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加之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使得城市建设更加繁琐和复杂。就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问题的解决对策,旨在保障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安全性与规范化,合理设计燃气管线入廊,打造特色综合管廊,以推进综合管廊的良性发展。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可以为相光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更好的为行业与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道;综合管廊;问题;对策
前言:综合管廊,属于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处于城市地下空间,主要满足城市电力、通信、再生水、给排水、雨污水及燃气等方面需求,做到地下空间综合的利用以及资源共享。综合管廊主要包括有主线廊,支线廊,缆线廊以及专用廊,如燃气管廊就是专用廊的一种。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实现,同样有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效率,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支持。
1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问题
1.1共性问题
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过程中,与市政其他部门管线所面对的主要共性问题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工程质量及运行缺乏统一化、健全化的监管体系,尤其是综合管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专业较杂、内容较多,且综合管廊运行管理呈现出多专业性的复杂化特征。二入廊干线建设资金消耗较大,且维护成本较高,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后,其所分摊的综合管廊建设费用较高,与直埋方式造价相比,可达7倍以上。三综合管廊运营收费缺乏清晰的政策支持,若依靠市场来对运营收费定价,则缺乏科学性,甚至容易出现价格垄断的情况,影响市场的良性运行,若依靠政府对运营收费进行定价,实际上会打消投资者的积极性。
1.2特殊问题
其一是安全性问题,天然气的性质为可燃性,在常温常压下其爆炸极限在5%-15%之间,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对管道材料与施工质量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受到自然锈蚀以及第三方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燃气管道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因而在密闭空间内对燃气管道进行敷设时,管廊内安全性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燃气廊的配套设施必须完善,如通风、报警、自动切断、远传等功能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是安装难度较大,综合管廊内安装燃气管道后,由于其内部大多为小断面隧道,实际安装过程中大型机械设备只能通过投料口将施工材料送入,管廊内只能依靠人力及简单的小型机械转运燃气管道,大型助力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管廊内管道施工时,劳动强度大且施工效率低。
其三是老旧城区实现综合管廊的建设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要配合新区的建设开发。当前,大多数城市随着人口容量和市区规模的增加和扩张,逐渐向城市周边发展,并在城市周边规划发展新城区或者卫星城镇,建议在新城区做规划设计时兼顾考虑地下管廊的规划和建设,借此机会展开综合管廊的建设促进工作,可促进市政各管线单位建设的意向。
1.3维修难度较大
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特殊的隧道,在其中进行燃气管道的敷设时,不仅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大多数的地下综合管廊都是小断面,燃气管道的机械施工设施往往难以进入,只能进行人工施工,依靠施工人员使用简单的小型机械进行管道组接。由于地下空间有限,气流流通受限,施工人员很容易因施工中产生的粉尘等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为解决这一问题,往往会在施工处放置具有较强通风功能的机械将这些有害气体、物质排出。因此,在进行施工时,通常无法做到多个班组同时进行施工作业,极大的降低了管道敷设效率。燃气管道由于经常会出现堵塞、泄漏等问题而需要及时抢修。而地下综合管廊的隧道空间封闭,当燃气管道发生泄露时,极易发生燃气的聚集而达到爆炸极限,从而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隧道中的狭小空间不仅会对抢修人员的及时抢修造成影响,还易导致抢修人员缺氧。
2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对策
2.1合理安排管线位置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解决城市中的“拉链马路”、管道第三方破坏、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是国家推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根本目的。为了确保燃气管道在纳入综合管廊后的安全运行,可以根据地下综合管廊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例如,当综合管廊处于人行道下时,应该在内舱敷设其他市政管线,而将燃气管道敷设到管廊顶部的盖板涵中。同时,盖板涵应该与管廊的内舱完全隔离,在管道敷设后,用细土或细砂将盖板涵填实,从而避免燃气管道泄漏及泄漏后易扩散的问题。
2.2找到建设和需求的平衡点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实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外,还需要找到一个这一建设与相关企业需求之间的平衡点。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少土地资源可供利用来建设市政公用管线。传统的管道建设方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如若不按照相关规范及土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施工,不仅会给相关的管线企业带来损失,也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找到建设与需求的平衡点,是保障地下综合管廊合理发挥其功能以及长远发展的重点。
2.3要建设有当地特点的工程
不同的城市,由于其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可利用土地资源等情况,对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以较早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伦敦为例,其建设下水道系统的目的在于控制流行病的传播,此后,才逐渐增设了其他的管线,形成了地下综合管廊。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城市在地形、气候等方面差异极大。因此,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合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合理设置燃气管道的位置与建设方式。
2.4综合分析,打造特色综合管廊
为促进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顺利实现,应就综合管廊建设的整体情况开展全面分析,对各项建设资源加以优化配置,致力于打造特色化的综合管廊。尤其是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规划格局以及建材地域性等都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在不同区域条件下,综合管廊的建造风格也有所不同。对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出发建设综合管廊,发挥其排水、泄洪功能,从整体上推进现代城市化建设。
结束语:
总体而言,城市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是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率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提高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带动城市现代化发展。因此要科学布置管线,找寻综合管廊建设与市政公用管线企业需求的契合点,致力于打造特色化的综合管廊,以改善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城市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陆景慧,杨永慧,赵德春,等.地下综合管廊设置燃气管舱的风险分析与应对[J].煤气与热力.2016(08).
[2]陶子明,张云生,李跃飞,等.天然气管线纳入综合管廊探讨[J].市政技术.2015(06).
[3]邓凤琴.加快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8(5):12-13.
[4]杨首阳,高建广.燃气管道事故致灾因素分析及处置技术初探[J].中国应急救援,2017(4):29-32.
[5]王薇,魏立明.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线的数据采集及故障诊断[J]. 北方建筑,2019,4(01):21-24.
[6]施卫红.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及应用探讨[J]. 中外建筑,2015(12):103-106.
[7]张韵,刘成林,杨京生.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 给水排水,2016,52(06):1-3.
[8]陈利民.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内纳入天然气管道浅析[J]. 工程与建设,2017,31(01):7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