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在课堂教学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提高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本文就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展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讨
数学知识有相对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思维性,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初中生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时,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为主体地位,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体现。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授课时,往往采用硬性灌输的教学方式,通常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目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2]。目前,许多初中数学教师还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课堂缺少趣味性,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难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3]。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都有较强的依懒性,在课堂解答数学问题时,往往要靠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产生惰性,遇到问题等待教师进行分析,不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4]。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根据课程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在准备情境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选择最合适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数学逻辑思维,对数学问题自主的进行分析。在此期间,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其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为班级45名学生买白纸本,每本单价5元,教师有100元钱能买几本?”借助这个问题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列出5x=100的方程式。教师设计这个购买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还能通过问题中“班级45名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时,筛选有用的数据。
(二)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抽象的知识不好理解,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引入到日常生活中,使抽象的知识转为具体展现给学生。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与解答。教师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时,教师可以将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引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生活实际为学生讲解教材内容。教师在讲轴对称定义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学生穿的衣服、裤子等都是轴对称的体现。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主动的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创建开放型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时结构,为学生创建开放型的数学课堂。在完成课程要求的同时,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小组的形式,使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经验,解决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创建开放型课堂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由发挥,课堂上彼此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图形有哪些是相似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最后各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列举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教师做最终的总结归纳。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集思广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引入新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牟克让.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旬,2019,(9):196-197.
[2]陈文深.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略谈[J].人文之友,2019,(23):137.
[3]邱晓琼.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45):76-77.
[4]王萍霞.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旬,2019,(6):223.
[5]李德确.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外交流,2019,26(29):176-177.