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作为全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收集工程造价相关数据,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并且将BIM技术积极的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积极的对其进行优化,才能够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应用
全面优化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应用方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必须着重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力度,节约成本支出,提升建筑项目工程效益,则必须大力加强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管理工作,细化施工造价预算,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努力实现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做好单价与费用支出审核工作,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升施工方案可操作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1BIM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工程建设。特别是BIM技术,该技术在一定限度上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BIM技术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优化性和可视性。通常,BIM可以集成数字信息,这对于在工程建设的所有阶段合理应用数字信息比较有用。有效利用BIM技术可以快速识别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制定优化计划,以减少对项目的不利影响,有效降低成本,从源头上改善并提高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细化了工程造价的计算
通过BIM技术能够实现工程造价中工程量的细化,在细化的过程中引入现代工程行业的技术准则,能够及时的将数据进行记录以及发现变更的情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方式,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纸质信息丢失、遗失的现象发生,有效的降低了成本。BIM技术的参数化石工程造价中的信息构建关联性,一旦一个步骤的信息出现了变更,其他的步骤就会科学、合理的进行变更,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信息重复的问题,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根本上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2.2加强了索赔、设计变更的速度
传统的工程造价设计变更中的过程十分的复杂,直接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进而导致工程施工周期变长,成本也会不断的提高。通过先进的BIM技术能够有效的整合和变更三维模型,通过相关计算软件进行工程量的变更之后对其进行自动汇总,相关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变化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进行索赔,最终从根本上发挥出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避免影响到施工进度。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3.1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状况是否良好,与其建设质量是否可靠、管理水平能否提升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决策阶段的科学管理,首先要正确应用BIM技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运用BIM技术构建立体化信息模型,处理好整体模型与局部模型的结构关系,努力实现对丰富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确保项目决策制定与实施有效性。另一方面,利用BIM技术做好施工方案可行性、成本经济性、电气系统设计、施工图纸审核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其次,要利用BIM技术模型做好建筑项目工程的指导工作,认真分析工程决策方案的合理性,科学配置建筑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资源,尽量降低能耗。与此同时,要做好工程造价计算工作,确保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这样方能获取更高的项目投资效益。再次,要对建筑项目工程造价进行限额管控,禁止不必要的浪费,科学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确保所配置的资源能够满足后期的施工要求。
3.2应用于设计环节
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主要在于把控设计方案的质量,采用BIM技术,利用搭建的建筑模型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可视化方案设计,同时,结合运用限额设计手段实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减少了后续因为设计变更引发的造价超支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运用限额设计方法,设计人员需要对本项目投资估算额。有着全面的把握,获得工程设计总概算之后,根据数据的指导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实现对投资额的有效划分,避免出现超预算情况。对于设计变更问题的把控,主要是通过利用BIM软件的施工模拟功能以及可视化功能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后续设计变更的出现,进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3.3BIM在招投标时的应用
工程在进行招投标的时候通过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通过BIM技术进行招投标方案的制定工作,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并且通过招标文件的形式将其发送给投标单位,能够有效的节省时间,及时的对其进行审核,从根本上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3.4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计划实施中,发挥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其施工风险,细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内容。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中施工管理水平,应做好两项基本工作:第一,运用BIM动态模拟技术分析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对施工阶段的所有信息资源的进行整合与利用,完成好信息模型构建工作,促使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及时消除影响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等方面管理效果的因素,从而达到工程项目建设中管理方式优化及水平提升的目的。第二,做好BIM技术支持下的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从施工状况的科学分析、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等方面入手,满足高效施工及科学管理要求。此外,在施工初期,造价管理人员应结合施工现场状况与图纸以及施工计划流程,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如果发现原来的成本预算和当前的施工预算存在偏差,就要认真分析原因,实施必要地纠正,在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节约成本。
3.5竣工阶段的应用
首先,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应用效果关系建筑项目效益、造价管理质量和成本控制效果,在此阶段,应该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竣工阶段管理计划实施中,高效地完成工程总量的核对工作,控制好工程造价的施工成本,实现丰富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价值最大化,使得处于竣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效果更加明显,更好地体现出BIM技术的利用价值。其次,运用BIM技术及其信息模式做好计价管理工作,同时,应根据计价工作特征,处理好与计价细节相关的问题。利用BIM技术来完成数据信息的整理工作,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具象化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最后,利用BIM技术构建工程的三维模型,明确模型各个节点所对应的造价情况,将每个节点作为工程造价的对比基础,从而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开支,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
4结语
总之,为了提高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合理运用BIM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此种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保证项目信息传递的完整性,还可以实现信息性能的可视化和参数化。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大BIM技术的应用,通过提高精细管理项目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BIM技术的应用效率,将项目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建设单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滢.对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分析[J].居舍,2019(23):142.
[2]曲冬梅.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3):178-179.
[3]洪楚进.BIM技术应用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15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