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 ,这一发展形势下,高中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均在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物理教师肩负着较大的压力,物理教学中同样要加快改革步伐,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高中物理教师同样要做好自我定位,明确自身所肩负职责,优化教学路径,形成创新式教学模式,使之更加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契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文章主要针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路径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改革
高中课程体系中物理学科占据重要地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成绩。在此新课程改革步伐日渐加快的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做好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基于新课改要求,形成创新式教学理念,将创新思维传达给学生,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使得高中物理教学水准得到质的提升。文章首先探讨了改变传统物理教学理论的相关问题,以下为详细叙述。
一、更新传统物理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学环节多会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自身的绝对权威,突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提高学习积极性,面对枯燥乏味的物理符,部分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最终丧失了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来讲无疑是不利的,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步伐。因此,教师应对传统物理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形成创新式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并建立全新的物理教学模式。新的物理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而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需求,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与此同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进而为学生的稳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
二、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教学方案的思路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需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增强学生学习技能为前提,教师发挥辅助与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就意味着高中物理教学环节同样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帮助学生转变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并在了解、掌握物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逐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优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夯实学生基础,引导学生在探究时强化理解力。高中物理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夯实学生基础,引导学生消化更为丰富的基础知识,使得知识的学习更具深度与广度[2]。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提供方向上的指导,为学生预留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针对部分物理问题加以思考,在思考过后阐述自身的见解,这样即可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学生也将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使得学习过程更为高效。
譬如,教师在教授开普勒三大定律时,就可以首先结合宇宙运动规律,给出开普勒三大定律的相关物理公式,而后引导学生结合宇宙运动规律,发现公式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并加强实践,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加以验证。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也将翻阅相关资料,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探讨与学习过后最终将给出相关答案。最后,教师则要基于学生所给出的答案加以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理解上的误区,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将更加深入,也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之学习效率得到质的提升[3]。
第二,实施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物理课程极具特殊性,涉及较多的物理公式与物理符号等等,部分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基于上述情况,高中物理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工作中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4]。
譬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授万有引力相关理论知识时,就要提出相关的问题“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地球为什么绕着太阳转呢?我手中所拿的硬币为什么向下落呢?(为学生展示硬币掉落的场景)”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也将深入思考,并且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探讨,这样的引导方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与引导下,将会主动查阅资料,找寻相关的信息,通过自身的理解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潜移默化地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新课程改革要求,同时意识到物理学科的特殊性,物理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加强理论指导,将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而实践教学过程中则要联系生活实际,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在理解了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后,学生将会深刻理解、加深印象,使得学习过程更具深度。不仅如此,在实践教学的同时,也要充分联系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回顾所学知识,将新旧知识有效结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5]。
例如,教师在教授速度与加速度相关物理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事先查找游乐园过山车运动的视频,将其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为学生呈现游乐园过山车的运动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要点。在播放视频的同时,同学们可以运用秒表对过山车所经过的某段路程加以测量,对测量时间予以记录。这时同学们将会发现过山车的运动过程中涉及速度与加速度等多项物理知识。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被一定程度的激发,接下来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动手计算过山车的速度与加速度,学生在计算中将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对于物理知识消化的能力是否存在欠缺,在实践过程中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良好的消化了所学的物理知识[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针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相关课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希望可为有关的高中物理教师带来借鉴,提高课程改革意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明确改革方向,不断的更新教学思路,制定完整且系统的物理教学改革方案,使之更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建议教师首先更新传统物理教学理念,而后改革传统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郑胜.试析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5):111.
[2]陈伍金.浅谈新高考下如何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改革[J].魅力中国,2019,24(49):185.
[3]韦金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4):11.
[4]王卫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4(36):53-54.
[5]杨向刚,李爱萍.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学周刊,2019,24(31):80.
[6]龚燕军.试析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J].魅力中国,2019,46(3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