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期   作者:王海莲
[导读] 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展开了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摘要:新课标明确倡导合作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让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完善,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展开了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前言: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的黄金时期,此时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在单位时间内学习、交流、合作以及表达效率,通过优势互补、互相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期环境下非常实用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1]。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发挥出很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会影响到学习效果。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学习效率、实现有效学习。第二,优势互补,形成学习合力。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在学习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障碍,而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能汇聚集体智慧,有效突破学习瓶颈,使学习更为有效。第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阶段的小学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与合作能力都亟待提升,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集体意识以及合作能力,为其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策略
(一)合理建组、明确分工
        合理建组、明确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构建成功的关键所在[2]。学生存在着差异性,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学习基础均不相同,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合理建组、明确分工。教师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需要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搭配,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进行划分,每个小组既要有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喜欢表现的学生,也要有学习能力弱、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组,4-6人为一组最佳,这便于优势互补、分配权重,保证稳各个小组之间的竞争力相近。建组之后,还要结合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为其划分职责,使全部学生都能各司其职,实现组员之间的互相促进与有效配合,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及能力。

最后,几个学习小组要派出一名代表,将合作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使教师从中获得反馈,从而提升合作学习的成效,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形式多变,促进合作
        形式多变的合作内容与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构建的重要因素[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多种多样的合作学习内容和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和语文课程的特点,采用就近组合与任务组合两种不同的形式。就近组合是指让相邻座位的学生组成小组,这种合作方式不要求划分学生层次,由于熟悉可以减少沟通中的心理障碍,操作简单,方便开展小组竞赛活动。任务分组则是指围绕具体的学习任务,按照学生之间不同水平、兴趣爱好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中小组成员间的差异较小,可以更好的完成合作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扮演文章中的主要角色,品味人物的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训练他们语感和语言能力。在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以竞赛表演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并规定评比标准和奖励方法。让各个小组经过协商后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中选择一个进行表演,然后让学生在组内自行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人物角色,并让他们在课文内容和情节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台词和表演方式,围绕着这个任务主题,学生在组内进行了积极地交流讨论、深入思考,并将最终形成了表演方案。在汇报表演中,学生的表现,展示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演绎的淋漓尽致;又将廉颇个性耿直、心直口快、知错就改刻画的入木三分。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了课文的语言、感受了人物形象,而且还从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协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全部得到了培养,这对其将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客观评价,巩固成果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构建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客观、合理、及时的评价,评价要具有指向性和激励性,并且还要具有多元性,生生互评、学生自评都应当融入其中,灾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已以及小组长处与不足。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对于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合理建组、明确分工,利用多变的形式,促进合作学习,并通过客观合理的评价巩固成果,以此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加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60-61.
[2]周莹玲.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39.
[3]鲁成栋.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对策[J].亚太教育,2019(10):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