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招投标市场体系建设 李亚东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李亚东
[导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铜陵市义安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安徽铜陵  24410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建设工程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诚信问题息息相关。但是工程招投标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招投标市场秩序。面对诚信危机,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非常有必要,一方面能够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减少腐败滋生现象,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基于此,文章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观,探讨完善招投标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建设工程;市场诚信体系;诚实守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导向;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十九大报告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建筑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能够维护建设市场的正常秩序。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离不开市场诚信体系,不讲信用,没有规则的建设市场只能是混乱一片。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制经济的重要体现,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但是并不是无序的经济。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能够使招投标活动遵循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依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展开良好的竞争,以促进招投标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建设市场的正常秩序。
        2.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从大量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中发现,大多的质量安全事故与当事人的诚信问题有很大关联。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能够规范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行为,以杜绝招投标活动中由于故意或者弄虚作假而导致的质量事故,以及由于投标人工程管理不善而引发的质量事故等,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
        二、我国建筑市场招投标存在的诚信问题
        1.中标的企业不承担施工,能施工的队伍不能中标。在建筑招投标的过程中,多家企业同时竞选,往往都是低价位甚至低于成本价者中标。但是,就当前的建筑市场而言,中标的企业只管将建筑项目竞标到,对于后期工程是否能顺利的进行,中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漠视。中标企业将项目竞标后,后期的工程建设转包给其他的施工单位或者是不具备资质的施工队伍。如此下来,中标单位可以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导致建筑市场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中标企业不承担施工,能施工的队伍不能中标。这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市场中主体唯一性的原则。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主体的增加无法使得在后期的施工中无法明确责任人。责任人的不确定,工程质量的好坏并不影响整个工程费用的结算,导致工程的质量无法获得相应的保证。使得工程在质量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而无法找到明确责任人。
        2.外地企业进驻带来的诚信危机。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本土的诚信习惯,在建筑市场中,本地建筑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诚信规则。

但是,外地建筑企业进驻本地建筑市场,对本地建筑市场的诚信规则不是很清楚,导致其在竞标的过程中不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竞选,不能从实际情况竞选项目,导致施工项目无限制的被拖延,前来施工的人员多为民工,外地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完成后,拖延民工工资,给本地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严重制约本地建筑行业的发展。
        三、加强工程招投标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1.建立招投标信用体系,增强各方诚信意识。建立招投标信用体系涉及到各方交易主体的行为,因此,应充分引入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等机构的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尽可能获得更多、更科学的招投标信用评价体系和各种评标考核指标。以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资质管理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信用档案管理系统;以网络监管系统为主要载体,建立信用信息记录系统;以建设工程信息网为窗口,建立信用信息发布系统。
        2.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行政监督机构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防止政府部门和个人直接参与和干预具体的招投标活动,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建立严格的惩戒机制,施工现场出现违规,必须与招标投标活动挂起钩来,通过联动机制全部反馈到有形建筑市场的招投标系统,作为能否进行招投标的一个重要依据,提高行政监督、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效能,有效遏制招投标市场的无序竞争。
        3.建立招投标行业协会,引导招投标行业自律。因为招标投标协会是跨行业、跨地区的招标投标社会团体,主要从事加强行业自律、协助政府监管、促进统一招投标市场的工作。要进一步促进目前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关键是建立招投标行业协会,因此,协会应当成为招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招标投标协会作用,积极构建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市场。
        4.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招投标行为。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招投标全过程网络化、信息化运作,逐步推行电子化招投标、计算机辅助评标,减少招投标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预。
        5.依托公共资源有形市场,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对各方主体诚信行为的检查、收集、审核、记录工作,建立市场各方主体诚信档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市场主体、监管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为诚信在招标投标、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保证。严格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对诚信等级低和不良行为性质恶劣的从业单位和人员要重点监管,在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投标人资格审查等方面提出限制条件。对诚实守信的从业单位和人员给予鼓励,使工程建设市场形成诚信光荣和守信受益的良好环境。
        6.提高招投标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推进行业自律。招投标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加强行业自律的重要内容之一,行业协会可以结合会员单位的要求和行业发展需要,通过资格认证考试、继续教育培训、开展调研活动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构筑统一平台之上的行业自律机制和信用机制。
        结 语:总之,健康的市场招投标活动应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以及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建筑市场招投标的过程中,建立竞争、统一、有序、开放的市场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建筑市场与招投标中存在的诚信机制与信息化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不仅能够遏制不良竞争行为,还能够净化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翟爱华.加强诚信机制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研究[J].信用体系及信息化建设研究,2012,12(2)
        [2]郝林,郝瑛.工程招投标原理及应用[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5(25)
        [2]王秀英.论建筑市场与招投标中诚信机制和信息化平台建设[J].2011,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