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能够完成的工作,这需教师和家长长期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家长要好好的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渠道,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的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基于课外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领会文学内涵的先决条件,只有流畅而富有感情的阅读才能真正掌握语言文化。在狠抓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课外阅读中开阔视野,升华对情感的认知。
一、课外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要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这是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自始至终在强调的。事实上,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不仅决定了语文这门语言学科的学习厚度,也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学习能力。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从课堂教学、课后指导和自身素养提升三方面去关注阅读习惯的养成。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注重使用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适时施教。在此过程中,兴趣是另一位天然教师,语文教师要多花精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一线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课后引导方面,家庭的阅读氛围相对学校来说更多样,也更不可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关注与家长的交流,促使家长了解亲子共同阅读的重要性,学校教育唯有和家庭教育合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与课后引导的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教师应始终遵循的,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是引路人,不必为学生事事巨细,只有不忘自身专业素养发展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
二、发挥软环境作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课外阅读在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能力上和价值观的形成上都会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始终保持着不断发现与探索,从而高效率地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通过对小学的语文教师做出相关的课外教学措施的指导,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浸润心灵。通过精心布置班级环境,为学生创设自觉阅读的良好氛围。具体到班级的环境创设中,可以开辟一个专属区域,布置成小型图书馆,让学生自由畅游在书海中。学生可以定期更换小图书馆中的图书,这样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另外,可以在班级中悬挂名人名言、经典诗文或学生自创的“小名言”等,使每一面墙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书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三、注重兴趣的引导
课外阅读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他们的兴趣来进行指引,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不同的书籍让他们阅读。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况下去阅读书籍,阅读效率要远远大于强制性阅读,而且强制性阅读会让学生产生抵制情绪,这样反而与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要阅读的书籍,通过兴趣培养习惯。教师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并且加以开发,为学生选择相关的好书,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阅读的魅力,教师还可以抽出时间对书中的故事进行讲解,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远远不够用,一些隐藏在书中的道理,有时不能体会到,这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为学生进行抽离讲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其中的道理。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书籍,为他们制定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可以更深的理解文章,做到更加透彻的阅读。
四、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
当下的社会是政治经济发展都较为迅速的时代。因此在近几年,信息技术被各个行业普遍的运用。那么在教育行业中也需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教学。小学的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学习的兴趣,进而逐步地增强阅读能力。由于课外阅读相对于课内的阅读而言,存在的形式较多而且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外阅读的学习效率。此外,小学语文教师也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提问,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提问,能够促使小学生更积极对阅读中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促使小学生对其课外阅读教学产生兴趣并进行自主思考,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地阅读能力。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产品养育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思想,无疑是使孩子们终身受益的重要措施。因此,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下大力量狠抓落实,不把它作为教育教学的硬任务加以督促检查,是很难达到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落实,其阅读能力难以提高,这将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雪.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78-79.
[2]马桂林.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86.
[3]吴治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才智,2019(25):155.
[4]俞尽沙.基于课外阅读基础上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研究[J].才智,2019(25):24.
[5]陈丹凤.如何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甘肃教育,2019(1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