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危险废物是指一种有害废物,这种废物若不能够被妥善处理,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或形成人们身体健康上的危害。对此,有关单位应认识到这种废物的存在,能够有效鉴别出相关危险废物,再针对性的给予处理措施,进而确保环境的健康,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本文对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论述,并针对如何鉴别出危险废物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危险废物;影响评价;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的不断增多,一些垃圾废物也在不断增多,这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危险废物的形成。危险废物通常具较强的腐蚀性、毒性、易燃性等,这种危险废物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置,则可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形成相关人员的健康受损。近年间,虽然我国有关企业的危险废物鉴定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相关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有必要认识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对危险废物的处置质量,加快我国的发展。
1.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1.1危险废物名录鉴别法
根据2016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入名录的固体废物即为危险废物,列入名录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危险废物满足相应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规定实行豁免管理。2016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分为46个类别,主要是根据废物的成分和来源、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名录所列的危险废物主要是各行业不同生产工序产生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各种废物,废物中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并不确定。由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缺乏对危险废物产生环节的补充说明,易造成危险废物产生源、工艺流程、有害成分不明确,经常性地出现废物类别、代码套用错误的情况。
1.2危险废物标准鉴别法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凡经鉴别具有腐蚀性、反应性、毒性、易燃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固体废物鉴别导则》《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及固体废物测试分析方法标准共同构成了目前的鉴别标准体系。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体系,鉴别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相对较容易,只需测试出其具有某种危险特性便可定性,但要判定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则需按照鉴别标准逐项排除腐蚀性、反应性、毒性、易燃性,且毒性物质含量不能超过标准的规定,整个鉴别工作流程长、费用高、技术难度大。
1.3危险废物专家判定法
专家判定法作为危险废物名录鉴定和标准鉴定的补充,是只有在无法通过名录和标准鉴别时,才使用的非常规鉴定途径,用以弥补名录鉴定和标准鉴定手段的不足,且必须有国家环保部组织的判定。专家判定法无法及时解决单个企业固体废物属性认定问题,可通过环保部复函文件及时了解某类固体废物的属性认定,且随着危险废物产生工艺的改变、认识水平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属性认定可能会发生变化。
2.固体废物属性判定中存在的问题
2.1固体废物与副产品判定随意性强
固体废物与副产品属性判断错误将严重影响产物的处理方式。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如果不能正确判断副产品与固体废物,则易出现两者概念的混淆、处置方式混乱,进而导致环境风险监管失控。站在企业的角度,任何有价值的产物都可称为副产品,随意出售给下游单位后不再追究其产物的处理方式,没有承担起固体废物产生单位作为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主体的义务,更有甚者,为了逃避监管、降低固体废物处理成本而歪曲事实,误导环评编制人员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将固体废物作为副产品处理,如果环评编制人员对生产工艺、行业情况不了解,则无法准确判断其废物的价值属性,进而导致在项目源头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失误。
2.2一般固废与危险废物判定随意性强
在判断是固体废物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进行甄别,但随意定性问题较突出。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固体废物属性判定随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不熟悉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导致固体废物属性判定随意性强。在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存在未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即不属于危险废物、笼统类比早期同类项目、未考虑管理的新形势等问题以及未严格按照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对固体废物属性进行判定。危险废物属性判定过程缺乏严密的逻辑分析,无相应的分析检测数据、物料平衡分析支撑,随意得出是否属于危险废物的结论导致评价不够严谨。
3.固体废物属性的合理判定建议
3.1合理鉴别固体废弃物与副产品
工业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一些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相关固定废弃物的性质不应该与副产品等同,以免造成处理方式的不当现象发生,使固体废弃物形成对环境的污染或形成对相关人员身体健康的损害。这就需要企业在鉴别固体废弃物与副产品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废弃物鉴别导则》中的原则方法,即根据废弃物的定义、范围、作业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等,在判定其是否为固体废弃物或副产物。一般情况下,副产物的判定应主要根据其能够被利用的方式,能够创造多少价值,进而判定其是否为副产物。只有企业严格执行废弃物的判定标准,才能够使废物有效被处理,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形成人们生活安全上的保障。
3.2遵循固体废弃物的鉴别体系
对于废弃物规鉴别方法而言,按照固体废弃物的鉴别体系鉴定即可。但在具体鉴别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鉴定体系中的内容,以避免鉴别环节出现问题,形成鉴别质量不高的现象。具体的鉴别流程中,首先应查询固体废弃物的名录,明确固体废弃物的所属范围。其次,鉴定固体废弃物的危险性质,判定其危险等级,此时还应及时了解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固体废弃物的危险属性鉴定符合规定标准。最后,给予合理的处理规划,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
3.3评估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含量
固体废弃物的鉴定过程中,为了确保处理方法的科学合理,能够避免固体废弃物的再次污染情况发生,则需要预先评估其有害成分含量,进而给予合理的处理。具体而言,鉴定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固体废弃物的原料、工艺、元素等角度评估判定其有害成分含量。与此同时,在具体的鉴定过程中,若能够给予相关元素的鉴定分析,检验出其内部包含的成分时,若此种元素不存在毒性、污染性等,则可以化作为一般废弃物类别中,再进行具体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的同时,可能会伴随一种新的污染物质产生,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而一些固体废弃存在危害时,则会形成对人类居住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安全威胁。对此,只有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研究,科学合理的判定其是否具有危害性,才能够妥善处理这种废弃物,进而形成对人们生活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这表明,有效评价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则是确保合理处理废弃物的关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评价固体废弃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全面,并严格遵循相关鉴定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嘉庆,张帆.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4).
[2]周金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J].污染防治技术,2019(4).
[3]林晨.浅谈回转窑焚烧炉在危险废物处置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