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管理白影东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2期   作者:白影东
[导读] 我国经济实力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强,无论是工业化的水平还是人民群众生活的水平都显著提高
        摘要:我国经济实力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强,无论是工业化的水平还是人民群众生活的水平都显著提高。作为基础设施的电力设备,其电力需求量日益增加,因而我国电力系统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分析论述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电力系统
一、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1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施工,企业首先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约束和规范工程施工。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的身上,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加强监督引导,规范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健全施工管理制度,笔者认为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着重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电力工程施工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尽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第二,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制度,将每个部门、每个小组,甚至每位施工人员的责任落到实处,规范限制其责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1.2实施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是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核心力量,任何一个环节的开展都不能没有施工人员的参与。因此,在实施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时,应首先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比如:施工人员在操作一些大型机械设备时,若操作方法不规范,就很容易引起电路负荷,造成安全事故。笔者认为应多激励员工,企业内可以设置一定的奖惩制度,对员工的规范操作予以奖励,对员工的违规行为予以惩罚,小惩大诫,奖罚分明。
        1.3抓好施工安全教育
        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着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为保障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企业的根本利益,企业都必须抓好施工安全教育。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安全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开展教育活动,通过鲜活的案例提高施工人员分析、解决安全事故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演示出来,避免施工人员在日后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
        1.4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构建
        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企业应构建一种以执行经理负责制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在这一管理体系下,项目经理成为了工程安全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的主要负责人。在具体的施工环节,施工单位构建以预防为主的管理体系,并依据《电力建设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工作规定》要求,对现场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例如企业在构建完善化的安全知识宣传体系的同时,也在内部设立了专门化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1.5电力工程施工中针对施工环境的安全技术管理
要想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首先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可以有序进行。对各个电力工程施工环节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方案,同时还要做好对应的安全技术对策,尤其是针对那些大型的电力工程,例如西电东送项目,它需要跨越一些山川以及河流等具有一定施工难度的地段,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例如建立安全措施,采用一些具备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从而有效的规避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针对一些需要爆破的电力工程项目来说,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还要做好防雷、防风、防雨的工作,避免因为自然灾害给电力工程施工带来安全事故。


二、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电力工程施工的范围以及难度也在逐渐提升,与此同时社会对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施工中所暴漏出来的弊端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结合实践工作,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2.1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不到位
        首先是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虽然施工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落实上存在落实不到位、落实不全面的问题,结果很容易导致一些安全施工的发生;其次电力施工的流程管理不到位。
        2.2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是关系到电力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看,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材料等问题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比较普遍: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意识关系到电力工程的质量,但是很多施工人员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导致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过分看重经济收益,结果导致工程的长远效益受到影响。另外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他们在施工原料上采取以次充好的方法,降低了工程的质量。
三、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3.1施工前质量管理
        在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对选址、工程可行性调研做成报告形式,并对上述内容的实施性进行审核,确保电力工程在设计和实施上符合国家的相标准和规章制度。同时,要保障施工项目与投资环境相互协调,免因施工对环境造成破坏。当工程的相关报告通过认证,则以此为依据制定详细的任务书,并根据任务书内容制定整体的项目规划和设计,其中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设计。施工图纸的设计要以实际的施工地点、预计施工进度为依据,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施工技术的设计应符合电力工程的施工标准,保障电力工程具有可实施性。在制定好具体的执行流程图后,严格按照流程图开展工作。在施工前的项目设计阶段,通过开展—初设审查会、图纸审查会等方式汇集生产技术部门、一线工作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电力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2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
        对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管控,是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首先,按施工图内材料清单要求准备足够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质量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采购施工材料时,需要物资采购人员进行询价、反复对比,选择质量占优的材料,且需要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其次,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措施、安全风险管控等项目管理要求,控制施工工序安全。施工工序是电力工程的中心环节,每一道施工工序均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建立预控点,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完成施工工序操作。在完成操作后,实时检查工序质量,确保每一道工序质量均符合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和实施标准。
        3.3施工后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提交竣工验收阶段同样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工程验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中间验收。所谓的中间验收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验收,该阶段的工程验收是保障工程顺利竣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每一次的中间验收、隐蔽工程验收中,相关验收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工程验收的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二是竣工验收。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工程结束后进行验收,这也是工程项目的最终阶段,决定着工程项目是否能够顺利投产。促进、缓解周边客户需求以及助力社会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和企业形象。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建设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安全和质量管理的体系,因为这是一个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有效地确保工程的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建筑中的各个环节的安全与质量管理,不断地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积极推进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华.浅析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8.

[2]庞淑娟.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16):56.[
        [3]王普.刍议电力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J].大科技,2018(14):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