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李岩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6期   作者:李岩
[导读]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环保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人们强化了环保意识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加强环保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人们强化了环保意识,在生态绿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本文从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的特点出发,梳理了生态护坡的设计基本原则,重点对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加强水利工程河道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1生态护坡的主要特点
        以往所谓的护坡措施,就是为确保河流边坡和周围环境免遭危害而采取的保护方案。传统的河道护坡施工过程中会利用大量的泥浆块石、浇筑或预制的混凝土、干砌石等,这些材料的利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导致河道周围生态环境发生严重的污染和不利影响。所以就需要利用生态护坡来解决当前传统方式的不利问题。
1.1生态护坡优于传统护坡
       相比于传统护坡来说,生态护坡技术在其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从根本上看,生态护坡的关键区别在于改变了传统单一石材的护坡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案,主要是利用在河道两岸培育大量的绿化植被,还有耐潮湿的树木,在它们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能够抵御洪水及其他不利情况,保护河道环境。另外,相比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和各类支撑结构来看,生态护坡系统在成本投入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植被树木的前期投入是相对低廉的。生态护坡技术,生态效益非常可观,而且对改善经济效益有极大的作用,相对容易实现。
1.2生态护坡与环境污染
       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建设,使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很多加快经济建设的方式,都是不顾及长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特别是最近几年,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更加白热化,空气、水源等各种污染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河道护坡这一工程建设必须满足环保的技术要求,不能产生二次污染,要依据实际生存条件,按照河道的运行情况分析,制定相应的生态护坡方案。
1.3生态护坡与社会发展
       生态护坡技术是以河道长期稳定的生态效益为基础,增强周围生态环境自我维护和自我改善能力。就算有不利因素出现,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抵御或者消除这些影响因素,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实际的生态护坡实施方案里面,各类应用材料都是满足环保要求,不会对河流产生任何污染或者影响。因此,生态护坡技术对于推动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2.1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我们可以在进行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时采用植被型的生态混凝土来进行护坡。植被型的生态混凝土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混凝土的种类,但是与其他混凝土不同的是此类混凝土添加了保水剂,能够使混凝土材料中的无机物质与有机物质充分结合,为两岸的植物提供水分,还能充分将土壤和岩石之间的连接变得更为紧密,来保证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时可以提高防止冲击的能力。除此之外,使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还能保证河道以河道周围土壤的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提高就能保证土壤在洪水不受侵蚀的前提下, 更好的发挥土壤本身的作用。还可以恢复修建河道时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更好的使自然环境之间变得和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通过对生态砖的相互牵连与加固的方式来更好的保障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具体的施工过程可以采用连锁式或者铰接式等方式,来防止生态护坡砖的移动。通过这两种方式还能保证生态护坡砖与施工地面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可以在保障施工周围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对地基进行保护,可以充分防止在洪水发生时对河道及河道两岸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2.2土工材料固土的种植技术
       我们在进行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时,还可以采用土工材料固土的种植技术。土工材料故土种植技术是在工程力学和植物学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与材料对植被进行加固,还能对河道两岸进行抗洪的作用。土工材料种植技术可以分为土工材料网垫固土与土工单元固土,其分类方式也主要是依据施工时所用的方式以及主要使用的材料所分。土工单元固土种植技术主要是将高密度的化学材料铸成蜂窝似的样子,并将植物或草皮进

行填充,来实现对河道两岸的加固。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具体施工设计中主要采用土木网垫固土种植技术。主要是以沙土和植物种子为主,放置在含有高分子的化学制成的网垫中。此类技术的需求量大,主要是因为此类技术的生长性、 柔韧性比较高,能够充分保障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植物的根可以在高分子的作用下穿过网垫的空隙深深地扎根进泥土中去,能够将植物与网垫同时加固在河道两岸,能够充分降低洪水对两岸造成的冲刷,增加堤坝的稳定性。
2.3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
       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结合了植被护坡以及土工网护坡的优点,经过不断的研究之后所发明的护坡技术,运用这种技术对坡面整体的保护效果非常显著。在使用这种技术之后,所投入的成本较低,还可以为河道两岸的衣物有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因此这种技术在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主要是给河道两岸的植物一个特殊的生长环境,在坡面形成一个以植物为主的防护系统。它是通过植物的根茎来达到对坡面的稳定性。但是,这种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注意河道两岸的土壤以及雨水等气候条件对植物的影响,还要在种植过程中对所种植的植物进行搭配,所种植的植物还要具有强大的根茎与枝叶,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植物才能更好的对河流两岸进行加固作用。并且在选择植物时,要选择生命旺盛的植物如乔木等,然后经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严密的植被覆盖,只有做好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才能更好的对河流两岸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达到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在建设完成后, 对三维植被网进行后期的养护的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保证植被的存活率才能保证植被能够更好的做到固堤的作用,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的技术要点
3.1强调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实效性
       前文提及,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增加工程的美观程度,同时也能对工程形成一定的保护,提升工程地基的稳固程度,并帮助生态进行恢复。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始终坚持量体裁衣的施工原则,注重生态护坡技术的实用性, 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保证资源未被浪费。
3.2强调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创新性
       在水利工程的护坡施工技术中,其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针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也比较严格。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并选择创新性的施工材料,以此保证工程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3.3强调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可行性
       在水利工程中,由于其规模较大,所以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实施生态护坡技术时,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并对涉及方案以及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尽量降低盲目开发工程出现的概率,以此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稳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其科学合理地综合水平高,能够有效地改善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对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坡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持续优化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河道监管和可持续发展,让人们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徐得潜,张伟.乡村河道生态护坡评价方法[J].水土保持通报,2017
(06):197-201,208.
[2]高翠云.联锁式生态护坡砖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  设计,2017(09):95-97,122.
[3]刘颖.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08):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