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化教学法的演示文稿动画效果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吴限
[导读]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是各个工作岗位必备的技能
        摘要: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是各个工作岗位必备的技能,本文采用一体化教学法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使学生课前学,课中做,课后拓,以学定教,促进工作页完成,为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任务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在工作岗位上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设计,计算机应用,演示文稿
        一体化教学法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具体工作任务均体现完整工作过程,一般存在以下六个环节: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审定计划、实施计划、过程控制、验收总结。
        1.教学设计分析
        1.1教学内容分析
        《演示文稿制作》主要包括建立演示文稿、美化演示文稿和放映演示文稿3个微任务。掌握动画效果设置,能使幻灯片更有动感,更具视觉效果,从而更好达到演示、宣传的目的。学生能通过选取合理的自定义动画效果、动作按钮和超链接的设置、页面的切换效果的设置,制定动画方案,实现演示文稿的动态放映,培养学生整体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的职业素养。
        1.2教学对象分析
        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各小组均有成绩优秀、中等和较差的学生。
        中职一年级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具备熟练制作图文并茂幻灯片的能力,学习兴趣浓厚,善于模仿教师操作,有一定自学能力的优点,但也存在学习主动性较差,知识迁移能力较弱,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缺乏经验的不足。
        1.3学习内容
        1.3.1知识点
        动画效果设置的内容;动画效果设置的操作方法。
        1.3.2技能点
        运用动画效果设置,完成动画效果的制作。
        1.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画效果设置的内容。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的重点知识点,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
        难点:元素动画的设置。元素动画类型较多,需要合理使用各种自定义动画来添加动画效果,合理设置对象的动画方向、速度、出场顺序及时间。
        1.5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使学生课前学,课中做,课后拓,以学定教,促进工作页完成。结合学习目标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合作学习,同时教师集中讲解、指导、评价。
        1.6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主体:本课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采取自评、小组评、教师评、需求者评的形式,进行多角度综合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互联网+思维,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由四类主体采用四种方式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需求者评价。学生总分=自评(20%)+小组评(30%)+教师评(30%)+需求者评价(20%)。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对评分表的打分来评定学习效果。
        2教学实施过程
        2.1课前学习
        内容:动画效果设置的内容和方法:自定义动画的设置、动作按钮和超链接的设置和页面切换效果的设置。
        学生活动:接收课前学习任务,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动画效果设置》、课件。完成工作页课前学习,列举出添加动画的内容,口述并写出动画效果设置的操作方法。完成测试题。完成学生自评表中第一项“自主学习,完成课前测试题”项评价部分。
        教师活动:发放工作页和微课视频,在线互动指导、答疑,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发送测试题。完成教师评价表的第二项,与学生自评表项目内容对应。
        目的:教师根据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原则设计工作页,并制作配套微课视频,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自主学习。设计工作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课前预习效果,课中指导更有针对性。
        2.2课前反馈
        内容:反馈课前学习成果。
        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点评课前学习情况。


        教师活动:展示各组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点评。
        目的:检测课前学习情况,根据测试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2.3明确任务
        内容:任务描述、分析。
        学生活动:查看学习工作页中任务描述和任务要求。聆听教师讲解,明确任务要求。正确填写工作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查看学习工作页。以新的学期开学了,某新生班主任为了让班级新生了解并喜欢自己就读的学校,制作了一个介绍美丽校园的PPT,但是因为幻灯片没有动画效果不够生动,故请求同学们为这个美丽校园推介演示文稿设置动画放映效果为工作任务,进行一体化实践训练,讲解工作页中任务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工作页。
        目的:通过查看和分析任务描述,填写工作页,明确任务要求。
        2.4计划决策
        内容:动画效果设置的内容:类型的选定;触发的设定;效果的设置。任务分工表:超链接;添加动作按钮;标题文字动画;文本文字动画;图片动画;切换效果。
        学生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明确动画效果的设置内容,填写工作页任务分工表。根据动画效果的操作方法,结合工作页任务要求,制定本次任务工作计划。咨询老师,修改工作计划,并最终确定执行方案。
        教师活动:对各组工作计划进行点评和提出修改意见。进行答疑指导,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目的: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学习责任感。
        2.5任务实施
        内容:动画效果设置操作:效果设置;触发切换。对象动画设置的合理选择。
        学生活动:根据工作方案,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作品。超链接:幻灯片之间跳转的设置是否完美。自定义动画:动画的时间是否控制很好;动画之间的衔接是否完美;动画的动作选择是否合理;动画幻灯片对象出现顺序是否合理。幻灯片切换:切换效果应用效果是否合理。规范填写工作页。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不会、不熟悉的知识点和操作方法进行操作示范。加强巡回指导和过程监控,记录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和出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目的:通过学习任务的实施,完成作品,化解重难点,实现学习目标。通过观看微课、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6评价总结
        内容:学生、教师依据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价表开展评价。
        学生活动:各组提交作品,代表总结本次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各小组成员完成自评和组评,听取教师总结和点评,做好记录。
        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组的任务成果,并点评。提交PPT给任务中的需求者,接收其反馈意见。
        目的:学生提交作品,检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展示作品,培养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评价量化学习效果。
        2.7课后拓展
        内容:获取需求者点评,对PPT进行修改完善。利用PPT制作一个校园生活动态演示文稿
        学生活动:根据点评,记录要点,制定修改方案后对PPT进行修改完善。搜集整理素材,制定执行方案,制作校园生活动态演示文稿。
        教师活动:联系需求者,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跟踪学生修改完善情况。督促学生完成拓展练习。
        目的:修改完善作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重难点。拓展练习,巩固本课重难点知识。
        3.教学效果与特色
        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多样化学习资源,利用微课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前就可以自我学习。用工作页帮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以任务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气氛良好。利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展示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多元评价,展示提升自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采取自评、小组评、教师评、需求者评的形式,进行多角度综合评价。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点,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学习他人优点,完成知识到技能的转换,全面提升有效表达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