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是我国基础行业之一,电力企业的运营状况直接影响着电力能源的稳定供应。在电力企业各项工作中,物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现代电力行业的改革,原有粗放型电力物资管理模式已经转变为物资集约化模式。在当前阶段,电力企业必须要切实完善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如此一来,就可以实现电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这对于电力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本次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1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在信息化时代,物资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便捷性。在传统管理过程中,物资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管理账簿,而且需要频繁修改。但是信息化的物资管理能够解决很多时间,信息化系统达到的准确性也比较高。
1.2信息化物资管理方式可以保证物资库存的信息化特征。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物资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从合同签订、物资验收到物资的分配,更加科学、规范。在仓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灵活地检验库存与物资,及时的检查与管理物资的储存与使用情况,全面的了解实物物资的数量,分析盘亏盘盈、积压物资、失效变质、报废物资与出现的原因,利用库存数据与资料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可以为后续的物资使用与企业成本评估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
2 电力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物资集约化管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受体制因素影响,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物资集约化管理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资源集聚程度还有待于加强。在电力物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垄断以及过于依赖第三方技术公司的情况。有学者指出,我国电力物资集约化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上来讲,其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得到发挥。而且,电力部门物资集约化监管部门机构较多,各监管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和清晰,使一些监管存在空白或多头监管的现象,不利于电力部门物资集约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2.2信息化系统的兼容性有待于加强
在现代电力物资供应要求下,信息化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目前我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始建立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初步解决了过去电力物资供应的随意性和分散性问题。但从现代信息产业的技术要求来看,电力系统的采购信息平台与其他比较成熟的行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物资信息平台无法实现与其他行业有效衔接,使平台功能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一些省份的电力企业虽然引入了该平台,但系统的完备程度不够高,忽视对软件使用熟练程度的培训,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忽视平台作用,使平台的服务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电力系统物资集约化管理在电力物资物联网产业中的应用造成很大的阻碍。
2.3仓储基础设施落后
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有充分的实体基础作保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省份的电力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初步成型,但个别地方仍显落后。表现在区域铁路干线密度不够,能力不足,公路网络等级不高,结构不尽合理。乡镇公路建设条件不高,航空运输网络不通畅。通信业服务水平在全国来讲还差在一定差距,仓储设备不先进等等。运输车辆耗油大,效率低,装卸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都是制约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客观因素。
3 完善电力物资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3.1完善物资管理信息化体系
通常情况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以下内容:
3.1.1 物资方案管理。
在企业的物资方案管理工作中,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需求方案,另一种是采购方案。需求方案中包含物资使用部门制定出的一套独立的方案,即独立需求方案。同时,还包括经过批准,与采购方案有关的一些采购标准与要求,即相关采购方案。在制定物资需求方案的前提下,物资管理机构可以对比研究库存信息,最终制定所需的采购方案。
3.1.2 库存管理。物资的入库环节是,在验收完对应的物资后,需要进入仓库,并且详细记录到入库登记表中的过程。但是,物资的出库环节是,物资使用机构按照需求方案,申请相关的物资,经过物资部门核对后进行发料并将这一过程记录到出库单的过程。
3.1.3 存货核算管理。存货核算系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账表进行管理和分析。企业应该设立相应的应用机制,对企业库存物资的成本组成、资金占用以及资金使用等多种情况进行有效地控制管理。此外,库存管理还应该考虑物资的调拨、盘点业务,物资管理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对各种物资账表的有效管理。
3.2加强物资人员培训,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物资管理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培养物资部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突出。物资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多种资源整合的过程,管理、信息、人员、事务,都要通过信息化整合在一起。但是,目前物资部门既懂得业务知识又懂得信息化的人才稀缺,人才匮乏已经成为物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大瓶颈。因此,对拥有单科知识和多维知识、网络知识和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最急迫的。我们应尽快完善物资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发展战略,选择一个切入点,并且开始大力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骨干的培训,尽快建立起物资部门复合型人才队伍,以适应信息经济和物资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3.3充分利用网络工具
在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以便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实现信息的公布,实现信息的网络化。对于物资管理的供应部门而言,在管理物资的过程中,要根据库存情况及物资消耗,来预测物资的需求并对库存进行改善调节。在信息化系统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库存情况,这样方便物资管理部门开展对相应物资的调剂和管理,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储备规范化管理,这样就可大大节约了库存物资的资金,从而也可确保物资能及时到位,满足运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利用网络工具了解共享信息资源,能有效改善电力企业管理,最终实现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3.4重视开发企业物资的信息资源
企业物资信息资源开发是物资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开发物资信息资源既是物资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资信息化的归宿。落实物资信息资源的开发,就要保证物资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许多单位的物资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信息资源的建设、积累和更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渐进过程,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准确、合理和充足的数据。因此,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一定要注重收集包括订货单、存货单、应付账、交易条款、客户情况等在内的大量数据资料和报表,同时还有大量的外部信息,这些物资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资源,以此为基础,企业资源的分配才能更加合理、有效。
4 结束语
在当前电力物资管理工作中,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属于重要的任务,也属于必然要求,对于提升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所以,在电力物资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强信息化建设,使管理水平及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浅谈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构建[J].冯柏林.经营管理者.2014(36).
[2]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J].徐茜,孙裕佳.山东电力技术.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