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78219910902XXXX
摘要:城市道路市政景观绿化,能够有效缓解人们压力、帮助放松心情;于是,各城市开始立足于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进而实现城市美化,为人们生活创造条件。对此,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就城市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景观绿化;发展建议
进行城市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能够扩大绿化面积,降低热岛效应,科学有效的进行市政道路景观绿化,也能够环节驾驶员驾驶疲劳、确保行车安全。同时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投资商;由此可见,进行城市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进行道路景观绿化势在必行。
1市政道路绿化的作用
道路是人们生活、工作、往来的通道,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功能的角度,主要起到遮阴、滤尘、降噪、改善道路环境等作用。在景观功能上,道路是人们对城市印象认知的首要因素,并且起到防眩光、缓解疲劳、调节心情的作用。不同的城市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人文、城市特色等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道路绿化设计中,顺应城市特性,选择易于成活和生长的本土树种,在绿地形式上符合路段功能要求,使城市道路绿化富于地方特色,不仅可以增加亲切感,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城市特色。市政道路绿化要与路段特点、功能相适应。绿化形式和植物种类要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在一些特殊路段要根据现状需求选择具有不同特殊功能的树种,并根据道路景观及功能的要求,实现四季常青、处处有花的景观效果。
2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施工原则
2.1 着重选择绿化植物
在进行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时首先应该确定植被类型,有多种植被的搭配选择,例如草坪、花卉、树木等。但是应在选择时要考虑到植被的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对环境改善的力度等。其最理想的选择应该是绿色林木,如松树、柏树、柳树等都是很好的选择。首先,这些绿色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这类绿色的林木,其叶子能够更好地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其次,这些绿色林木有很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因为林木的体积比较大,有很好的抵抗风沙的效果。再次,绿色林木更具经济性。这些林木的价格合适,而且成活率高,种植之后不需要花费太多人工进行管理。可见在进行道路景观绿化施工时要优先选择林木类绿化植物。
2.2 遵循相应的绿化设计原则
绿化设计是市政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绿化设计时也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每个市政由于地处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绿化设计时也要考虑这些市政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选择植被时要综合考虑市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维持生态平衡为前提,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其次,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多样性的原则。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或者是道路位置的变化灵活地进行设计搭配,突出设计的层次感,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2.3 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
市政道路都是纵横交错的,线路较长,如果对这些道路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无疑要花费较高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在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时一定要考虑经济因素,在保证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基础之上,选择一些经济性的植被。这些植被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降低成本。例如,根据一些市政的气候特点,可以选择种植果树、银杏树等,形成观赏林带,制造人工景点。果树所结的果子以及银杏树的树叶都可以创造出经济价值。这样就可以在道路景观绿化施工中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3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完善对策
3.1加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的质量决定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为保证整个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施工材料达到标准要求。在采购施工材料时,需确保购买合格合规的材料。由于园林景观的施工对象以活体植物为主,因此,必须做好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储存工作,避免植物受到损伤而枯死。在施工前,应审核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植物移植培植过程中的成活率。土质作为一种特殊的施工材料,需核实其透气性和透水性,必须符合园林景观的种植土标准。
若不符合要求,就需采取深度翻耕、添加土壤中泥炭土等有机物含量的措施,改善土质质量以达到标准要求。
3.2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规范性,提高设计人员综合素质,规范负责制
规范设计流程,完善设计步骤。首先,从前期资料的收集上设计人员要做到全面无遗漏。主要资料包括基本的红线范围的确定,地形图、气候、海拔、风向、适宜植物的选择周边材料市场的调研,地域文化资源调查,建设方的意向和要求及预算等综合考察,并合理分析。其次,设计中考虑全面、高效沟通、合理概算、切合实际,在设计过程中就提前考虑到施工,如使用何种材料及工艺能达到效果。设计最终为指导施工,设计若不能落地,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的描绘,没有实际意义。
3.3创建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内容较多,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也有所增大。对此,管理人员应当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创建高质量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一方面可显著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在创建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以工程施工现场实际以及工程施工要求为基础,不断完善系统结构,丰富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基于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优质的管理系统,更好地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和价值,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4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
第一,根据实际需要构建施工管理制度,并将责任制贯彻和落实到所有岗位,以减少问题发生时相互推诿责任等不良现象发生;第二,建立施工现场监督机制及管理体系,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并提高施工质量;第三,完善施工材料质量检查标准,并配套相应的验收质量控制标准及规范,以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有效控制;第四,完善技术人员培养机制,以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提高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3.5加强人文精神的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精神满足公众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需求。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考察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当地的人文精神。其次,搜集当地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等信息,分析不同受众人群的景观需求。最后,从整体上把握园林景观的设计,分析园林景观的空间环境以及园林景观的公共设施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园林景观体验者。
3.6严格把控苗木质量
必须严格筛选苗木的种类、株形、高度、土球大小,然后仔细检查根系发育概况,选择健康且无病虫害和机械性损伤的优质苗木。选择观叶植物的过程中,要选择叶色鲜艳且枝叶繁盛的植物。且选择相同规格的草块和草卷铺栽草坪,草坪的边缘必须满足施工要求,这里规定杂草控制在5%以内,草块土层厚度为3~5cm,而草卷土层厚度则为1~3cm。播种使用的草坪、地被等植物的种子必须标注植物的品种、产地和采集年份,且不可引入有病虫害的植物,外来种子必须经严格的检验建议,其发芽率不得低于90%。
结束语
景观园林设计、施工技术以及养护管理工作,是现代城市发展比较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美化生态环境,而且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也是人们对美好物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所以要大力提倡景观园林建设,同时加强对养护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黄怀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及施工探析初探[J].现代园艺,2018(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