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汤文彬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期   作者:汤文彬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由传统的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由传统的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那么,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了,所以,教学方法势必也要跟着发生变化。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在基础学科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多元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将多种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具体方式在向学生讲出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以不同的教学媒介将教材中的知识情感和课堂的教学情感全面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在教师多种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文认知体验。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还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都给语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也就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语文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关乎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内容而提出来的,是指学生在课程总结的时候能够达到的目标或者是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所以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总指挥,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只有教师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后,才能做到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一般是把重点放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一切课堂教学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大量的文字信息往往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语文学科中知识点和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是情感、人文等的培养也同样重要,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应该多元化。不应该只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关注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从内心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它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设计完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想使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就应该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办法,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往往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虽然说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大量的知识,但是教师一旦运用不好,就会形成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默默无闻被动听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没有学习兴趣的,学习主动性也发挥不出来,所以教学效果往往不佳。       
        在多元化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学方法也应该实现多元化,教师应该多多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自主的去学习,进而使他们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将课程讲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充分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同学们能够主动学习、取长补短。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學评价就是指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标准,对教学活动以及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为它不仅能够反馈和调节教学过程,还可以激励和反思教学活动,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也至关重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合理,往往是以成绩的高低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而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片面的,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教学评价也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终极目标不是通过教学评价将评价对象管住,而是要将教学评价看作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更多的关注过程、关注教学评价对人的激励作用、关注教学评价的生成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评价也应该实现多元化,在“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依据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手段和评价时间的多元化等。另外,值得每一位教师注意的是,正确运用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可以有效激励学生,使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曾文霞.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58       
        [2]朱联.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8(26):104-105       
        [3]张宏雷.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中国高新区,2018(1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