城市,由于在城市道路中间没有设置隔离带,导致经常出现车辆逆向行驶的问题,而在设计中,可以将两边的花坛全部集中到道路中央,利用花坛作为隔离带,不仅道路的路面宽度问题得到处理,而且车辆也不会
再逆向行驶,所以需要将路面的宽度拓展。而在大中型城市中,由于车辆的数量多,而现有的车道数量不够,可以适当的将车辆道路的宽度缩短,做好虚线和实线的设置,并加大交通违法的监控力度,这样就能增加车辆行车道的数量,缓解交通压力,将车道宽度缩短。所以需要在设计中,结合实际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和完善。
4.3  强化城市道路路面的无障碍设计
         如今无论是大、中、小城市都在飞速的发展,城市道路的扩建或改建情况随时都出现在我们身边,然而很多业主单位往往对施工完成时间要求过紧,设计人员往往是虽然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忽略了缘石坡道及一些提示盲道的设计。在美国,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非常完善,不仅道路的人行道上都有缘石坡道,十字路口或重要路口均设有音控人行横道提示灯,而且在公交车上的装置使得残疾人、老年人的轮椅电动车上下自如,在停车场最方便的地方为残疾人设置车位等等,使残疾人、老年人出行十分方便。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设计工程师应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严格按该规范设计。
         在做好上述创新设计的基础上,在整个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优化创新中,需要在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工作的开展。而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的改扩建情况日益突出,很多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改扩建设计时,由于设计的时间紧张,更多是的是注重路面的主体设计,而在缘石坡道、提示盲道方面的设计还存在诸多不足,也就是在无障碍设计上不足。所以设计中,需要融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切实做好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
4.4 强化城市道路路面环保性能的创新设计
         为切实落实交通部在“十三五”期间的节能减排计划,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和打造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在路面设计中,应加大交通部推荐的有关节能路面施工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朝着节能环保、节约成本和提高性能的方向发展,提高城市道路路面的安全性、舒适性、抗滑性、降噪性,确保所设计的方
案既要符合路面的路用性能,将路面质量提升的同时还要将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又要符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集约型路面的设计要求,达到节能减排与自然和谐的目的。因而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中注重路面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设计中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更好地确保所设计的路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4.5 道路优化设计的实际案例
         以下笔者介绍一种新型路面:多功能环保沥青路面,就其设计要点进行如下设计。
         一是就其施工工艺流程设计来看。(1)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施工:选用洒铺设备→洒铺方式→洒铺工艺→碾压。(2)拌和沥青混合料:准备温拌沥青→准备集料→投放外加剂→拌和。(3)摊铺混合料:找平→摊铺。(4)压实混合料:压路机组合→碾压。(5)抽样检测:沥青混合料抽样检验→厚度检测→压实度检测→平整度检测。
         二是就其工艺设计的要点来看,主要是通过对试验路段的试验,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确定,为施工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某工程中,试验路段中确定的技术参数如下:对橡胶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粗集料、细集料、环保型融雪剂的配方、RH 温拌剂技术指标、配合比设计等。这样在试验段确定后,对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与否进行对比,进而确保其设计质量,为施工提供指导。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涉及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对于我国来说,道路路面设计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设计方法过于僵化。这使得我国城市交通道路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方面,国外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设计人员可以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另外,建设单位也应该给予设计单位更多的时间,而不能一味的要速度,而忽视创新元素。
         参考文献
[1]浅谈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J]. 李亚.??建材与装饰.?2017(06)
?[2]浅谈城市道路路面改造设计[J]. 宋文涛.??江西建材.?2016(01)
?[3]城市旧路改造注意要点[J]. 任朝君,刘大彬.??江西建材.?2016(01)
?[4]城市道路路面施工的通病及治理策略[J]. 张坤.??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5]城市道路路面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 徐辉.??住宅与房地产.?2016(27)
?[6]城市道路路面施工的通病及治理策略[J]. 张仲宏.??绿色环保建材.?2017(05)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