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建筑行业有着越来越好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会直接导致建筑行业的收益情况,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做好相关的控制管理工作。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引言
在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定是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完成工作中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经济解决方案,才能更好的推进工程的展开,辅助工程顺利结束。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项目质量的确定以及最后完成检验,因此具有高任务量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具有高强度的压力。对于人们重点关注的建筑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当工程造价出现严重的误差时,会对整体工程产生巨大的偏差,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低于工程本身的成本价。因此,各单位在工作中都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避免事故的发生,作出相应的经济解决方案,及时将其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辅助工程造价工作顺利完成,也确保了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
1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
当下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和方案都需要随着施工方式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各项工作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也就出现了缺乏科学管理方式的现象。仅仅在工作过程中依靠着项目负责人单方面的进行造价方案的落实,就有可能出现具体管理流程方面的失误问题,使得造价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1.2房屋工程造价相关工作人员水平较低
目前,部分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对于工程资金预决算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同时,部分造价管理人员也缺少足够的实际工程经验,很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科学有效的采取造价管理措施。因此,目前建筑市场上缺少同时精通工程经济、施工管理、现场实践技能以及工程概预算的复合型人才,导致部分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必要经济投入过大。
1.3缺乏科学的管理控制
造价管理工作主要目的是进行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工作,以及进行资金合理使用的规范性工作,有利于长期的企业盈利实现。造价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进行解决,快速提高的工程成本为企业的自身竞争力提高带来了限制。在设计、预算、施工、监督的全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对于造价控制工作不合理的现象,引起施工中的问题和困难。例如,在设计过程中,与实际施工地点情况不相符合的设计,就会出现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的现象,影响到造价工作的稳定性。另外在预算工作中出现了与市场条件不相符合的情况,就会出现施工中价格的变动,引起总体施工造价的变更,不利于成本控制。
1.4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在房屋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费用会占据着大部分的工程经费,在此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管理人员为了谋取私利而偷工减料的现象。目前,大部分施工现场会设置相关监管部门,并安排固定人员进行监控管理,但由于现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不到位,也会在此过程中出现高价卖劣质材料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工程项目资金,更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造成隐患。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2.1严格审查和控制工程变更设计
假设我们要建一个规模5万平方米,20层的综合体。整个建设项目包括会议楼、主办公楼、广场、绿地及规划费,基金总额1.5亿元。在基础正在施工过程中,经过专家检测发现原本设计的基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承载力,需要重新计算重新设计或者加固,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人力物力材料的浪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上述实例中出现的问题,减少工程结算纠纷,控制工程造价,设计中需要制定严格的设计方案,避免工程设计发生大的变化。
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有设计变更,应提前做好方案研究分析,选择最为经济又不影响质量安全和使用的方案,控制变更过程,并对修改后的图纸进行严格审查,确定无误后再进行施工。承包人应将修改后的设计纳入报价系统,并按双方约定进行后续工作。
2.2施工阶段做好工程造价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预先做好工程造价的准备任务,降低由于个人原因产生造价实务的状况。在开展过程中,有关单位要对材料的使用进行制度的规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对照。当购买材料所占资金达到总支出的60%时,要对材料的购买进行使用控制,降低资源浪费的状况。另外,在对材料进行购买的途中,有关负责人要对市场买卖状况进行细致了解,挑选符合工程需要且性价比高的施工材料。当出现工程变更状况时,要及时上报上级领导,经高级领导层进行相关讨论分析决定后,再进行调整。再者,需要制定严谨的付款流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审核,符合相关规定后才可进行支付账款。
2.3建设动态施工监管体系
构建可实施性监管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定期绘制财务报表进行上报,报表内容要真实具体的对近期财务状况进行汇报。第二,积极引导建筑工程造价部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对相关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最终分类收集整合到一起。第三,对价格变更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所得数据真实可靠,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核调查,确保造价管理所得到的数据有可信度。
2.4控制材料、设备使用费用
造价控制工作的目的是进行成本控制和进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不能盲目地进行成本的缩减,而不进行质量安全方面的考虑工作。许多工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往往在建设工程用料方面进行缩减,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这并不是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而是加大了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后期的工程处理中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施工材料的控制方面需要进行“|性价比”的选择,但是是建立在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盲目进行。否则,偷工减料的现象将会引发后期的安全问题,将会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货比三家的工作,做好质量安全方面的控制工作,保证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在造价预算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于建筑工程中材料的用量进行科学性的分析,有效的降低成本。以及做好机械使用费用方面的相应支出和控制,做好机械设备使用的日常监控和维护的工作,延长机械的使用效率,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2.5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工程款支付管理制度。在工程款支付前期,造价人员要对建筑项目的预期投入资金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动态监控,保障工程款的准确度。其次,健全施工现场的签证管理制度,因为施工现场出现临时变更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规避因变更而带来了造价计量的失误,现场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变更部分进行及时的记录及上报,并同时让造价人员对费用变动进行估算,保障总体造价的准确度。最后,完善审价、批价造价控制与管理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始终,相关单位如果能够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就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经济问题、管理问题以及施工问题。为了能够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工程涉及到的各方单位都应当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实时动态监管,从而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泽江.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工程造价控制要点研究[J].居舍,2019(36):158.
[2]汪莉芳.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118-119.
[3]马志海.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J].居舍,2019(29):154.
[4]许坚.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分析[J].门窗,2019(18):56.
[5]孙冲.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居舍,2019(1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