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探索甘丽霞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期   作者:甘丽霞
[导读]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在不断的改善。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在不断的改善。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新时期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更是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运用合理的管理体制来管理自己的班级。同时班级管理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班主任要结合新时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自己的班级管理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与创新
        引言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督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同时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在管理班级时,小学班主任教师必须围绕学生这一核心群体拟定管理策略,并根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管理手段,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辅助提高班级教学工作的质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1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常见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丰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班级教学方面,首先要做好个人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学生在学习上肯定有偏科现象,这就需要协调和配合其他学科老师的教学工作。学生方面的管理工作就比较多了,除了学习上的问题,还要关注他们和同学之间的交往情况以及心理活动。小学班级管理有三种管理误区:一是威权管理,部分班主任认为谈论教育理念和教法不合实际,再加上自身就是通过严厉管教和体罚才取得今天的成就,所以秉持“教不严师之惰”的观念统一标准严格要求学生绝对服从;二是保姆式管理,班主任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盯着班级情况,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其他事物管理都交由班主任安排,甚至班级纪律、卫生打扫等常规事项也是班主任一手包办;三则是重成绩,轻素质管理,精力放在怎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些问题反映出班主任的素质和管理能力不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创新的措施
        2.1加强班主任的专业培训
        当代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给小学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新时期下班主任要及时更新班级管理观念,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解放班主任的传统思想,提升自身的管理工作能力。小学班主任工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做,班主任需要考虑到很多问题,而大部分班主任都是由普通教师担任,并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能够及时地对班级管理发展进行创新,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2.2增进师生感情并创建良好师生关系
        创建优良的班级管理并非只是教师的责任,学生也应该进行积极的配合。培养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于班级管理有着极大的影响。只有学生将教师当作朋友来看待的时候,才能自主的遵循班级管理制度,进而充分的信任班主任,为打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打下稳定的基础。比如:在展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可运用交流方式进行班会,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桌椅摆成一个大的圆圈,班主任可在圆圈的中心讲话,将班会的主题提些在黑板之上,随后引导学生依据主题展开自主发言,讲述自身的理解与想法。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班主任依据学生的阐述,对于欠缺之处实施补充。班主任还可运用游戏的方式巩固班会所传达的内容,例如:“同学们,下面我们做一个内容接龙的游戏,来测试你们有没有真正掌握老师所将的内容。”引导每一个学生在限制的时间内讲出一个班会的主题内容,若有学生回答不上来就要为同学们表演才艺。

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增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促使班级管理能够更有效地落实。
        2.3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及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都说班干部是老师的好助手,在班级管理上也是班主任的好搭档。一般来说,班主任通过考虑要么是自行任命觉得适合的学生,要么是让学生自我举荐,其余学生投票选择班干部。新时期下,我们也不妨让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轮流担任适合各自能力的班干部职位,使班上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干部,发展自己的管理能力。选取恰当的时间节点,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比如说提倡值日班长这个职务,按照学生座位排列正数或倒数执行,值日班长每天的任务包括以下几点:记录当天的迟到早退情况,检查学生仪容仪表,维持班级纪律和秩序,收发作业。要做好反馈工作,总结一天的工作经验,写一则值日日记。设置值日班长这个职位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给每个学生提供成为班长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和能力的舞台。因此,参与的每个学生都非常认真,以身作则,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将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这不仅可以防止少数学生长期当选班干部的骄傲自满,而且可以使大多数学生学会管理,在执行班干部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2.4以身作则并加强班级管理
        班主任在学生心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他不同于其他任课教师,学生会更加关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将教师看作是认识世界的窗户。因此,班主任更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同时,班主任在生活中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知识层面和言行方面都要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班主任在平时要做到不迟到,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学生自然养成按时上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学校养成和教师打招呼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教育学生尊重教师,也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尊重父母;班主任在上课时要积极融入学生的学习当中,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这样会让学生改掉懒惰的坏习惯,从而积极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来。这些都是生活中班主任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往往更加有效。
        2.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家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要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父母对孩子更加了解,所以班主任要多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可以采用家访的形式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成长背景等,便于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例如有的学生父母工作比较忙,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孩子内心常会产生孤单、失落的情绪,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班主任要告诉家长多和孩子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班主任在制订管理方式方法时,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和家长要形成一股合力,不断改善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说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行管理,能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结语
        小学班主任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班级管理概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利用班会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以身作则。这些都是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发展创新的思考与实践,从而真正做到有效的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应然取向和现实诉求——解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J].人民教育,2006(19).
        [2]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王纪锋.中国校外育.2019(07).
        [3]李敏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2018(33):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